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陕政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函

教育部: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适应航空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快航空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根据贵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2011年6月,我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申请设置“西安航空学院”事宜进行了考察,经省政府审定,认为该校达到设置标准。现就设置“西安航空学院”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划转我省,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

  学校占地1158亩,生均占地面积79.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2万平方米,生均39.1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6.3万平方米,生均27.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12万元,生均8206元;馆藏纸质图书89.1万册,生均91册,电子图书5000GB,中外期刊1100余种;现有专任教师566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201人,占专任教师的36%;具有研究生学历242人,占专任教师的43%;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师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聘用院士2名,著名专家学者10名。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764人,生师比17.3∶1;校内实训基地及实验室8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6个,共开设51个专业,已形成以工科为主,人文、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销售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19.5%。根据中航工业规划,预计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2020年将达10000亿元。航空工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航空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目前,中航工业40万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仅占25.5%,根据中航工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未来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以上,人才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我国航空制造业西部地区的产值占总产值的41.12%,我省是航空工业大省,航空工业总资产、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约1/4至1/3,航空企事业单位40多家,而全国6所航空本科院校仅有1所在西部,人才结构与分布不均衡。设置西安航空学院,顺应了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对于缓解航空工业人才短缺,特别是西部地区航空类专门人才短缺的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业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又是相对落后的国家。民航运输飞机和机场的数量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运输飞机和机场数量将大幅增加,需补充各类民航从业人员12万人左右。到2020年,中国的通用航空飞机将超过1万架,人才需求总量达百万。西安是中国通用航空的重要基地之一,通用航空面临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民航运输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大发展必然带来航空专门人才和服务、管理人才需求的高速增长。设置西安航空学院,对提高航空类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加快航空工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在普通高校布局上的差距,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对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尤为重要。我省是国家最具规模的国防工业基地。2009年,装备制造业占我省八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而装备制造业本科人才短缺,特别是支撑航空制造业、航天制造业和兵器特种技术应用急需的本科人才更显不足,不适应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确定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新定位,但高素质专门人才不足的矛盾仍是制约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因素。设置西安航空学院,可以更好的发挥学校在航空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以及航空服务专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振兴我省经济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可行性。

  该校沣惠校区坐落于西安市西二环内,新校区位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阎良是集飞机设计、制造、试飞和航空教育于一体的亚洲最大的航空城,该区域航空和装备制造企业云集,校企合作氛围良好。设置西安航空学院,可以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

  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该校为我国航空工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应用型人才,积淀了较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办学指标满足《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已具备了设置本科学校的条件。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该校的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政策倾斜。近年来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该校的建设与发展。自1999年划转地方以来,中航工业和原国防科工委一直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中航工业、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与该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该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学历、专业结构合理,熟悉高校办学规律,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得到全校教职工的信任,为设置西安航空学院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三、有关建议

  (一)学校名称及管理体制。

  该校升格本科后,拟定名为西安航空学院,沣惠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阎良校区位于西安市阎良区航空产业基地飞豹路。学校由中央与我省共建,以我省管理为主。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院、系两级管理。

  (二)学校定位及办学规模。

  西安航空学院为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

  (三)专业设置。

  首批申报本科专业5个,分别是: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技术、交通运输。

  (四)办学经费。

  2011-2015年,投入4亿元。资金来源:一是省政府专项资金5000万元;二是行业支持1亿元;三是学校自筹2.5亿元。办学经费来源可靠,能满足设置西安航空学院建设发展的需求。

  专此函报,请予审批。

    附件: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论证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联系人:高峰029—87338585  13709246090

附件: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论证报告
                                   (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

    为适应我国航空产业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经省教育厅组织考察并研究,认为该校达到设置标准。现就设置“西安航空学院”论证如下。

    一、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1数量需求大。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销售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19.5%。根据中航工业规划,预计到2015年收入达到5000亿元;2020年,收入达到10000亿元。2015年,我省航空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1860亿元;2020年收入将超过4000亿元。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航空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按照产业效益与人才需求比率,经过系统调研与综合计算,测算出未来10年航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仅中航工业需增加本科学历人数约40万人;我省航空工业需增加本科学历人数约21万人,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2质量要求高。

  航空制造业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战略性产业,属高端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综合水平和国防力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航空产品的知识密度、技术难度和加工工艺等的复杂程度都要高于其他产业,因而对从业人员有着特殊要求。但截至2009年底,中航工业40余万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仅占25.5%,而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重要基地的陕西,其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十二五”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要占40%以上,人才平均年龄降低到40岁左右;要扩大航空专业学生招生力度和规模,做到其数量、质量与单位承担的任务相适应,同时还要储备一批航空专业人才。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和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6年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2,同期美国为中国的14.7倍。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人员素质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航空类专门人才是满足我国航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3结构需调整。

