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省政府办公厅文件 > 陕政办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94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现就高岭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黄河流域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第8994号),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我省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将采煤沉陷区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推动出台《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形成“1+N+X”政策规划体系,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促进重点采煤沉陷区绿色转型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争取下达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专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52048万元,支持神木市、澄城、白水县等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的重点县开展居民避险搬迁、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我省铜川市王益区成功进入国家试点范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支持当地采煤沉陷区居民避险搬迁项目。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部署,对我省采煤沉陷区治理现状和基础数据开展补充调查和审核完善,测算分解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统筹做好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20-2025年)编制工作,指导相关重点市县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方案,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任务,推动采煤沉陷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建立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地市联络员制度,完成14个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5个方面,谋划储备重大项目447个,总投资约4.9万亿元。

四是加强红色旅游区建设。编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以黄河流域文物及文化资源分布、山形水势为基础,结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构建“一廊两地四带多园”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其中,以延安为中心,依托陕北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同时整合延安、榆林、西安、渭南、铜川等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与旅游休闲、研学教育、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红色文化带。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黄河流域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加快编制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20-2025年),指导采煤沉陷区集中的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榆林市综合考虑本地区实际,统筹编制本地区“十四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组织纳入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20-2025年)的县(市、区)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明确综合治理工程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时序安排。

二是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重点地区转型发展专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铜川市王益区、渭南市澄城县等试点县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已纳入国务院确定的150项重大水利项目,涉及榆林、延安两市10个县区,正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资金下达后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加快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项目建设,加强黄河流域重大项目储备,完善落实黄河水沙调控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等,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四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推动我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合理谋划建设项目,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在建设保护规划中加以统筹考虑,争取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项目库,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打造黄河文化重要标志,提升我省黄河文化影响力。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11日

(联系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电话:029 63912204)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