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联动 > 地市

【榆林】佳县:打好三张“文化牌”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3-11-17 07:49

白云山层峦叠嶂、松柏参天;泥河沟村空气清新、硕果累累;香炉寺巍峨壮丽、宁静肃穆……11月初的佳县,处处好风光。

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地处黄河西岸的佳县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康养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好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传统文化三张“文化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佳县共接待游客25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53.2%,增速位居榆林市前列。”11月10日,佳县县委书记姬跃飞告诉记者,当前,佳县文旅产业已迈入发展“快车道”。

佳县立地条件较差、矿产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薄弱,如何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是姬跃飞每天思考的事情。

“我们围绕‘塑城、寻根、问道、振兴、强园’思路,邀请清华大学团队编制《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9个重点景区发展规划,引进龙头企业参与景区建设管理运营。”姬跃飞说,佳县将文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管理平台分解任务、督导落实,发挥特色优势,打开文旅产业升级路径。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城西10公里处的神泉村。1947年,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在佳县战斗生活了100个日夜,在这里居住长达57天,留下许多感人故事。

如今,该纪念馆已从原来简陋的旧址发展成具备红色革命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的红色旅游基地,今年累计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成为红色教育“打卡地”。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10月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式“落户”佳县。该博物馆通过文物展陈等形式,让游客沉浸式了解黄河文化历史,也为佳县增加了一张重量级名片。

“自9月开馆试运营以来,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预计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间接带动佳县全域旅游增收约4000万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姬跃飞说,陕西是黄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不仅有助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更为佳县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打好黄河“文化牌”,佳县还编创了陕北民歌剧《黄河船夫》,发挥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作用,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打造了以赤牛坬为代表的70公里黄河古村风情带,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此外,佳县大力弘扬白云山“一经六道”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现在,回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党支部书记武江伟说。

泥河沟村有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株数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枣树群落,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过去,村民收入来源以红枣种植、小规模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主。如今,该村利用闲置的农家田园打造了10多处高端民宿院落,发展起田园旅游业。

“我们深度挖掘红枣文化价值,打造林果观光采摘园,建设红枣基因库,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武江伟介绍,2022年,泥河沟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

以全要素“迎客”,以优服务“待客”,佳县聚焦市场需求,补齐运营短板,打造了一批极具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展馆,全面展示佳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展馆成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平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目前,佳县已签约引进文旅项目4个,盘活闲置文旅资源10多处,改造提升酒店民宿24家,推出沿黄旅游线路2条,开发红枣、手工挂面等特色旅游商品40多种,并引进旅游专业人才15名,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100余人次,多层次、多方面打响“山水葭州·康养胜地”品牌。

“我们将继续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力打造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力争建成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姬跃飞说。(记者:马腾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