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五”规划 > 区域规划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摘 要)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08-01-01 00:00

  一、“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国民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2000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9亿元,人均GDP由“八五”的1323元增长到237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6.5%提高到5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提高,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年均递增19.7%;财政收入完成9.43亿元,年均递增24.5%;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资752.78万美元,引进内资48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完成7576万美元,形成了全新的开放开发新格局;结构调整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进一步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995年的38∶28∶34调整为2000年的18∶45∶37。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建成投运,神延铁路将于2001年全线贯通;完成了210国道榆清段和榆神公路、榆佳公路、米佳公路改造,榆靖高速公路、神盘公路和210国道榆林郭家伙场至陕西内蒙古交界的半幅高速公路全线开工;覆盖全市的110千伏电力主网架基本形成,延-榆-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国内两条Ⅰ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数字微波线路、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迅速发展;全面实施了农村“五通”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乡乡通程控电话,解决了77.5万人的饮水困难;榆林城区、神木县、靖边县的城市广场、道路、绿化、供热、供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城市面貌显著变化。

  (三)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12个县区都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榆阳、靖边、定边、绥德四个县区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重点实施了绿色长城、绿色长廊、小流域治理和淤地坝等重点工程建设。“九五”末期,全市造林保存面积162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0%,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

  (四)优势资源开发步伐加快。

  全面实施外引内联,加大投入,加快以煤炭、油气、电力、化工为主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步伐,榆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280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原油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3.2万千瓦,甲醇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九五”时期,粮食年产最高达到125万吨。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5元,年均递增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2元,年均递增4.9%。顺利实施了“八七”脱贫攻坚计划,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85万减少到7.5万,2000年底全市90%的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温饱线,实现了由面上普遍贫困到点上局部贫困的历史性转折。同时,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和交通通信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市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02个、省级文明先进县4个。全面实施“科教兴榆”战略,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30%和28%,全市普及了6年制义务教育,榆阳、神木、府谷三县区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率达到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46‰,榆阳、神木两个县区达到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县标准。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十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集中力量打基础,兴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实现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建设繁荣、富裕、文明的新榆林。

  (二)主要目标。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160亿元(2000年价格),年均增长15%左右;201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生产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4570元(折合550美元);2010年达到8530元。 —财政收入2005年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10∶55∶3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4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年均增加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年均增加150元。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总人口控制在350万人以内。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

  三、“十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五”时期,围绕“两区一市”发展目标,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区,把榆林建设成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加快煤炭、油气、电力、化工等工业支柱产业建设,加快羊、枣、薯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加快榆神府煤、电、化、高耗能产业带,榆横靖定油、气、化产业带和榆米绥商贸、加工业产业带建设,逐步构筑起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框架。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发展羊、枣、薯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培植区域特色农业。“十五”期间,羊产业发展要增加饲养量,达到600万只,加快以羊产业为主的陕西畜牧业基地建设,使畜牧业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产业;红枣以基地建设和深加工为主,加快“东枣西延”,建成200万亩优质红枣基地;薯业以马铃薯为主,建成200万亩优质高产马铃薯基地。风沙草滩区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扩大林草植被为核心,大力发展羊产业,建成全市高标准粮副生产基地,高效绿洲生态农业示范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以退耕还林为主,重点发展经济林、红枣、舍饲养羊、薯类和高附加值杂粮、药材。力争“十五”期间全市形成以高效型农业、防护型林业和经济型牧业为主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以红枣、马铃薯、杂粮和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合理布局,发展多层次、规模化、专业化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注重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收入有一个明显提高。

  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在实施完善农村“五通”工程基础上,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公路等级,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进电话到村,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高现有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800万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窖灌农业、旱作农业,使全区水地面积达到200万亩。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抓好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粮副生产基地,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4、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坚持脱贫致富奔小康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农村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消除贫困,加快贫困地区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

  1、按照区域特点搞好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从我市南部丘陵区和北部风沙区的不同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治,力争“十五”期间,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南部丘陵区,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线,生物、工程、农艺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北部风沙滩区,以减风、固沙为中心,建设大型综合林草防护体系。“十五”期间,力争完成生态环境“十、百、千、万”重点工程建设,即建成十条干线公路绿色长廊,100个生态建设示范村,完成100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建和加固淤地坝10000座。新增造林保存面积221万亩,草地面积450万亩,建成以长城沿线为主体的林草防护体系,使2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

  2、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按照“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支撑,按照先易后难、先陡后缓、先多后少的步骤,有计划地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十五”期间,力争使25°以上坡耕地358万亩实现退耕还林还草。

