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一五”规划 > 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一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及2020年展望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08-01-01 00:00

  一、“十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回顾及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我省“十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省政府办公厅2001年5月印发了《陕西省2001-2010年防灾减灾规划》以后,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涉灾部门从全省和各地的灾情、社情实际出发,围绕主要灾害及其防灾关键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年均因灾伤亡人数比前20年(1980年-2000年)减少了50%以上,年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本省同期GDP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降为3.8%。 
                
  1、灾害监测系统得到完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有所提高,为综合  减灾赢得了主动。省气象局主持建成了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的第一期工程,部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EOS卫星应用系统建成投运,增强了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变化和大范围降水状况的实时监测能力;通过引进高性能计算机和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开展了全省的精细化预报工作,进行了全省十流域降水面雨量预报,并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进行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工作。省地震局新建改建了23个测震、30个强震台、24个信息节点,完成了4个地震台站的优化改造。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台网和群测群防网络初具规模,成功地进行了多次预报,取得了较好的减灾效果。森林火灾和农林生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较好的减灾效益。农业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1.3-1.5亿亩次,挽回经济损失20多亿元。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覆盖率达81%,成灾率控制在5.5%。省减灾协会年复一年地组织多学科、多部门的灾害预报专家开展全省年度自然灾害综合预测研究,逐年提出了与实际基本相符的预报和建议,为各级政府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参考作用。
 
  为了提高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和防治实效,各涉灾部门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探测和研究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在完成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正在编制《陕西省地质灾害图册》。省地震局正在组织开展西安市的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省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上报国家防总待批。
 
  2、建设三大减灾工程,提高了抗灾能力。
 
  (1)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基本农田21.94万公顷,造林种草248.94万公顷,实施生态修复47.91万公顷,修筑淤地坝5146座(其中治沟骨干工程1400座),修建各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400万处,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4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30%,一些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得到基本控制。
 
  (2)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到“十五”末,全省防洪保护区达标面积占到防洪保护区总面积的25%;70座受洪水威胁的城市中12座完成了规划的防洪工程建设任务;累计新建加固各类堤防工程6180.4公里,其中达标长度626.03公里,占堤防总长度的10%;完成了54座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施兴水治旱工程,增强了抗旱能力。到“十五”末,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预计达到1346.9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795.9千公顷;水利设施供水能力达到100亿立方米,总供水量可达82.7亿立方米;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达标率为92%;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1600万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达标率为35%。
 
  3、坚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全民防灾意识增强。五年来,各涉灾部门和有关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年复一年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使干部群众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度,增强了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众多的工厂、学校、村镇及群众自愿承担了多种灾害的简易观测工作任务,制定了临灾应急预案和自救互救方案,减少了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重视开展了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和灾害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已建立起由各级政府负总责的省、市、县自然灾害分级管理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了多种灾害的应急预案,并付诸实施;坚持贯彻国家关于防灾减灾的有关法律、法规,并针对各种灾种因地制宜地制订了本省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政府规章或管理办法;强化了执法力度,水利、水保、林业、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等部门通过执法检查,保障了灾害监测网站以及抗灾工程安全,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当前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1、各类抗灾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减灾能力低下,农业综合抗旱能力尚低,江河抗洪工程标准不高且不成体系,水土流失治理度偏低,秦巴山区基本没有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难以对灾害实施有效的防御。
 
  2、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尚低,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
 
  3、灾害管理工作滞后。各级政府没有设立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种灾害预防抗御工作仅由主管部门管理,对多灾种的综合防御工作难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防灾减灾工程尚未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缺少经费投入,基层防灾减灾部门难以开展工作。防灾减灾法规尚不健全,不少地方还存在防灾减灾工作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现象。
 
  (三)“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新形势
 
  预计未来五年,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将面临灾情总体偏重、社会需求增强和减灾任务加大的总趋势。
 
  陕西地处祖国大陆中部中纬度地区,气候特点为干、湿、冷、暖交替,且波动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后我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和生物灾害将较为常见;同时我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背景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灾害也将日渐显现,全省综合灾情未来可能呈加重趋势。
 
  “十一五”是我省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一线两带”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将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众多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的陆续建设,可能造成或加剧局部自然灾害威胁;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将进一步提出防灾减灾的新任务;随着人们防灾意识的增强,社会各个方面都将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防灾减灾工作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我们务必认清形势,沉着应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努力提高社会综合防灾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确保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行发展与减灾一起抓,强化政府公共职责,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加强部门合作,依靠科技进步,依法综合减灾,全面提高社会抗灾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工作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行社会防灾减灾。
 
  (3)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4)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5)突出重点,集中资源,保证重大减灾项目的实施。
 