  2008年,我国航空制造业东、中、西部地区的总产值分别为411.75亿元、275.20亿元和479.65亿元,分别占总产值的35.29%、23.59%和41.12%,西部地区产值比重最高。然而,全国6所航空本科院校仅有1所在西部。

  我省是航空工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航空工业总资产、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约1/4至1/3,航空企事业单位40多家。但是,由于地处西部,存在着航空类人才招聘难的状况。2008—2010年,陕西航空企业从全国航空本科院校招聘人数年均仅占招聘总量的41.3%;2010年航空类院校本科毕业生在陕西航空企业就业人数仅占5.0%,就业人数总体比例明显偏低。改变这种人才结构与分布的不均衡状态,不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更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该校是西部培养航空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50多年来,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专门人才,将其设置为西安航空学院,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顺应了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对于缓解航空工业人才短缺,特别是西部地区航空类专门人才短缺的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1民航运输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业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又是相对落后的国家。截至2010年底,我国民航有运输飞机1597架,运输机场175个;而美国则拥有民用飞机226万架,占世界民用飞机总数的45%;各类机场17500个,其中民用机场5600多个。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亿人,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运输机达到2750架,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按照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100∶1推算,需要补充各类民航人员12万人左右。

    2通用航空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由于低空空域开放度低,使得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截至2010年,中国通用航空飞机仅有1000架,飞行员2万人,而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3.6万架,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飞行员达70万名,仅美国就有通用飞机23万多架,通用航空飞行员30多万人。中国通用航空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甚至不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0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通用航空飞机将超过1万架,市场规模总量达万亿,人才需求总量达百万。在这一发展时机中,国家将西安确立为我国通用航空的重要基地之一,通用航空业面临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航运输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大发展必然带来航空专门人才和服务、管理人才需求的高速增长,设置西安航空学院,为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开国际航空门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西部占国土面积的71.4%,在中航工业200多个企事业单位中,有一半分布在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后,由于环境、信息、技术、资金特别是人才等多种原因,这些企事业单位发展明显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其深层原因是人才不足且流失比较严重。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差距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单从本科院校数量上看,西部地区193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3.5%;东部地区每一百万人口有一所普通高校,西部则二百万人口有一所高校。从人口增长率分析,西部人口增长率高于中东部地区,而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低于中东部地区,人才资源总量、密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是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在普通高校布局上的差距,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对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2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需要。

  我省是国家最具规模的国防工业基地,拥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等。2009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占陕西八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未来10年,我省经济总量要翻两番,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等偏上行列,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实现全面小康。

  然而,我省目前适应装备制造业这一支柱产业发展的本科学历人才短缺,特别是支撑航空制造业、航天制造业、兵器特种技术应用急需的本科学历人才仍显不足,不适应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专业技术人才要从目前128万人增加到206万人,并强调要解决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倒挂的问题。

    3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

  2009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确定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新定位。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西安将在教育、科技、产业等方面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大都市综合实力。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方向,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描绘了美好蓝图。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其中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通用航空基地、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国际港务区等都是重大建设项目。到2020年,产业基地高素质专门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将达到40%以上,但目前高素质专门人才不足的矛盾仍是制约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因素。

  设置西安航空学院,可以更好的发挥高校在航空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以及航空服务专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振兴我省经济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该校在55年的建设发展中,特别是自1985年设置高等专科学校后的26年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专科办学层次,既不能适应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稳定师资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学科专业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学校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中,由于受现有办学层次的影响,给国际合作与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   

  设置西安航空学院,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队伍结构,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为我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设置西安航空学院的可行性

  (一)办学条件。

    1办学规模。

  该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2011年面向西部地区招生数量占计划数的81.69%,同年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79.5%。现全日制在校生9764人。

  2学科与专业。

  现有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通信技术、民航运输等51个专业,覆盖航空航天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17个门类,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

  3师资队伍。

  有专任教师566人,生师比为17.3∶1。专任教师中教授47人,副教授1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具有研究生学历2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聘用兼任教师46名,其中院士2名,著名专家学者10名。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人,有59人次在省级以上学会担任职务。

  4教学与科研水平。

  (1)教学水平。

  有国家级、省级试点专业建设项目8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建成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教材159部;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等次。

  该校与西安工业大学联合举办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班。有多名教师作为研究生导师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与中航工业、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等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合作成立航空机务学院;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庆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实习、就业、科研等方面长期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先后与海南航空公司、台达集团、汉德车桥公司等合作办学,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全力打造校企产学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合作育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及我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23项,省级奖88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1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5项。

