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李金柱要求强化“三基”“三化”和安全监管确保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发布时间: 2014-11-18 08:24
“三基”工作是“三化”建设的基础,“三化”建设是“三基”工作的巩固和深化。建设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行业直管专业化,这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当前全省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是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和隐患层出不穷、非法违法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和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各行业部门和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清“三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一、推广咸阳经验,推动“三化”建设上台阶
咸阳市强化“三基”工作,特别是在“三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三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建立企业基础、事故隐患和监管责任台账,将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形成四级网格的有效衔接和三个台账的全覆盖;要把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精细化作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着力在加强行业监管队伍、专家队伍、救援队伍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上见成效。二是各市主管市长是推进本地区“三化”建设第一负责人,要加强领导、协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要从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或市县长专项基金中拿出资金,进一步加大“三化”建设经费投入;要加强目标考核,凡“三化”建设任务没有完成的,年底不得评为先进单位。三是要按照省上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三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落实“四严双查”要求,抓好“六打六治”
要持续加大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油气管道和长输管线、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力度,切实把引发事故的根源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视频会议的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深入开展“六打六治”。一是打击矿山企业超层越界开采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二是打击破坏损坏油气管道的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三是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分包转包问题;四是打击客车非法经营行为,整治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问题;五是打击危化品非法营运行为,整治违法外包挂靠问题;六是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消防设施缺失、通道不畅问题。
三、突出煤矿等重点行业强化安全监管
要继续坚持把煤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抓好瓦斯、水害和火灾以及大面积冒顶等专项整治;要严格落实“双七条”规定,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整顿关闭力度,确保关闭任务完成;要不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着力抓好“两客一危”专项整治,特别是对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要严格落实出入省内的检查,对手续不全、带病运营以及超限、超载等车辆,坚决不予放行;长途客运车辆必须严格执行零时至5时禁止通行我省高速公路和落地休息制度;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切实抓好监管和整治;要着力抓好城市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对已查出的225处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尤其是穿越居民区的22处重大隐患,属地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后建服从先建、谁造成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措施、资金,限时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对建筑、消防、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行业都要加强监管监察,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积极维护和推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百姓平安生活和建设“三个陕西”创造良好环境。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