  (6)推进科技进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科技含量。
 
  (三)主要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防灾减灾工作总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使主要灾种的抗灾工程设施得到强化,监测能力增强,预报预警水平提高,灾害损失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遏制。到“十一五”末,在同等灾害情况下,年均因灾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减少三分之一,年度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例降至3%以下。各主要灾种的减灾目标为:
 
  1、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0%以上,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年均输沙量减少3亿吨,占全省总输沙量1/3。
 
  2、全省主要江河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段和临河城市抗洪能力达到规定设防标准。初步建立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防灾减灾体系,减少财产损失,不发生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3、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灌溉用水总量中蓄水量占到灌溉水总量的39%。
 
  4、全省需要治理或居民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20%得到有效治理或避让,使已查明并监测的隐患点致灾率明显下降,使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增长趋势得到遏制,在同等条件下,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比“十五”期间减少30%以上。
 
  5、西安市基本达到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关中地区其它大中城市基本具备抗御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全省其它地区城市及城镇的新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全省农村新建民居普遍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全省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6、农田和草原病虫鼠害基本实现一般发生年不成灾,超常发生年有对策,不造成大的危害。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8%以上。
 
  7、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效果增强。年人工增雨10-15亿T,人工消雹效果达到80%左右,冰雹灾害损失减少50%以上。
 
  8、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完备,监测手段完善,监控严密有效,扑救及时有力。到2010年使森林火灾年发生次数控制在150次以内,受害森林面积控制在0.2‰以内,力争不发生重、特大火灾,防止因指挥扑救不当造成人员伤亡。及时掌控草原火情,努力做到“内火不蔓延,外火不入侵”,杜绝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三、建设三大减灾工程

  (一)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以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突出秦巴山区、陕北丘陵沟壑区及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等山丘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兼顾关中平原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的综合治理。按照各区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先上游、后下游,先坡面、后沟道,先支沟、后干沟的治理原则,结合实施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矿区复垦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合理配置工程、生物与其它措施,以小流域和支毛沟为单元,以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为重点,科学调配和利用水沙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拦蓄、控制径流、泥沙,减轻水土流失危害。计划“十一五”期间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基本农田23.25万公顷,营造水保林62.71万公顷、经济林77.19万公顷,人工种草36.74万公顷,建设淤地坝22361座(其中治沟骨干工程4639座);建蓄水池和塘堰(水窖)52490处以及相应的灌排渠道系统,建谷坊48402座,封禁管护1万平方公里,五年总计治理水土流失3万平方公里。
 
  根据加强水保监督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12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新建30个县级监测站和144个监测观测点,承担全省的水保监督执法任务。
 
  (二)防洪工程
 
  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目标为指导,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坚持“以泄为主,蓄泄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防御策略,构建以河流为主线,以城市和水库为重点,以防治山洪灾害为基础的防洪安全工程体系。
 
  (1)建设重点干支流河段的防洪工程,包括:渭河中下游干流段、洛河干流段、三门峡库区返  迁移民区的黄渭干流段、无定河干流上中游段、延河干流城防段、窟野河干流工业区段以及汉江干流平川段和安康段、丹江、月河、渭河支流千河、沣河、黑河、涝河、石头河等支流以及三门峡库区南山12条支流。共计新修堤防438.40公里,加固堤防940.51公里,新修护岸323.34公里,新修坝垛998座,新修穿堤建筑物95座。
 
  (2)完成52座县城防洪治理工程,新修堤防245.52公里,加固堤防175.7公里,新修护岸43.5公里,新修排洪渠73.8公里,加固排洪渠3.1公里。
 
  (3)完成剩余全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治理工程。
 
  (4)做好山洪灾害区防御减灾工作。山洪灾害(又称山地灾害)系指山丘地区由局部强降雨引致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诸灾并发所组成的骤发性灾害链,具有局部性、突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为害集中,损失惨重。应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的全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为基础,对山洪灾害为害地区的所有山洪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普查和风险分析,根据当地降雨、地形、地质情况,确定山洪灾害致灾的临界雨量(雨强),划定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为防御山洪灾害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在967条山洪沟新修护岸2762.4公里, 新修堤防3255.4公里, 拦沙坝2026座,谷坊3831座,淤地坝1553座,格栅坝2028座,桥涵3336座,疏浚河道3254.9公里,排洪渠2149公里,予以治理。对需要搬迁的49433户137020名山洪灾害威胁区群众分别轻重缓急,逐步进行搬迁,避险保安。
 
  (5)优化、调整、补充水文站网。将省属水文(位)站由现有的98处增加到155处,雨量站由现有的623处增加到1390处,报汛水文站由现有83站增加到153站,报汛雨量站由现有的172处增加到351处,预报水文站由现有的22处增加到77处。
 
  (三)兴水治旱工程
 
  以抗旱节水工程为重点,以水源工程为龙头,蓄、集、引、节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社会措施相结合,实施兴水治旱战略。
 
