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副省长李金柱要求全力实现陕西工业拐弯超车转型发展

副省长李金柱要求全力实现陕西工业拐弯超车转型发展

时间: 2013-03-12 02:35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致使我省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仍然存在,煤炭、石油等优势能化产业新增产能空间有限。要想在“拐弯超车、转型发展”中实现今年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和工业增长16%以上的目标,我们必须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促销稳产拓市场工作

一是加强产能建设,支持新增项目达产达效,特别是能化项目要抓紧跑路条、及早投产。已有产能要通过贴息、收储、鼓励地方自产自销等多项措施,确保工厂不停产。二是加大市场开拓。要充分借鉴中石油、中石化、神华、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在这方面的有效尝试,创新思维,创造市场需求。三是加大工业品促销力度。要组织有关方面和煤炭企业赴我省煤炭销售的传统市场和有较大潜力的长三角、华中地区省份,巩固、拓展合作关系;努力降低包西铁路复线、陕西神木—关中段煤炭铁路运输费用,促进煤炭销售;采取分地区、分行业或集中统一开展产销对接活动,进一步提高陕西工业的集成创新和省内配套能力。

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发挥资源和比较优势,打造陕北、关中两个万亿元规模的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二是发挥基础优势,不断改造提升冶金、纺织、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下大力气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发挥科教优势,大力培育航天、航空、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四是发挥区域优势,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三、 国有企业要有更大作为

一是要在稳增长中有所作为。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大企业要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克服困难,勇挑重担,满载前行,全力以赴,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二是要在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中有所作为。国有企业要清醒认识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深入分析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强做优主业。三是要在开展对标管理和考核上有所作为。省国资委要精心组织实施好对标考核的各项工作,完善考核体系,引导省属监管企业争创一流、做优做强。四是要在完善国资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上有所作为。完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市、县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四、中小企业工作要上新台阶

一是要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重点在消除“玻璃门”和打破“弹簧门”上下功夫,使国家“新36条”及42个实施细则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建设,依托大企业集团、创业基地、企业孵化中心、县域工业园区,重点支持配套型、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建设创新研发基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加快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五、质监工作要为服务民生作贡献

一是要突出抓好食品、农产品、特种设备和重要消费品安全,加强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酒类等重点产品的风险监测和专项整治,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二是要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的首要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三是要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四是要继续开展创建质量兴省先进县(市、区)、实施名牌战略和评选质量管理奖活动,建设有利于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五是要加强质监窗口建设,发挥“12365”质量投诉热线作用,倾听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六是要始终保持对各类质量违法的高压态势,继续开展“质监利剑行动”,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六、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一是要落实基层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今后出了安全责任事故,首先要从严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岗位安全员的责任。其次,还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对那些要钱不要命,不负责任的生产行为更要加重处理,决不手软。二是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在企业中加快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王村煤矿“手指口述”、黄陵矿业公司“五精”管理经验,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三是要提升基本素质。要把安全素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加强安监队伍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安监人员、企业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基本素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