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一五”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铜川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08-01-01 00:00

  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理清今后五年铜川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我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接和促进“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一五”发展背景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总体来看,“十五”计划顺利完成,我市已经集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能力。
  
  ——“十五”是我市发展速度最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煤炭、水泥、铝业等产业占到全部工业的80%,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陶瓷、果业、旅游等产业使铜川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电力、电源、食品、医药等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1.6:44.9:43.5调整为2004年的8.9:50.6:40.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35%。预计2005年全市GDP将达66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GDP达78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34亿元。
  
  ——“十五”是我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时期。先后实施了四批48个“十五”重大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占到56%,目前已建成投产或完工项目26个;成功地引进了铜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产业关联度最高的华能铜川电厂项目以及声威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一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累计达383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较“九五”翻了一番多,相当于2000年以前每年完成投资的总和,年均增长18%,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保持在3—5个百分点。
  
  ——“十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取得协调发展、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的重要时期。教育“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了市紧急救援中心。市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97.6%。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4.79‰。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骨架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万人。2005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50元。
  
  但是,“十五”发展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建设资金短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判断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更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2004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0.9%,城市化水平为47.3%,均超过了国内外30%的经验值,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起飞的新阶段。目前,我市一批重大资源转化、传统产业技改项目正在加速实施,煤炭、水泥用灰岩等优势资源储备量能够满足发展需要,初显城市雏形的新区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明显增强,全市人民思富求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我市在继续得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卫生等方面支持的同时,一些基础好、潜力大的优势特色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全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大,给我市煤炭、水泥、电力等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随着西安都市圈以及“一线两带”建设步伐的加快,省内外资本、技术、产业流动日趋频繁,我市具有承接转移的良好基础,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都为我市提供了优良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对于我市实现跨跃式发展、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至关重要。
  
  ——“十一五”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五年。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2000年到2004年每年增加319元和88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现有5.8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万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就业压力相当大;煤炭开采造成的沉陷区范围近270平方公里,诱发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些日益显现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在未来关键的五年内,努力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改善环境,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二、“十一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我市“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着眼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面推进5523工程。夯实农业和基础设施两个基础,以十大产业构筑经济新骨架,加快两个重点建设,破解三大突出问题,突破国企改革、投资环境、人才资源、建设资金四个瓶颈制约,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五个统筹”,加强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推进全市各个方面共同进步,实现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兼顾质量效益。在促进快速增长的同时,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多快好省地发展。
  
  ——营造环境,促进改革开放。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优化环境、体制创新为切入点,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推动开放开发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和引进人才,创造“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推进依法治市、依德治市进程,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逐步改善人的生存、居住、就业、教育、健身、医疗等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奋斗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10年过百亿;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左右,到2010年力争达到4亿元。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位次前移,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城镇体系日益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筑起“两区一廊”带状组团城市和“一主两次”串珠式城镇轴带,基本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泥粉尘污染基本得到解决,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75%和80%以上,森林覆盖率突破45%,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超过275天,基本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得到新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分别达到9000元和3000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增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使人民生活更加便利化、舒适化。
  
  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较2000年翻三番,突破300亿元,人均GDP超过32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步入全省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夯实两个基础,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贯彻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继续实施乡村供水、乡村公路、节水灌溉、小城镇综合开发、农村沼气、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并实施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坚持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并举,完成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和2.3万农村贫困人口搬迁任务,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22万吨。以果、牧、药、菜四大特色农业为重点,围绕生产、贮藏、运销、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大力培植一批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的定向培训,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搞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公路建设。新改建等级公路1626公里,新增县乡公路200公里,构筑以贯穿南北的西铜高速、铜黄高速和210国道为主纵轴、以连接东西的省道305线为主横轴的“四纵四横一大环”公路大骨架。实施县乡村公路油路化工程,形成“县县直达、乡乡联通、村村相连”适应经济需求的公路网络。
  
  树立经营理念,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包装城市公用设施,实施分类经营,盘活城市资产和有效资源。实施城市路网、城镇供水、城市绿化、城市供气、城市供热、城市防洪、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工程,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以宽带互联网、电信数字数据网和分组交换网为核心,加快信息化进程。
  
  四、以十大产业为主,构筑铜川经济新骨架
  
  “十一五”期间,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壮大铝业、煤炭、水泥、陶瓷、果业五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力、食品、医药、电源、旅游五大新兴产业,构筑铜川经济新骨架。
  