  3、加强对治理成果的管护。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积极制定相关的管护政策,建立适应本市特点的比较完备的生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管护机制,到“十五”期末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巩固治理成果。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两横一纵”铁路网架,实现通江达海。“十五”期间,建成神黄铁路和神延铁路,开工建设太中铁路,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两横一纵”铁路网架,连通我市与华北、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形成通江达海、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2、建设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建设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吴堡至定边段、府谷至新街和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清涧至大柳塔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形成贯通我市南北、东西,互连周边省份的交通大干线;抓紧建设佳县至乌审旗公路、神木至盘塘公路、定边至铁角城公路和沿黄公路等,实现全市12县区及各重点乡镇二级以上公路连接;极力争取“十五”期间全市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9公里,实现骨干公路高等级化,县市公路二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砂石化。

   3、水源及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十五”期间重点建设李家梁、瑶镇、王圪堵、朱盖沟、王寨、电市等蓄水工程,全面提高改造国有灌渠,扩大灌溉面积;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展以调黄河水为主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基本解决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问题。

  4、航空及管道运输建设。“十五”期间,迁建榆林机场,开通榆林至北京等大中城市航线,使航空运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管道运输以“西气东输”工程为重点,建设靖边至上海输气工程和陕京、靖西管道复线工程。

  5、电网建设。“十五”期间,建成神木至府谷、榆阳至靖边、靖边至关中的环网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全市330千伏主网架;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和全市110千伏双回路环形电网建设,县县建立110千伏变电站,提高供电质量。到2010年,建成市内330千伏线路骨干网架,并按照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布署,开工建设榆林至华北、华东及上海市的远程超高压输电线路。

  6、通信、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话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数字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宽带化一体的现代通信网,形成陕西第二电信枢纽,力争在信息化领域与全国保持同步发展。

  (四)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培植支柱产业。

  1、做强煤炭产业。“十五”期间,继续支持神华集团在我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扩大完善神府矿区开发。榆神矿区开发坚持“大规模、高起点、新机制、多转化”的方针,开工建设大保当、榆树湾、杭来湾、金鸡滩等矿井。同时,要着力抓好对乡镇煤矿的扶持、整顿、联合、改造、提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提高资源回采率,使全市煤炭产量达到6000万吨/年。要充分发挥榆林优质环保煤的优势,强化品牌战略,以质争量,以优胜劣,逐步把我市建成国家环保煤、动力煤、出口煤、焦化煤、液化煤基地。

  2、做大电力产业。坚持以煤促电、以电带煤,走发、输、用并举的路子,发展壮大电力工业。“十五”期间,重点建设横山电厂二期和府谷电厂一期2×60万千瓦工程,同时,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工程,重点建设府谷电厂二期、神木等大型火电厂,到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力争突破1000万千瓦,形成陕北大型火电基地。在向外输电的同时,大力发展冶金、建材等高耗能工业,重点建设10万吨电解铝厂一期工程,扩大水泥、玻璃等生产规模。

  3、做深油、气开发产业。积极支持和参与长庆石油勘探局对油气田的开发,引进其它油气集团,提高油气开采能力。“十五”期间,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建设“西气东输”靖边输气基地。原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

  4、做精化工产业。充分利用煤、油、气、盐资源优势,抓好煤炭、天然气、岩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十五”期间,按照省上提出的“再造一个大庆”的宏伟目标,重点实施煤炭向成品油转化工程,力争国家批准建设250万吨煤转油、30万吨煤焦油等项目,同时抓好天然气化工厂三期10万吨甲醇、15万吨醋酸及5万吨二醋片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建成投产8万吨真空盐项目。

  (五)依靠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十五”期间,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加强一产,开发二产、发展三产”的原则,调整三次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一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民增收,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山川秀美工程;开发二产,加快环保能源资源开发力度,加快能源资源转化利用,努力实现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发展三产,逐步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发展水平,重点突出教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2、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以“两区一市”建设为目标,发展北部煤、电、化高耗能产业、西部油、气、化产业、南部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设西北部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南部马铃薯、红枣生产加工基地,构筑工业化、城镇化齐头并进的特色经济结构。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原有一定规模的轻工、纺织、皮革、建材、建筑等行业,按照“在调整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的原则进行资产重组,充分利用现代装备、工艺和先进技术进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使传统工业化水平有个新的提高。

   4、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确立国有及非公有投资主体责任,逐步使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鼓励非公有经济进入国有经济退出行业,结合特色产业以及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的投资取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高新技术、加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逐步走高起点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轨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管理和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5、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依靠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来支撑全市经济的全面发展。资源富集区,要依托优势,加大开发力度,迅速实现总量扩张,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资源贫乏区,依靠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优势,重点以产业化开发和县城建设为突破口,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产业和商品流通业。同时,各县要围绕自身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要加强县域之间的经济联合协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六)强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