  毕业生中涌现出国家、省部级奖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航工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一大批基层技术骨干,以及其他行业的杰出人才。

  (2)科研水平。

  学校军工装备研究所和工厂长期从事国防工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为陆、海、空各兵种提供装备配套,企业先后获得国军标质量认证书、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列为武器装备承制单位和通用器材维修单位,近年来研制开发和投入批量生产的产品达7大类,30多个型号,所研制的产品随整机先后参加过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为国防建设和学校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软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0项(其中省级以上11项);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408篇,SCI、EI检索收录51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专利16项;《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报。

    5基础设施。

  (1)土地:校园占地1158亩,其中沣惠校区182亩,阎良校区976亩,生均79.1平方米。

  (2)建筑面积: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8.2万平方米,生均39.1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6.3万平方米,生均27.0平方米。

  (3)仪器设备: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12万元,生均8206元。

  (4)图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9.1万册,生均91册,电子图书5000GB,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能提供4500余种学术期刊、76万篇专业学术论文、7000余集教学教辅视频等文献资料的下载浏览服务,可以满足设置本科学院后教学科研的图书资料需求。

  (5)实习实训场所:有航空综合实验实训基地、飞机制造技术实训室、飞机结构实验室、发动机结构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等实训基地及实验室85个;设有教学实习工厂,承担学生综合实习实训任务;校外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等实验实训基地66个。

  6办学经费。

  该校隶属省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办学经费有稳定可靠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补助收入、学校教育事业收入、学校经营性等其他收入,可以满足教育事业支出及必要的基本建设投资。

  7领导班子。

  现任校级领导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班子成员专业结构、年龄梯次合理,熟悉高校办学规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得到全校教职工的高度信任。

  (二)区位优势明显。

  该校建有两个校区。沣惠校区位于西安市西二环,新校区坐落在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阎良是集飞机设计、制造、试飞和航空教育为一体的亚洲最大航空城,该校地处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必将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该校也为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提供了人才和科技保障。

  (三)省委省政府和行业高度重视学校发展。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有关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及政策倾斜,近年来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该校的建设与发展。 

  自1999年划转地方以来,中航工业和原国防科工委一直关心该校的建设与发展。中航工业、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与该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保障措施

  (一)学科建设。

  1学科与专业设置。

  到2015年,本专科专业增至60个左右。在专业设置中突出航空类专业,重点发展本科专业;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以工学为主,覆盖航空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等学科,适应航空工业和我省经济发展需求;开设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等18个本科专业。到2015年,建成2个校级重点学科。

  2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建立5个研究所;科研经费增幅每年不低于20%;积极争取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到2015年末,力争鉴定一批科研成果,取得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申报省部级以上奖励。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650人以上,生师比低于16∶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40%,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达到50%以上,每年培养、引进博士20名左右。争取培养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0人以上,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5年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0万元以上;馆藏图书106万册;建成校内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135个,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0多个;优化信息网络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国际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四)建设投入与保障措施。

  1建设投入。

  再投入4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8亿元,教学及科研投入1亿元,师资队伍建设等投入2000万元。

  2保障措施。

  (1)适应形势变化,强化改革意识。按照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和新观念,在办学理念、教学改革和学校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本科高等教育的新机制。

  (2)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用水平。设立师资队伍培训建设基金,逐年加大师资队伍培训经费投入;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关心青年教师成长;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管理的新机制。

  强化教师实践性训练,工科教师每3年必须有半年实践时间,并参与工程技术创新;强化学术梯队建设,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学与科研骨干;打破专业局限,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等方面的跨学科交叉与融合。

  (4)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岗位聘任,推进轮岗交流,转变用人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多劳多得、优岗优酬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挖掘创新潜力,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5)拓宽筹资融资渠道,保障学校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自筹资金2.5亿元,争取政府专项资金5000万元,争取行业支持1亿元。开展教育培训,扩大教学、产业收入;开源节流,压缩行政及其他非教学支出。

  (6)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扩大对外交流范围。继续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与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的领域,建立校企互动双赢、全程长效的合作教育体制和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互派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积极争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申请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并以各种形式出国学习与交流。创造条件吸引和聘任一定数量优秀的境外教师从事语言和专业教学。

  (7)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干部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倡导“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学校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四、有关建议

  (一)学校名称:西安航空学院。

(二)办学定位: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科为主,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

  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航空业特别是航空制造、运输、服务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专业设置:西安航空学院设置后,首开5个本科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技术、交通运输。

  (四)办学特色。

  该校坐落于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办学50多年来,形成了“缘航空而生、依航空而立、随航空而动”的办学特色。

  (五)服务面向。

  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

  (六)办学规模。

  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