  (1)建设一批工程设施。完成“引乾济石”、安康黄石滩水库、洋县卡房水库、渭南涧峪水库、榆林李家梁水库,以及关中九大灌区世行贷款一期改造工程;新建“引红济石”、“引汉济渭”、盐环定扬黄定边二期供水工程和榆林采兔沟水库等水源工程;实施宝鸡峡等12个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启动实施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加强以粮食生产区为主的大中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加快干支渠道衬砌,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进行续建配套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试点工作。
 
  (2)开展节水增效试验示范。组织实施延川、周至、汉台等11个节水增效示范县(区)项目,选择条件较好的灌区开展节水规模化建设和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发展节水灌溉。“十一五”新增节水灌溉400万亩,其中渠道防渗220万亩,管道输水120万亩,喷微灌60万亩,水稻田间节水达标46万亩。
 
  (3)大力兴办农村小型水利。重点抓好以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涝灾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它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陕南“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工程和国家安排的雨水集蓄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五年新建集雨工程290万处,增加蓄水2.49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832万亩。
 
  (4)积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要探索新形势下进行基本农田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坚持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为前提,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投劳建设自己直接受益的基本农田,并由各级财政对建设所需材料费给予适当补助,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十一五”净增基本农田164万亩,总保存面积达到4357万亩。
 
  (5)大力推广抗旱农业技术。坚持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相结合,大力推广秸杆、地膜覆盖及化学、生化抗旱新技术,到2010年,使抗旱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80%以上。同时,推广抗旱品种、旱作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节水效果。
 
  (6)强化抗旱服务力量。以抗旱减灾为宗旨,装备104个县(区)抗旱服务队,围绕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粮食用水安全,全面开展抗旱服务,年增加抗旱灌溉能力26.7万公顷。
 
  四、建立健全五大减灾体系

  (一)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本着“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1、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性工作
 
  (1)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重点调查25个矿业大县,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的监督管理,推进综合治理,逐步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2)建立全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根据各县地质灾害基础资料,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网站。建设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网络,实现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数一体化管理与灾害实时速报,建立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网站。
 
  2、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1)建设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均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对查出的灾害隐患点要落实监测责任人,明确责任和要求。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省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2)建设专业骨干网络。逐步建成全省危重地质灾害点的专业监测网络。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专业技术人员监测,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自动化,形成全省专业骨干监测网。2010年前首先完善和新建西安市地裂缝、临潼骊山滑坡、紫阳一中滑坡、佛坪关山滑坡、山阳中学滑坡等20个地质灾害专业骨干监测点。
 
  (3)建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系统。在目前地质灾害定性预报基础上,开展定量预报研究,提高预报水平和预报成功率。逐步推进市、县级地质灾害预报工作,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体系。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地质灾害威胁区居民迁安工程。对受威胁人数较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受威胁居民搬迁避让。五年搬迁8万人。
 
  (2)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省上规划勘查15处,除抓好正在开展的宝鸡市金台区簸箕山滑坡治理工程外,今后五年计划再安排治理5-10处。
 
  矿山(区)和交通、铁路主管部门负责对各自管辖区进行地质灾害专项调查,编制本行业、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4、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机制
 
  在重点地质灾害县(区)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并完善省、市及重点防治县(区)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和以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为技术支撑的应急反应队伍,增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反应能力。
 
  5、创建西安地裂缝监测预警示范区和宝鸡市金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报示范区,探索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和灾害防治经验。
 
  6、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研究
 
  (1)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全省及10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册。
 
  (2)开展陕北黄山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重点进行不同地区宅基边坡稳定性调查、实验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黄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指导现有窑洞避险减灾和新修窑洞科学选址与修建,减少灾害损失。
 
  (二)防震减灾体系
 
  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表现在:要求未来地震的风险能够预期;尽力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应急工作要有序高效,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尽可能缩短灾害恢复周期,避免和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运行中断或迟滞;为社会提供适应需求的、高质量的防震减灾服务。
 
  “十一五”期间,为了使我省防震减灾工作逐步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必须对预测、预防、救助实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格局,努力实现 “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战略要求。

 1、继续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完善数字测震、前兆、强震监测系统。优化全省测震台网布局,适当增加陕南、陕北等地区的台网密度,完善台网部的功能;增加关中地区强震观测台网密度,填补陕南、陕北地区的强震观测空白,同时建设和改造预警数字强震动观测固定台和地震灾情获取强震台,促进社会强震观测台建设;建设全省GPS定点观测系统;在关中东部地区新建若干个深井观测点,实现测震、流体、形变等手段的深井综合观测;增加新的重力测线,将我省的重力网与山西、甘肃等邻省的重力网连接,加大流动重力的监控范围;完善各台站信息节点的建设,实现我省台站的全面联网,形成全省的观测信息系统。同时加强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提高地震分析预报水平。继续实施地震台站优化改造。
 