  1、加快榆林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重新规划榆林市区建设。扩大城区规模,提高榆林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体现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格。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榆林中心城市地位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十五”期间,榆林市区人口达到25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

  2、加快三个区域重点县城建设。建设以榆林市为中心,以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各具特色和功能的重点城市为支撑的城镇发展体系,增强服务和产业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十五”期间,三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达到能够满足5-10万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抓好其它县城建设,定边、府谷等县城要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积极发展中心小城镇。通过发展乡镇企业集中分布区,建设农贸和工业品销售市场,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和交通通信设施,促进农村人口、乡镇企业、农村商贸、服务设施等相对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中;通过政策引导、户籍改革,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齐头并进,产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十五”期间,力争全市建制镇达到100个,万人以上的中心小城镇达到20个。

  (七)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十五”期间,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加紧开拓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打破服务行业中的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企业优化重组。争取“十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35%以上。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创品牌、占市场,按照消费热点和消费升级的方向,面向市场需求,着力将开发区建设、生态农业、畜牧业、房地产业、环保能源资源、大漠旅游资源开发等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优势财源,力争“十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自给有余。

  3、建立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围绕榆林市中心城市建设,加速金融服务市场建设。积极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申请组建榆林证券营业部,争取榆煤运销集团、榆天化等企业包装上市,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创造良好金融服务环境,提高融资能力。设立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榆林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区域建设资金,形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4、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开发我市独有的大漠旅游特色资源,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面向国内外市场,着力发展大漠精品特色旅游。突出旅游经济地位,加快重要旅游景点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和会展经济,重点建设红碱淖、红石峡、白云山、统万城等自然、历史景点,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5、发展商贸流通业。建成以榆林为中心的消费型市场,满足城市中、高消费需求;以绥德为中心的流通、货物集散型市场,发展城乡贸易。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商业,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流通企业活力。同时,努力开辟国内外市场。

  (八)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内外开放。

  1、着力营造好开放开发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制定和完善更有吸引力的产业投资导向政策、土地利用政策、财税政策和吸引人才政策,加大鼓励投资者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允许外商勘察国家限制以外的所有矿产,优先开采,允许转让。对投资基础设施的外商项目,实行土地最高限价、出让金挂帐、分期付清等优惠政策。

  2、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部门管理行为,增强服务观念,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和完善榆林政务大厅,推行“一厅式”服务。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乱收费、乱摊派。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形成规范的社会化服务环境。

  3、大力推进内外开放。有选择地推出一批公路、电力、化工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发行股票、出让企业股权、特需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积极开展东西合作,不断扩大东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继续扩大苏榆、济榆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大力推进与其他各省市区的合作与交流。

  4、扩大出口贸易。在搞好传统农副土特产品深度加工、增加附加值的同时,重点培育煤化工、气化工等一批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名牌产品。大力扶持培育出口企业,不断扩大自营生产企业队伍,争取建立榆林二级口岸,扩大出口贸易。“十五”时期,出口创汇总额达到2亿美元以上,利用外资力争突破5000万美元,引进国内资金50亿人民币。

  (九)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十五”期间,全市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榆、神、府、靖四县城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造、提升一批中等专业学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力争将榆林高专办成一所本科级的榆林学院。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不断扩大“民办公助”、“公有民办”等改革试点。大力推进非义务教育的产业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2、加大科技兴榆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能源深加工和新材料、新医药、农业新技术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与社会资本的结合。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努力开发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重点扶持特色产业技术开发。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集中支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3、实施人才创新工程,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体制,继续实施“一五二人才工程”,重点建设好“四支队伍”,加大对非国有经济人才资源和乡土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实行优惠政策,树立“不求拥有,只求所用”的用人观念,提高人才效能,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形成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多数县区和乡村接近或达到小康,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保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根据兼顾公平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5、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进行产业化发展,启动实施社会文明进步工程。繁荣文化事业,提高精神产品的供给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改革医药和卫生监督体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

  (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相关社会经济政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加快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建设,全市80%以上的县区要达到综合服务县标准。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到2005年,全市人口控制在350万人以内。

  2、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运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节水节能技术,改进生产与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加快资源初级开发产业向深加工产业转换,由低技术、低品质、低效益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坚决杜绝浪费和破坏资源,建立健全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资源管理体系,实施自然资源战略性保护举措。

   3、重视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资源开发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切实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十五”期间,要使煤田、气田、油田开发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快榆林市城区、神木、府谷、靖边等县区城市气化、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逐步建设榆溪河、无定河、大理河、窟野河沿河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使河流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增加环保投入,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生存环境。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逐步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进程。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逐步使全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