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副省长李金柱要求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副省长李金柱要求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时间: 2014-04-03 01:39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安全生产战线上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然而,从国家安监总局通报的有关事故中不难看出,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各级交管、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制预案,加强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的安全监管,尤其要做好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检测;交警部门要切实加强车辆、驾驶人员的管控,特别要加强对主要干线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的安全管理,加强对特殊气候条件下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强源头监控、路面巡查,严格查处车辆超速、客车超员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低速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客、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客运部门要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检查,严格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登车、登机,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二、着力抓好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安全管理

有关部门和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安监、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对烟花爆竹批发、储存、配送和零售网点经营状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临售烟花爆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省国防科工办、省公安厅要组织对民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等进行严格的流向登记和管理责任追究,严禁超量、非法违法储存和使用民爆物品,严禁将药剂销售给无使用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严厉打击非法制作、买卖和存储民爆物品行为,坚决杜绝事故和案件发生。

三、着力抓好城市油气管网安全专项整治

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属地监管责任传达布置强化到辖区、分管行业所有企事业单位,如发生事故,将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依法追究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作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务必增强责任心,按照整治方案要求落实好城镇燃气安全使用、预防事故的具体措施。管道企业、城市燃气企业、危化品企业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开展彻底、全覆盖的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凡存在管线老化、与民用管线交叉点无保护等严重隐患的要立查立改,凡被居民住宅和市政设施等占压、途经市区的要限期整改,并加强监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全面掌握辖区、行业安全生产情况,要把隐患作为事故对待,对那些排查整治不认真并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没有认真组织开展排查整治的地区和部门要严肃问责,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开展责任倒查,以此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四、着力抓好消防安全管理

各级安监、消防部门要重点加强居民小区、工矿商贸场所、施工建设场地、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把严禁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作为检查督查的重点,严格监督整改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妨碍安全疏散的重大隐患;要加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九小”场所(小商场、学校、医院、餐饮店、旅馆、歌舞娱乐厅、网吧、美容洗浴店、生产加工厂)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强巡检巡查;对易引发火灾的化工企业要开展专项整治,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消除安全盲点和漏洞,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五、着力抓好重大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

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节日期间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事故信息报送规定,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地报送信息,严防漏报、瞒报、迟报和谎报。在此期间,凡发生死亡1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一律按规定及时上报;要加强应急管理,落实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事故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开展科学、高效、严谨的抢险救援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着力抓好煤矿停产复工期间的安全生产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节后复产复工往往是煤矿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务必高度警惕、严加防范,一是要加强对节日期间停产、生产煤矿的安全管理;二是各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按隶属关系对所属煤矿逐一进行复产复工验收,省上要组织进行督查,对灾害严重的煤矿要重点检查,凡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三是凡不按规定要求排放瓦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落实、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恢复生产的煤矿以及因验收工作中降低标准、把关不严、弄虚作假而造成事故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