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未来。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以更有力地举措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进党的施政纲领,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确保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三个平等”要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重点在于保证女性在权利、机会、结果三个方面实现平等。一是促进就业机会均等。要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积极搭建妇女广泛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建立妇女创业基金、职业培训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落实男女同工同酬政策,加强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着力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创造有利、平等的就业创业条件。二是让发展成果平等惠及妇女。要针对妇女特点给予关心关爱,加强省级妇女儿童健康科研和危重疑难病诊治能力建设,市级建设高水平区域妇幼保健中心,县级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救治中心,逐步扩大“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覆盖面,将两癌纳入新合疗报销和大病救助范围,建立妇女常见病检查长效机制,切实为妇女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积极推动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要加大培养女性人才和选拔女干部的力度,完善培养选拔的专项规划和相关制度,拓宽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推动基层妇女广泛参与民主管理,增强民主参与的责任和意识,不断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机会和能力。
二、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加快推进儿童事业发展
要了解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一是优先发展儿童教育。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教育差别,不仅要确保儿童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还要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公平享有。二是优先提供儿童健康保障。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增加儿科医务人员,解决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童健康服务不足的问题。要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大力提倡婚前健康检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蛋奶工程”和“营养计划”,优化儿童膳食结构,让儿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三是优先保障儿童福利。要扩大儿童福利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加大社会救助,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要强化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开展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预防和减少儿童各种意外伤害。要做好孤儿、病残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让每一位儿童都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
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是社会道德和文明的体现,是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一是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在经济社会生活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权益。要深入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力度,建立运行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儿童保护机制,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二是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严厉打击暴力、虐待、性侵、拐卖、校园欺凌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障儿童食品、用品安全,落实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政策,确保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是补齐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发展的民生短板。要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确保他们基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需求。要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扶贫脱贫工作,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到户、到人、到病,加强贫困地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扩大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范围。要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教育投入力度,支持省属大学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规模,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有平等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事业崇高、任务艰巨。我们要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省妇女儿童事业迈上新台阶,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