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联动 > 地市

【铜川】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2-01 08:14

1月16日,铜川市新耀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一处空地上,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在企业上方开展巡航执法作业。

几公里外的铜川市智慧环保管理中心,操作员通过远程管理软件查看无人机传输的数据,与企业污染处置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企业的环保设施运行是否正常。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建政告诉记者:“运用科技手段,既解决了以往环境监察任务重、区域覆盖面广的难题,又实现了环境执法从平面巡查到立体巡查的突破,大大提高了执法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从环保技术研发到超低排放改造,各种新技术、新装备源源不断被应用到铜川市生态环境领域,助力绿色铜川建设。在科技助力下,铜川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危险废物数智化环境管理试点市,并荣获“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称号,焕发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环保魅力。

■ 环保技术改造加速

车间里机器轰鸣,堆垛、打渣、打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车间外,银灿灿的铝锭层层叠叠,一车车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1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随处都能感受到发展的强劲脉搏。

“在环保方面的技术改造,我们一直走在前沿。”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敏告诉记者,他们投入1亿多元,在行业内率先对烟气系统进行湿法脱硝提升改造,并采用节能减排的罐式煅烧炉技术,用煅烧烟气产生的余热发电。

“初步统计,提升改造后,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57吨,实现了无组织排放有效改善和区域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的目标。”许敏说。

除了生产环节之外,清洁运输也是工业生产环保改造的重头戏。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电煤运输为突破口,选择陕汽德龙新能源重卡替代传统燃油重卡,投入50辆纯电动运煤车,承接冶平煤矿—锦阳电厂的电煤运输业务。

这是铜川市首批新能源重卡运输项目。据悉,本批50辆新能源重卡的运营,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的排放。从燃料方面,每年可节约2000吨柴油;从排放方面,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400吨,氮氧化物110吨,碳氢化物34吨,一氧化碳420吨。

■ 工厂也要智能化

记者在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干净平坦的厂区内看见,远处驶来一辆“圆肚子”智能机器人。

“这是我们的智能采样机器人。”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浩告诉记者,水泥生产过程中需对生料、熟料及水泥成品的化学成分实时检验,及时调整物料配比和生产控制参数,以保证生产工艺稳定和产品质量合格。传统的操作方式是人工取样,即工人拎着个小桶来回跑。这种检验方法效率低、分析误差较大,对生产操作也有影响。

如今,在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各流程越来越智能化。

立体洗车台对进出厂车辆的车轮进行自动强制式清洗;联合储库、原煤预均化堆棚等均设有自动感应式堆积门,可实现整体密闭、无扬尘外溢;物料装卸、储存、输送过程全部封闭,无露天储存;联合储库应用新型智能抓斗,解决装载机人工上料难题……按照“整合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冀东水泥铜川有限公司在铜川市耀州区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化花园式工厂。这个工厂拥有集人工智能、5G技术远程操作、无人机巡检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示范线,并建设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的设施,可处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类固废、危废。

■ 智慧监管再升级

这两年,铜川市环境执法人员曹江涛手机上新装了一个智能管理APP。这个APP成为他环境监管工作的有力“帮手”。

1月16日,曹江涛在智能管理APP上点击“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实时查看该企业排污口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监测数据。“如果排放数据超过限值,平台会自动发送警报,以短信和APP提醒的方式通知环境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处置。”曹江涛告诉记者。

这个APP只是铜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大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的一部分。

“生态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前,我们对铜川污染源的监管主要依靠日常执法。但是铜川工业企业多、执法人员少,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就提上了日程。”张建政说,铜川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构建环境监测、网格化监控、生态环境大数据、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铜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大数据管理平台,依托智慧环保平台,由传统的“人海战术”执法监管模式转变为“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环境监管模式,形成市、区县、乡镇、村4级网格化监管体系。

“生态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等生态数据的共享开放,全面提高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为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张建政说。

“平台分为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管、行政许可三部分。不仅能智能看,还能智能管。”曹江涛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的环保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了!”(记者:申东昕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