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二五”规划 > 专项规划

陕西省县域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2-07-10 00:00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是振兴县域经济、建设西部强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陕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市、各部门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为促进县域工业化、壮大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县域工业高点推进,骨干行业迅速扩大。 “十一五”期间,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457%,提高到2010年的536%,年均增加158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2010年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281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主要行业中,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9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3%,成为县域工业的重要增长点;能源化工、机械加工制造、采掘、建材、金属冶炼、化学制造和水热电气生产等共8个行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以特色食品加工、民俗工艺品、日用品生产为主的家庭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4764亿元。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成为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年均增加266万户,2010年达到13799万户;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2861亿元、增加值459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3和357倍,年均分别增长22%和19%;中小企业从业人员7005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企业从业人数的70%,比2005年增加107万人;支付劳动者报酬780亿元,年均增加90亿元。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35个,过5亿元的乡(镇、街道办)和过1亿元的村分别达到290个和301个,比上年分别增加19个和98个。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地区,正在成为各地优势产业的密集区、城镇化建设的先进区和群众就业增收的带动区。

  (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推进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4%提高到2010年的495%,年均增加123个百分点。2010年,有32个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1个县(市、区)超过50%;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中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594%、5204%和4202%,其中工业比重比2005年上升7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占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70%以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成长型企业加快做大做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类县域园区由2005年的126个发展到2010年的183个,其中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的县域园区发展到21个、10亿元以上的园区60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0个和14个。到2010年底,全省100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入驻法人企业4500个、从业人数45万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累计250亿元。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一批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全省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中小企业达到6000户,1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集团)837户。工业集中区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十一五”期间,我省县域工业化较快发展,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就,但必须看到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仍然面临一些可以遇见和难以预测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底子薄,基础差。工业化进程总体缓慢,县域工业化程度明显滞后于全国水平。我省县均法人企业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发展不平衡,工业强县少。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一些县,发展起来的大多是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的县域工业。2010年,仅有27个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1个县(市)比重达到50%以上;有37个县的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30%。三是产业层次低,产业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县域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少,粗加工企业多。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低于全国水平。四是产业关联度不高,分散独立发展的情况较为普遍,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软硬环境有一定差距,入园企业数量偏少,集中区的总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8%。各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发展。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县域工业化要立足当前实际,着眼发展,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省县域工业化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产业分工加快调整,产业呈现梯度转移趋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就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区位交通、政策措施等适宜条件选择布局。随着我省交通条件逐步优化,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禀赋条件差异逐步弱化,县域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扩大内需政策支持,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推进县域工业化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措施,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全省上下重视县域工业化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县域工业发展思路逐步清晰,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十二五”县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推进县域工业化仍然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国际间和省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劳动力、原材料、能矿资源和运输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工业项目建设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增加,工业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更加突出;县域工业发展人才和资金匮乏,科技创新资源不足、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县域工业化进程。但从整体上看,只要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就一定能够将我省县域工业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陕西县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以强产业、提效益为重点,坚持规模化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坚持走城乡统筹、工农互促、促进就业的人文工业化道路;以增进县域发展活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培育企业、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质量为核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开放带动的工业化道路;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工业集中区为抓手,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新型产业、名牌产品,坚持走创新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县域工业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主导产业,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工业化发展。

  ——集聚产业,板块推进。统筹制定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目标,实现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相互衔接,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创新支撑,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科技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县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约节约、清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培植支柱财源,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以县域工业化促进县域城镇化,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政府服务,市场引导。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除障清道,松绑放权,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构建最优制度环境,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和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县域工业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预期目标是:

  ——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县域生产总值的55%。

  ——全省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48万户,年均新增2万户;从业人数达到800万人,年均新增20万人;吸纳农民就业超过50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35%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8%左右;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使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

  ——重点建设完善10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达到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服务优良的建设目标;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县域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左右。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达到全省要求。

  (四)重点产业

  ——立足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粮、油、果、畜、菜、茶、药材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农技推广、包装储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产业,形成服务促生产、配套促加工的格局。到2015年,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60%以上,精深加工达到40%以上,农产品向大中城市配送率显著提升。

  ——立足县域优势能矿资源,大力发展资源转化和深加工产业。重点抓好煤焦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先进合成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下游制品加工产业,扭转资源型、原料型、燃料和初级加工产品占主导的工业格局。