  2、有重点的提高大中城市、重大生命线工程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的抗震防御能力。高度重视关中城市群建设中的地震安全问题。通过实施咸阳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关中四市地震小区划工作、西安市及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西安市地裂缝发展趋势与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建立城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技术支撑系统,为关中城市群建设中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等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同时,加大对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设防和抗震加固,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中城市城中村改造,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3、加强各级政府对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紧急救援能力。按照联动协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的新架构,建设陕西省地震应急响应联动工程,使陕西省地震应急形成联动协同的社会统一应急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建设地震紧急处置示范系统,逐步推进重点监视防御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紧急处置系统建设,以减少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在大中城市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保证及时满足避难居民的需要。组建社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专业救援队伍与志愿者救援队伍相互补充的救援网络。建设地震应急工作管理系统,制定并完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
 
  (三)人工影响天气减灾体系
 
  本着建立基地、形成体系、合理覆盖、有效指挥的原则建设人工增雨和防雹体系。“十一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增雨基地:新建延安飞机人工增雨基地,购置、引进机载云物理探测仪器,开展云系微物理结构探测研究;建立机载图形图象、语言传输系统,以利地面指挥系统准确指挥作业;引进自动催化系统,提高催化效果。
 
  扩大地面火箭作业示范区,增设WR-IB火箭15副,使其有效影响范围扩大到0.2万平方公里以上。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分别添置WR-IB火箭20副、30副、37副,使其有效影响范围分别扩大到0.3万平方公里、0.5万平方公里和1万平方公里。
 
  进一步完善省上和延安、榆林两市人影指挥系统,在黄土高原地区45个县建成人影指挥中心,配备通讯设施,以应作业需要。
 
  2、渭北优质果业基地人工防雹体系:以洛川、富县、旬邑、白水和印台区为重点,按照先行示范、逐步推广的方式,逐步建成连到乡镇的人工影响天气防雹体系。以人工增雨炮站为基础,加密标准化炮站,建立冰雹监测和作业预警系统、作业指挥通信系统,推广冰雹云识别技术,形成完善的气象保障体系。
 
  3、陕南水源涵养地人工增雨工程:根据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建设城固飞机增雨基地、地面监测和作业系统、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级人工增雨技术支持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地面径流。

  (四)农林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
 
  1、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治子体系
 
  (1)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报和控制项目
 
  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与控制网络项目
 
  扩建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报控制中心,续建和新建重大病虫害预报控制区域站41个,新建和续建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站11个。至“十一五”末,形成以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报控制中心为核心,以病虫害预报与控制区域站为骨干,形成覆盖全省,功能齐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农作物病虫害预报与控制网络系统。
 
  ②生态治蝗工程项目
 
  根据东亚飞蝗孳生地的生态特点,在重点蝗区5个县建立特种植物改造蝗区示范区、微生物制剂防治示范区和生物多样化控蝗示范区19万亩。通过生物多样性控害作用,使项目区东亚飞蝗种群密度控制在0.5头/平方米以内,确保飞蝗不起飞,保护周边400万农田免受蝗害。
 
  (2)苹果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项目
 
  建立省苹果疫情监测中心、疫情信息处理中心、非疫区建设档案中心、疫情扑灭调度中心、非疫区建设培训中心和引种疫情隔离观察场;在非疫区和缓冲区建设46个疫情监测站和检疫实验室及20个区域性疫情应急控制扑灭中心;在与邻省交界处建立26个疫情监督检查站。到2010年,建成符合国家要求的全省非疫区监测体系、疫情应急控制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实现对苹果蠹蛾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封锁,早扑灭,保证苹果生产安全。
 
  (3)农药监管和安全使用项目
 
  ①农药质量和安全评价项目。建立省农药安全测试中心,建设5个设区市级农药生物测试区域中心和15个县级农药质量检测中心。至2010年,形成我省药效评价、质量监督、残留监测、安全评价等功能齐全的农药管理评价体系。
 
  ②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全省建立5个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其中苹果2个,蔬菜、猕猴桃和茶叶各1个,每个基地面积5万亩),配备农药安全使用及残留检测设施,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建立适合我省实际、便于操作的农药使用标准化技术模型和规程,指导和带动全省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工作,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森林病虫害防治子体系
 
  (1)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
 
  ①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新建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对市级预警站、县级监测点,以及国家和省、市级中心测报点增加必要基础设施和设备,形成完整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全省主要森林病虫鼠害发生趋势实施有效监控,及时发布预报。 
 
