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省政府办公厅文件 > 陕政办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陕西救灾年鉴编辑部关于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编纂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驻陕单位:


《陕西救灾年鉴》编辑部《关于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编纂工作的安排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做好编纂工作。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编纂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2005年7月27日《陕西救灾年鉴》编委会会议精神,现就《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编纂工作安排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的编纂工作。《陕西救灾年鉴》编纂工作从1996年开始,在各参与部门通力协作下,已完成了《陕西历史自然灾害简要纪实》和《陕西救灾年鉴》1996年一年卷、1997—1999年三年卷、2000—2002年三年卷、2003年一年卷的编纂工作,把拖欠的任务赶了出来,促进《陕西救灾年鉴》编纂工作步入了一年一卷的正常轨道。《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编纂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实际,各参与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抽调强有力的编写人员,加强部门、处室之间的协作配合,继续坚持客观、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按时完成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编写任务。


二、编写分工


按照《陕西救灾年鉴》编纂的基本框架、内容和要求(见附件),编写分工如下 :


1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扶贫救灾处)


负责有关行政组织协调工作,承担政府有关防灾救灾政策、法规等资料的收集汇总。


2省军区


承担驻陕部队、民兵抢险救灾等资料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3省民政厅


承担全省赈灾工作情况,以及各市救灾抗灾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4省农业厅


承担全省农业灾情(包括农作物生物灾害、草原生物灾害、草原火灾、牲畜、家禽疫病、低温霜冻灾害等)、抗灾救灾等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5省水利厅


承担全省水旱灾害情况及抗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6省国土资源厅


承担全省地质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及抗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7省财政厅


承担全省抗灾救灾资金投入等统计汇总、参加救灾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8省林业厅


承担全省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草等生物灾害的情况及抗灾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9省交通厅


承担全省公路交通灾情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汇总和编写。


10省卫生厅


承担全省人类疫情及抗灾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1省电力公司、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


承担所辖电力区域灾情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2民航西北管理局


承担全省民航系统因气象灾害影响航运、引发事故及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3西安铁路局


承担省内所辖区域因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因素影响运输、引发事故及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4陕西保监局


承担全省自然灾害赔付情况及防灾、抗灾、救灾资料收集汇总和编写。


15省通信管理局


承担全省通信系统灾情及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6省环保局


承担全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环保污染事故及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7省气象局


承担全省气候概况、气象灾害预警和省内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8省地震局


承担全省地震灾害情况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19省公安厅(消防局)


承担全省城乡火灾及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20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承担全省因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因素影响公路交通、引发事故及抗灾、救灾工作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21省减灾协会


承担灾害综合监测预报及抗灾救灾科研动态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编写。


各级档案、电视台、电台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大力支持编纂工作,无偿向编纂单位提供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三、编写进度安排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编写的基本框架、内容和要求,于2005年8月10日前将编写人员名单报编辑部(联系人:吕思彰联系电话:8624853313572566157)并开展工作;9月30日前完成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编写任务,并将经单位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加盖公章、署名作者姓名的编写书面材料(含图片)和软盘交(发)编辑部(电子邮件lhuiyong@163com);11月15日前编辑部在审核相关部门送交的编写材料的基础上,编辑完成总纂,并将汇总校编的《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初稿提交编委会审查;经编委会审定的《陕西救灾年鉴》2004年卷定稿于12月15日前交付印刷。



附件:《陕西救灾年鉴》编纂的基本框架、内容和要求



《陕西救灾年鉴》编辑部



附件:


《陕西救灾年鉴》编纂的基本框架、内容和要求一、《陕西救灾年鉴》编纂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陕西救灾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即分别设立特载、灾情概述、大事记、灾种分述、省级有关部门抗灾救灾记述、各设区市灾害综述与抗灾救灾、附录等七大基本栏目。其基本框架与内容是:


(一)特载


1国家及我省出台的有关抗灾救灾法律、法规


2省委、省政府有关抗灾救灾防灾的重大决策


3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级领导抗灾救灾活动纪实


(二)灾情概述


1气候概况与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概况


2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概况


3生物灾害概况


4森林草原火灾概况


(三)大事记(逐月分述)


(四)灾种分述


1水旱灾害与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暴雨、大风、冰雹、低温、霜冻、雷电、沙尘暴、龙卷风、大雪、寒潮、大雾、高温、热浪、干热风等


2地质灾害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3农业灾害(含土壤污染事件)


(1)农作物生物灾害


(2)草原生物灾害


(3)草原火灾


(4)牲畜、家禽疫病


4林业灾害


(1)森林生物灾害


(2)森林火灾


5人类疫病


6地震灾害


7环境污染事故


8城乡火灾


9自然灾害对航空的影响


10公路交通受灾情况


11通信受灾情况


12电力受灾情况


13铁路受灾情况


14灾害的保险赔付情况


(五)省级有关部门抗灾救灾记述


(六)各设区市灾害综述与抗灾救灾记述


(七)附录


1驻陕部队、民兵抢险救灾纪实


2抗灾救灾英雄模范人物记述


3社会各界支援灾区捐赠纪实


4抗灾救灾科研动态记述


(八)图片


(九)编后记


二、《陕西救灾年鉴》编写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陕西救灾年鉴》的编纂工作。《陕西救灾年鉴》是全面、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记载我省主要灾害发生情况和防灾抗灾救灾情况的年度类史鉴工具书,是各级政府正确掌握各类灾害发生规律、有效开展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和编写人员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客观、科学、求实的态度,严格按照编纂工作要求,按时完成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编纂任务。


(二)资料要真实、全面。《陕西救灾年鉴》必须客观、真实、系统、全面地反映和记述灾情和防灾、救灾等工作。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危害程度要认真核实、如实记述,造成的影响、损失等要准确评价。自然灾害分类分级要严格按照《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类分级标准衡量并进行表述。进行抗灾救灾工作既要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活动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基层民兵、广大干部群众等在防灾抗灾救灾中的先进模范事迹,也要如实记录社会各界(包括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对灾区、受灾群众的支持,同时还要注意记述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和新的科研动态。所采用的数据一般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统计部门不能提供的要以职能主管部门正式提供的数据为依据。编纂灾情所用的统计资料、报表、灾害图片以及其它文字资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要有文字、图片资料记载。编写内容在文稿中勿重复出现。


(三)文字表述要规范、准确。《陕西救灾年鉴》必须严格按照年鉴书籍的体例要求认真编写。语言文字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最新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依据,避免使用含义不清的词语。数字要严格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要符合《量和单位》(GB3100—3102—93)的规定。自然科学名词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为依据。对一些适用范围较窄或生涩术语,在第一次使用时需括号加注,诸如杆公里、皮公里等。文稿中涉及到的专业用语按行业标准统一编写。文稿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以第三人称书写,不得出现“我省”、“我厅”和“我局”等字样。


使用当年度地名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公布的正式命名或更名为准,时间上与编写内容时限同步。机构名称、人物职务(称)以当时印鉴、称谓为准。书写层次分为“一、二、…”,“(一)(二)…”,“1、2、…”,“(1)(2)…”。规范简称在第一次使用时以全称出现,并在()内加注(以下简称…),如省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省环保局)。地方性“口号”在第一次使用时,在()内加注,如建设“三型”(即落实型、服务型、学习型)机关。


(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部门职责和编写分工,承担相应的编写任务。


(五)工作上要互相协作,密切配合。有矛盾、有问题要主动协商解决,不推不拖。要定期通报工作进度,促进均衡推进,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