  (一)建设三个基地(铝业、煤炭和电力、水泥)
  
  扩大规模、拉长链条,建设陕西铝产品基地。实施鑫光铝业节能技改三期、四期工程,到2010年电解铝产能达到38万吨。大力发展铝的深加工产品和配套产业,重点开发精铝、合金铝、铝轮毂、铝型材等系列产品,形成以铝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
  
  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设渭北能源基地。合理整合煤矿,完成玉华、照金、秀房沟煤矿改扩建工程,建设西川、白石崖煤矿,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到2010年煤炭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左右。加快煤炭就地转化,建成华能铜川电厂2×60万千瓦一期工程,开工二期工程,扩建鑫光铝业电厂,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最终使全市总装机达到285万千瓦。建设330千伏东塬输变电站,实施输配电线路工程,优化地区电网布局。
  
  改造提升水泥产业,建设陕西优质水泥基地。新建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和一批产能30万吨以上的水泥粉磨站,积极发展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大力发展水泥预制件、商品混凝土等深加工产品,到2010年建成秦岭、惠塬、声威3个500万吨水泥工业园区,水泥产能达到1500万吨,形成“集中煅烧、分散研磨”的水泥生产新格局。
  
  (二)突出三个特色(陶瓷、果业、旅游)
  
  依托现有陶瓷资源和耀瓷品牌,加强与陶瓷发达地区的合作,整合我市陶瓷资源,振兴陶瓷产业。充分发挥铜川苹果的自然和品牌优势,稳步发展苹果,加快发展干果,适度发展名优时令水果,大力发展设施高效特色水果,以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为重点,建设60万亩水果和100万亩干杂果基地,形成以苹果为主、多果并举、名优荟萃、特色突出的产业格局,全面提升壮大果业。深入挖掘我市文化内涵,重点开发并不断完善冰雪艺术游、耀瓷文化游、医药保健游、佛教文化游、避暑生态休闲游、照金惠家沟红色游等特色旅游,着力打造耀瓷、药王、冰雪艺术等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三)壮大三个亮点(电源、食品、医药)加快兰芝、麟字、秦煤等电源项目发展,并利用新区平台,积极引进新的电源企业,发挥聚集效应,壮大电源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扶持旺旺、祥云、棋智等食品企业,发展特色食品产业。打响药王品牌,策划包装一批医药、保健项目,促进方舟、丰禾等现有制药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五、加快两个重点建设,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以积聚人气、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完善新区分区规划,尽快妥善解决新耀体制及区划问题,统筹新耀一体化建设。加大新区路、水、热、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健全教育、医疗、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注重新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开发以牡丹园为主的花卉观赏、以樱桃园为主的休闲采摘等旅游观光项目,培育城市亮点,提高文化品位。依托工业园区的规划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源、食品、新材料产业,引进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新区。最终把新区建成现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产业支撑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式城市。
  
  以提升品位、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为重点,改造提高北市区和耀州区。继续实施支毛沟和背街小巷、漆水河景观、棚户区综合改造、城市靓丽、直观山坡绿化等五大工程。加快耀州区旧城改造步伐,尽快完善耀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强化与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衔接,最终实现新耀城市资源的共享。建设一批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雕塑和城市绿地,树立城市新形象。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存量土地,整体改造重点区域,建成一批集商业、休闲、健身、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广场,精心雕琢城市要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优化城镇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通过南扩北疏,拉大城市骨架,形成以新区为龙头、产业走廊为纽带、南市区与北市区联为一体的“两区一廊”带状组团城市。加快210国道沿线城镇带、梅七、铜白铁路和305省道沿线城镇带建设,构筑“一主两次”城镇轴带,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构筑西铜经济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以西铜高速公路为主轴,以产业为支撑,依托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河工业园区、泾阳、三原和富平等区县,主动承接西安产业、资本的梯度转移,构筑西铜经济带。不断强化向周边服务、辐射的能力,努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六、加强七个薄弱环节,促进全面发展
  
  (一)破解三大难题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以根治水泥企业污染为重点,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整顿、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环保执法,加强前期项目环境评价、在建项目环境保护、建成项目环保达标工作。深化煤烟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城市环境治理。以重点流域的整体治理为主,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沉陷区滑塌区整体搬迁。结合新区开发和老区改造,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廉价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整体搬迁沉陷区滑塌区居民。
  