  ②建立佛坪县彭家沟森林健康营林监测示范区,区内设立18块固定标准地,配置观测试验设备,实施森林健康监测。
 
  ③建立检疫封锁系统。完善省级检疫检验中心,新建11个市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验中心实验室和延安、渭南、宝鸡、汉中4个市级林业有害生物除害基地,形成系统,联合运作,使全省检疫率达到90%,除害率达到100%,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④建立、完善应急防控系统。新建西北生物制剂研制中心、省药械储备库、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培训中心,以及西安、咸阳、商洛、榆林、安康、铜川6个市药械储备库和省森林病虫害防治黄渠专用机场,组建应急防控队伍,配备应急救灾设备,对重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将全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使无害防治率达到55%以上。
 
  ⑤建立食叶害虫卫星地面监测站。在秦岭、巴山、桥山、黄龙山、关山等重点林区设置固定卫星监测站100个,配设信息接收室、成像处理室、灾情分析室、地面灾情核查室,对林木叶部病虫害进行长年监测,指导防治工作。
 
  ⑥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对我省10类危险性和危害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综合治理,遏制危害势头,维护林业安全。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项目
 
  ①开展八项基础课题研究,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检疫检验技术、食叶害虫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天然林衰退病防治技术、兔害控灾技术、板栗疫病防治技术和三北地区林木病虫害控制等,在“十一五”期间拿出成果,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②推广性诱剂、无公害农药等生物制剂农药,加强生物措施防治。至2010年,将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使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
 
  3、草原鼠虫病害防治子体系
 
  (1)建立、健全草原鼠虫病害监测预报系统。改建7个省级测报站,新建省级测报中心,形成监测网络,对草原重要鼠虫病种群进行长期监控。
 
  (2)按照国家《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的要求,“十一五”新建13个重点市县测报点,指导草原鼠虫病害防治工作。
 
  (3)建设草原无鼠害示范区1000万亩(每年200万亩),在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示范区内分别建设1个饵料加工储备库,建立20个专业灭鼠队,示范推广防虫灭鼠技术,提高生防药品使用率和防治效果。
 
  (五)森林、草原防火体系
 
  1、建立、完善全省森林、草原消防指挥支持子体系。 “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省、市两级和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县防火指挥中心,以及信息传递网络、林火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新建3个防火物资储备库。
 
  2、建立、完善全省森林草原火险预报和火情监测子体系。
 
  (1)依托农业信息遥感中心,建立、完善全省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制度,开展中、短期火险预报。
 
  (2)建立和完善全省森林草原火情监测网络。一是实行卫星遥感监测讯息联网;二是对现有的森林草原瞭望台进行改建和完善,使监测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三是在主要林区建立100处火情检查巡护站,在草原防火重点县建立地面专业巡护队,监测覆盖面达到80%以上。
 
  3、建设森林草原消防队。在森林防火重点县建立5个专业森林消防队和86个半专业消防队,其余有林区的县区建立季节性消防队,在草原防火重点县建立8个季节性专业防火队,形成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格局。
 
  4、继续实施防火阻隔工程项目。建立10个林区防火阻隔工程示范点和10个生物防火带示范点,规范和推广防火阻隔工程建设。坚持成片造林和防火带同步建设,在“十一五”建设林缘、村屯、山脚、田边生物防火带1.6万公里,在陕北、陕南草原连片地带开设防火阻隔带750公里,阻隔火灾蔓延。
  
  五、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三大服务系统

  (一)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
 
  气象灾害是本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建设高效能的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防灾服务工作,对搞好全局性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建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实施“科技兴气”战略,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能力为中心,以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与信息系统和精细化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五个分系统”(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系统,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能源与生态环境建设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陕西特色产业基地气象保障系统,陕西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形成比较完备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
 
  1、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与信息系统。(1)建成与多轨道业务相适应的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系统,实现气象灾害信息传输网络与资料共享。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通过监测手段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有针对性的加密监测能力建设,增强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变化的有效监测。(2)建成省级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新建两个市级静止气象卫星系统,建成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大气水汽探测系统,增建高空风廓线仪、温度遥测观测站10个,布设覆盖全省的云地和云间闪电定位系统15套;加密地面自动气象站1700个,使站网格距在全省细化到10×10公里,大中城市细化到5×5公里。(3)根据城市灾害和“四大基地”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等专项服务需要,增设有关探测站网或项目,实现气象灾害信息传输网络与资料共享。(4)建立和完善省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省级单项气象灾害信息系统及市级、县级气象灾害综合信息系统,连接上述宽带通信网络系统、气象卫星广播通信网、省级气象业务异地灾难备份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和灾害现场指挥系统。
 