  ——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发展配套加工业。加快发展“专、精、特、新”的零部件配套产业;结合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开发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环保型能源加工配套产业,到2015年,为大中型企业配套产品加工率省内达到60%。

  ——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造纸印刷、日用化工、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资源优化整合,重点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民俗工艺,创办小企业,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挖掘县域老企业、老品牌潜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和培育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和发展会展、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型服务业与商贸、文化娱乐等消费型服务业,促进生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大力发展旅游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发展咨询、包装、广告、信息、创意、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利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技术改造县域服务业,提升服务层次和企业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催生中小企业。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政策,着力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小额信贷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初创企业和人员倾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非公有制企业的注册门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经济效益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企业。支持市县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鼓励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大力倡导发展家庭工业。探索建立家庭工业、微型企业集中区,提高全民创业市场化水平。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形成一批新的非公有制企业。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更多地在省内转化,催生一批科技型小企业。

  (二)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在发展与规范并重,以提高建设质量为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资金,抓好100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附: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分布图)。一是统筹协调,理顺工业集中区与所在地行政机构的关系,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建立工业集中区与入区企业互利互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完善工业集中区规划,开展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优化产业布局,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制定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的规范标准和反映工业集中区发展实况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对工业集中区的支持政策,形成产业集群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准确定位工业集中区发展路径和方向,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南汉江工业走廊和循环经济区,全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集中区综合实力。四是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发展、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县域工业走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五是建立财政扶持机制,各级设立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工业集中区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支持配建一定比例的标准化厂房,对供水、供电、交通、绿化、治污等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贴息支持。

  (三)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扶持一批骨干企业。立足壮大县域企业群体,不断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有效支持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向重点企业、重点企业向骨干企业跃升,形成层级式梯次发展格局。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对接市场需求,依托县域资源,突出县域特色,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工转化基地、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基地和山地开发基地,在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现代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以外,还要着力发展塑料加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家具制造和水果、蔬菜、家禽、竹木、水产、中药材、食用植物油、优质大米、山野特产等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依托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手工业产品,提高市场规模和竞争优势。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围绕省政府制定的产业振兴规划和产业集群规划,制定配套发展县域中小企业的指导意见,建立全省配套协作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抓住区域开放合作新机遇,开拓市场空间。

  (四)实施科技兴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来抓,支持县域中小企业科技项目交易与交流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大专院校与县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扎实开展产学研企联盟创新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网络,特别要树立品牌经营的意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积极主动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广网络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公告平台,及时组织、筛选、发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建立中小企业项目库,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策划和推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推进“信息入企”工程,重点支持建设10个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区,培育500户信息化应用重点企业,用信息技术提升和转变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以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

  (五)实施项目带动,扩大招商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保持工业项目投资增长势头。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县域工业投入,促进产业发展,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大工业投入的首要任务紧抓不放,实施有选择的大项目带动。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的产品延伸配套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联合,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陕投资兴业;鼓励有条件企业外商、外资、外企建立战略联盟;择优扶强,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支持符合要求、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项目集聚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资金、稀缺要素和资源配置等政府投入,尽快产生明显的投资效果和投资拉动作用,尽快造就一批有实力、有影响、有潜力的县域工业项目。通过大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向前沿、高端和附加值高的环节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和小型产业集群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实现县域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六)拓宽多元筹融资渠道,保障县域工业化发展资金需求。认真落实中省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杠杆,鼓励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县域工业项目。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银企沟通,建立中小企业“金融超市”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和需求对接。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为县域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和专门通道,重点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扩大县域银行网点覆盖范围,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市县建立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对信用担保机构资本金注入、业务补贴、保费补助和风险补偿制度,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担保能力。健全以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实行务实的人才引进政策,让外来创办企业的人员,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中心、电大、党校等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县域人才培训体系,积极与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支持力度,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与县域创业。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市场建设,鼓励创办职业介绍机构,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人才强县政策创新,以最优制度环境和灵活的待遇政策,在更宽视野和不同层次,吸引产业领军人才与技术创新团队。

  (八)改善发展环境,建立推进县域工业化服务体系。县(市)政府把推进县域工业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完善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扶持县域工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着力解决条块分割、财力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用地困难、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等问题。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重点,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1个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与11个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若干个县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窗口”服务平台共同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各类服务。加快筹建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多服务、少干预的原则,规范部门执法和收费行为,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把推进县域工业化工作纳入市、县考核范围,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政策扶持上,为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县域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