  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充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潜力,新建龙潭水库等新的水源工程,规划论证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区外调水项目,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论证建设一批调蓄水项目,合理规划配置水资源。以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加大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切实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乡镇供水和农村人饮工程。重视节约用水工作,大力推广使用各种节水新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营建节水型社会。
  
  (二)突破四个瓶颈制约
  
  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开放式资产重组,彻底解决国企改革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作用,健全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理顺省属与地方企业的关系,对优势产业进行充分整合重组,构建若干个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继续优化投资软环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全民信用观念,探索建立完备的信用制度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倾力打造诚信社会。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造稳定、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继续改善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软环境首长负责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和明察暗访制。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变“引人”为“引智”,吸引高层人才为铜川提供智力服务。积极与高等院校建立起定向培养培训机制,着重培养一批符合铜川产业特点、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留住、用好人才。重视发挥不同层次人才,特别是“乡土”人才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千方百计聚才、育才、用才。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建立以企业为招商主体的新机制。依托重点工程,发挥产业园区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性投资,加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启动民间投资,探索上市融资、债券融资,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施教育强区县强乡镇工程,继续加大示范学校创建力度,形成以示范幼儿园、示范小学、示范初中为龙头的基础教育骨干体系。实施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整合形成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卫生事业建设。统筹城乡,调整、优化城乡卫生资源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以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市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预防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和预防救治水平。
  
  突出发展文化事业。依托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设新闻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基层文化馆站室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着力加强城市文化品位、重点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精品文化四个重点建设,突出发展文物旅游、休闲娱乐、花卉文化、耀瓷文化四大产业,抓好节日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突出新区和农村两个重点领域,通过政策指导、体制创新、扩大开放和投资引导,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改造提升商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房地产、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需求潜力大、成长性强的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率先发展。
  
  着力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依靠发展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发社区就业和公益性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和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大社会保险资金征缴力度,强化资金使用监管,保证资金安全运行。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工作。
  
  统筹发展科技、体育、计生及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产业园加快发展。加强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基本具备承办省级综合运动会的能力。加快计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关心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高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
  
  八、实施十项重大工程
  
  “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实施10项工程,包括130个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
  
  (一)农业基础建设工程
  
  建设龙潭水库等一批新的水源工程,实施农村人饮、饮水安全、乡镇供水、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易地扶贫搬迁、节水灌溉、农村沼气、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
  
  (二)公路交通建设工程
  
  加快干线路网建设,大力发展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新增二级公路146公里、三级公路522公里、四级公路957公里。
  
  (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68平方公里,搬迁居民12919户,改建49所学校,建设医院等配套设施。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新区城市道路及排水二期、新区南部工业园基础设施、新区供水二期、北市区城市供水改造、新区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集中供热、新耀污水处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漆水河景观改造、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五)能源建设工程
  
  新建西川、白石崖等煤矿,年新增煤炭210万吨;建设华能铜川电厂一、二期、鑫光铝业电厂二期、铜川矿务局煤矸石电厂,新增装机280万千瓦;建设东塬330千伏输变电站;改造城乡电网200公里。
  
  (六)铝产业工程
  
  实施鑫光铝业技改三期、四期项目,年新增电解铝22.5万吨;建设鑫光碳素、建筑铝型材加工、汽车铝轮毂生产线项目。
  
  (七)建材产业工程
  
  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三条、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年产150万平方米彩釉瓷砖生产线项目。
  
  (八)果业工程
  
  建设渭北果品物流中心、北方果树研发中心、渭北园艺服务中心、果业防雹体系、20万亩出口苹果基地、5万亩大樱桃基地、果蔬产品加工等项目。
  
  (九)新兴产业工程
  
  建设辣椒深度开发、10万吨方便面生产线等食品项目;建设孙思邈中药材种植基地、方舟制药改扩建等医药项目;建设镍氢绿色动力电池、镍氢组合电池等电源项目;建设玉华宫、药王山、香山、照金、耀州窑景区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年产60万吨玉米甲醇生产线、华辰煤层气发电、油页岩提取石油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三周节传动比限滑差速器(ATP)技术改造、中星材料园、聚乳酸酯纤维(PLA)生产等高新技术项目。
  
  (十)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实施农村中小学建设、城市中小学建设、寄宿制学校改造建设、高中扩招及普及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建设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农村卫生设施、计划生育网络体系、全民健身网络体系、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铜川新闻大厦、中心文化娱乐广场、基层“两所一庭”等项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