  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系统。(1)建设精细化天气预报及预警系统、突发事件及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商洛、渭南两个预警天气系统,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中尺度探测网络系统采集的气象资料,提升长期、中期、短期、短时气象预报精度和服务能力,对四个不同时效各个预报环节进行精细制作和有机链接,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跟踪预报,使天气预报在时间、空间以及降水量级上逐步精细化。(2)建立短期气候量化预报(月、年预报)平台,开发新的预报模型,使预报做到县一级;(3)建设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中期跟踪预报系统,研究开发滚动的3-10天天气预报,及时提出防灾建议。(4)建设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0-6小时)预报系统,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增强气象的服务保障和灾害预警能力,逐步建设突发事件及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保障系统。
 
  3、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和交通气象服务系统。通过加密监测,获取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快速制作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分类预报产品,为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收集高速公路要求防御及减轻公路气象灾害的相关信息,建设高速公路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报和专家判别系统,提出防御及减轻灾害对策,及时向外界发布服务信息。
 
  4、能源与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开展陕北能源基地生态气候环境监测,建立大气环境容量、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等气象评估服务系统,为我省能源基地建设和气象环境的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建设陕北渭北优质林果基地和陕南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增强我省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和气象诱发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
 
  5、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系统。依托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密监测自动站,采用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初步建成针对性强、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监测站网。
 
  (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总的构建思路是:通过实时水雨情、工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采集时效,增强防汛抗旱信息采集能力,丰富信息源;通过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形成水利信息网络的基本骨架和初步的安全体系,满足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运行的需要,并为其它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持;通过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初步形成水利数据中心框架,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实现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通过水情、防洪调度、抗旱管理和天气雷达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全省防汛抗旱指挥能力。主要子系统的建设任务如下:
  (1)信息采集系统:在8个水情分中心、11个工(旱)情分中心、230个旱情监测站内新建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
 
  (2)通信系统:依托公网资源和已建的通讯专网,组建联结国家、流域防总和省、市、县三级防办及其相关部门的无线、有线通信网,配备必要的应急和移动通讯设备。

 (3)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省级网络、工情、水情中心和市、县两级计算机网络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两台一库”(即防汛决策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水情应用、防洪调度等9个应用系统。
 
  (三)筹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涉及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在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省水利厅、气象局、国土资源厅联合建立全省统一协调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以提高临灾反应能力。具体抓好三项工作:
 
  (1)由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分别完善和提升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三个监测预报分系统;
 
  (2)以省防汛系统计算机网络为骨干,采用路由方式组成星型结构,建立统一联网的山洪灾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灾害综合会商系统。
 
  (3)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村上下通畅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覆盖到山洪灾害重点防御区的61个县、832个乡镇、20598个村。

  六、分区规划布局

  我省南北横跨三个气候带,分属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明显不同的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大区域,各区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社会承灾能力亦有较大差别。各区必须依据本区特点,突出自己的重点,因地制宜地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陕南秦巴山区:该区地处北亚热带,雨量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时有局地强降雨或干旱发生,加之区内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岩石风化、剥蚀严重,是本省山洪灾害的最主要的群发区和危害地带。区内森林面积较大,植被覆盖较好,保护林区安全的任务很重。本区的防灾减灾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高度重视,全力防御山洪灾害。山洪灾害在本区内不仅发生频次高,而且危害严重,是本区的首要灾害,也是造成我省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务必给予高度重视。近期要以避灾保安为目标,对灾害危险区内确需尽快搬迁的居民,要规划好临灾避险和对口迁安方案,并告知全体居民。对高危区的居民要及早搬迁,避让灾害。对尚未搬迁的危险区和警戒区的居民,要切实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网络,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着重提高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和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服务能力。还要组建高效权威的救灾指挥机构,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建立山洪灾害的预警系统,一旦临灾,立即行动,抢险救灾,千方百计减少损失。
 
  2、以城镇为重点,着力抓好防洪保安工作。要抓好汉江、嘉陵江、丹江等河流以堤防为主的防洪工程建设,逐步达到规定设防标准,提高防洪能力。同时抓好汉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库防洪调度,加强水文监测预报系统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防洪抢险的指挥系统,制定防洪保安防抢撤预案,建立防汛抢险队伍,做好物资器材准备,一旦临汛,立即启动实施预案,确保安全。
 
  3、认真搞好森林草原管护、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
 
  4、因地制宜地做好兴水治旱、人工增雨、防震、防滑(坡)减灾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减轻灾害损失。
 
  (二)关中平原区:本区地处暖温带半温润、半干旱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干旱为主的多种灾害频发成为本地区突出特点。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及其不合理的运行,使三门峡库区的洪水渍涝盐碱等综合灾害持续发展,日趋严重,已成为关中东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关中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密布,是本省最有基础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技术开发带,又是防灾减灾的重点地区。防灾减灾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重点,全力搞好渭河中下游三门峡库区的防洪减灾工作。依照渭河综合治理规划方案,抓好河道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完成12条南山支流的治理,加强流域大中型水库洪水调度,新建东庄水库等工程,开发水源,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同时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2、搞好兴水治旱工程建设,改善城镇供水状况,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建设和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推广节水旱作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城乡供水和农田抗旱能力。
 
