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省政府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严字当头、管处用力,转政风、改机制、强监管、严政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省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任重道远。各地各部门必须从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贯彻总书记对我省“五个扎实”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制度约束为重点,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服务、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简政放权具有激发活力、推动发展、促进廉政的多重功效,要按照中央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的要求,以更大力度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进一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要继续精简省级行政许可项目,制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大幅减少前置审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下放给市县政府的权力,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也不能以备案之名行变相审批之实;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规范行为,明确标准,缩短流程,限时办结。要加大对“红顶中介”的清理整顿力度,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坚决防止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变相保留或转交行业协会承担;要在放权限权的同时强化责任、加强监管,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和扩大全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以锲而不舍的韧劲、踏石留印的狠劲持之以恒抓好整改工作,毫不松懈地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对中央确定的21项专项整治、省委明确的28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和中央巡视组、国务院督导组反馈的问题,以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的意见和查摆的问题进行“回头望”,逐项对照检查并建立台账,紧盯节点,解决具体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要瞄准“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加强对中省关于厉行节约、公车配备、公务接待、职务消费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利用婚丧嫁娶敛财、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对心存侥幸、顶风违纪的人和事露头就打,让“四风”无处藏身。
三、管好公共资金,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提高使用效益
加强预算管理,是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一是继续推进预决算公开,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一律公开,内容要细化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范围要扩大到省市县所有部门。二是推进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的全覆盖,对所有纳入预算的公共资金、重大投资、重点工程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全过程监督,特别是对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矿业权出让、保障房建设、科研、教育、医疗等领域,要盯紧每个项目,看好每笔投资,牢牢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和防腐败的“红线”。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长期趴窝”的沉淀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一律收回,对该花未花、造成资金闲置浪费的要追究责任;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重点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扎实做好两市和三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四是从严管理国有资产,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的国有资产也要纳入监督、严格监管。
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查办案件是反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必须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有线必理、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要围绕中央和省委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严厉惩处工程建设、土地审批、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领域的腐败行为;要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严肃查处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
五、强化勤政建设,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轻装上阵,勇于担当,把改进作风与推动发展融为一体,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开拓进取,敢啃“硬骨头”,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各级监察部门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落实情况,加大督查力度,着力消除“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对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和事要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