  3、搞好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关中是地震灾害多发区,又是本省主要的地震监视防御区。重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应急救助工作。要认真抓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
 
  4、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抓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关中地区城市灾害日渐显现。随着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财富密度日益聚集和增长,同等强度的灾害,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将骤然增加。要重视抓好城市气象灾害、洪水渍涝、地质灾害和防震减灾工作。城市的扩建和新建,以及新建重大工程项目,前期都要做好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和地震安全性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论证,以消除隐患,减轻灾害。西安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监测城市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的能力,实现对城市暴雨、冰雹、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

 5、因地制宜地做好人工增雨(雪)、人工消雹和农林生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三)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本区包括南部台塬区、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普遍少雨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有时则又骤发局地强降雨。这里既是本省主要水土流失区,又是旱灾多发区,随着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工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亦呈逐年加重之势。防灾减灾务必抓好以下几件事:
 
  1、全面加强土流失治理。该区水土保持工作量大面广,要统筹规划,分区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全面控制,综合防治。丘陵沟壑区,坡面治理要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封育荒山荒坡;梁、峁营造以灌草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或人工草场;沟道修建谷坊、淤地坝等坝系工程,建设高效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在黄土高原区要保塬固沟,抬高侵蚀基准,防治溯源侵蚀。塬面兴修水平埝地、建设方田林网;沟沿建设沟边埂与沟头防护工程;沟坡退耕还林还草,封育禁伐;沟道建坝造林,形成相互衔接的防御体系。风沙区要以防风固沙为目标,因地制宜,草灌先行,造林种草和封沙育草育灌,建设绿洲防护林,同时合理开发地下水源,量力而行地发展绿洲农业;河流两岸和川滩地及水源区,引水拉沙或拉土压沙造田,引洪漫地,合理安排林草比例,实行草灌乔结合。
 
  2、针对干旱缺水威胁,抓好兴水治旱工程。在河沟、川道地区通过兴修水库和淤地坝工程,发展沟道坝地和沟川水地。在缺水地带兴建水窖集水工程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同时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和其它旱作农业措施,增加农田抗旱能力,力争做到一般干旱年份农业不明显减产,城乡居民不闹水荒。
 
  3、对有洪水威胁的城市和村镇,要建设和完善防洪工程,搞好库坝群除险加固和防洪联合调度,做到遭遇设防洪水不发生灾害。
 
  4、搞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尽可能消除冰雹灾害,增加地面径流。
 
  5、对黄土崩塌和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抓好地震和农、林、草原病虫鼠害的监测防治工作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
  七、2020年防灾减灾工作展望

  未来的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省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在此期间,全球变暖、灾变频繁的总趋势亦将继续维持,形势比较严峻,全省的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
 
  今后十五年,我省的防灾减灾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坚持发展与减灾同步进行的原则,综合运用科技的、教育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全面提高本省防灾减灾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整体防御能力,使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大幅提升,灾害预测预报水平显著提高,工程抗灾能力大为加强,灾害损失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灾害预防文化初步建立,减灾法规日臻完善,综合减灾体系基本形成,灾害管理得到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防灾工程措施将得到全面强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将显著增强
 
  1、以重建秀美山川为目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坚持以恢复生态为本,今后十五年,使应当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规划为农业开发的耕地全部建成基本农田。对应当封禁的荒沟、荒坡区域全部实施封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万平方公里以上,治理度达到70%,杜绝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加上天然林、草保护工程以及其它森林、草原建设工程的实施,到2020年,全省林草覆盖率将由目前的46%提高到60%左右。
 
  2、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建设相对完整的防汛工程体系。到2020年,各重点河段、区域和临河城镇防洪抗供工程的抗洪能力将普遍达到规定防御标准,实现遭遇设防洪水无灾害,超标洪水有对策,不发生人员伤亡,不使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大的影响,初步实现人与洪水和谐共处。
 
  3、坚持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重,基本解除城市水荒问题,增强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在城市全面推广节水技术措施,工业产业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到2020年,各项耗水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灌溉工程全面普及省水节水的工程设施和灌溉方法,提高“三水”利用率。与此同时,围绕大中城市、主要工矿区、居民点和农业灌溉工程,根据实际需求,部局和建设一批以南水北调和大中型调蓄水源工程为主的骨干工程,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以“南塘北窖关中井”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基本解决城镇和工业用水矛盾,保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的用水困难,并使其饮用水质量大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确保饮水安全。结合推广农业抗旱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进一步提高农田抗旱御灾能力。到2020年,使可以灌溉的3500万亩农田及沟坝地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连旱30天不减产;使每年可以灌两次水的2500万亩农田遭遇50天干旱保收成;使全省1800万亩保证灌溉面积遭遇70天以上干旱夺丰收。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对调查确定的较大地八千余处质灾害隐患点,通过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和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工作;对威胁城镇、重要设施、铁路及公路交通干线安全、高危险性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勘查治理;对威胁人数和经济、社会公共设施较少的灾害隐患点及时组织居民搬迁,避让灾害,使需要治理的隐患点的60%得到治理,需要搬迁避让危险区居民全部搬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以西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安全为重点,实现从“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并实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以全社会参与为依托,尽快形成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到2020年,我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

 (二)依靠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经过15年的努力,使气象、水文、地质、地震及农林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实现监测手段现代化、预测方法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具体、实时,通畅、便捷的灾害预报信息,指导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灾变性预测预报是预测预报的重点,到2020年,全省高影响的中尺度天气监测率达到80%以上,天气预报质量提高5%-10%,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85%,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15%以上,局地强降雨等突发性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建立综合自然灾害信息网,使气象灾害信息得到快速、广泛共享,促进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农林生物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而使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得到完善,使各级政府能够更加及时、便捷、畅通地获得各灾种和综合性的灾害信息,卓有成效地指挥和组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三)充分发挥综合抗御灾害能力,防灾减灾将取得更大实效
 
  到2020年,在同等灾害强度下,同“十五” 水平相比较,努力使年度人员伤亡水平再降低一半,使年度的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量占当年GDP的比例降至2%以下,以确保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健康运行。
八、实现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了解我省自然灾害巨大的危害性和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确立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必须同时抓的思想,从“以人为本”、“三个代表”的高度,牢固树立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高度自觉地投身到防灾减灾斗争中来。
 
  (二)确立防灾减灾的重要地位
 
  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把防灾减灾工作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建设成果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待,在政府工作中确立其应有的重要地位。区域防灾减灾规划、年度计划要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防灾减灾项目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同等对待,纳入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安排实施。重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必须要有防灾减灾内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区域或地段灾害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要纳入当地政府议事日程。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当地政府要及时协调解决,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防灾减灾工作重点
 
  就全省而言,应当把“一江两河”、重要城市、水库和三门峡库区的防洪工作、秦巴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或重点地域有重大影响的灾害的防御工作作为重点,由各级政府本着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认真抓好。各地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地重点灾种、重点地域和重点项目,统筹规划安排,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大力推进和依靠科技进步
 
  防灾减灾从预测到预防的全过程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升。要大力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努力攻克突发性灾害的预报难关。搞好灾害科学的应用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加强减灾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各主管部门开展合作和学科交流,共同开展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综合预测和综合防治,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五)强化非工程防灾减灾措施
 
  一是做好灾害区划、规划工作,对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轻重程度、重点发生区域及减灾对策,及早洞察,形成规划,以利实施。二是实行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手段相结合,加强各类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努力提高监测、预报水平。三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重大灾害,都要及早制订处置预案。需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防抢救助工作的,还应当及早向群众宣传,以利实施。四是组织群众性的防灾减灾救灾队伍,搞好培训演练,熟悉必备专业技术,提高作战能力。五是搞好通讯、交通和物资器材保障工作,确保防灾抗灾救灾信息和交通运输畅通。六是建立群众性自救互救机制,建立自救互救组织,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完善活动内容和制度,提高群众的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临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颁布的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建立健全本省防灾减灾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和强化防灾减灾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同时积极开展立法调研,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促进防灾减灾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七)拓宽资金渠道,增加防灾减灾投入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筹措减灾资金的投入机制。建设防灾减灾项目,原则上均应由公共财政安排投入。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中凡有防灾减灾内容的,应由建设单位做好减灾项目计划,纳入项目总体计划,一并安排和落实建设资金,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增加投入,参与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建立灾害保险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承灾能力。加强民间互助互济活动,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援和救助机制。积极争取和引进国际援助,建设防灾减灾项目,开展灾民救助,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八)加强防灾减灾的组织领导工作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各级政府由主管领导同志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成立专门的领导指挥机构,负责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灾害要分级分等,不同等级灾害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别明确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组织实施。各灾种的防灾减灾工作要按照部门分工,明确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对于涉及众多部门的综合减灾工作,应由政府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负其责,互相协作,共同抓好。
 
  三是各级政府建立独立的强有力的防灾救灾综合管理机构,赋予必要的综合协调职能,负责协调各方抓好各级政府和防灾救灾指挥机构各项决策、方案、规划的实施。要切实加强管理,搞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消除部门分割,减少重要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防灾减灾效果。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