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一系列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残疾人看病、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日趋完善;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将省级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市、县政府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坚实;随着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全社会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面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要把握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一、切实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帮助残疾人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对残疾人的特惠政策,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对贫困残疾人和低收入残疾人,要及时给予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要加快建立残疾人生活补助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对重度残疾人辅助器具、无障碍建设、日间照料和居家服务补贴标准,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二、切实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为目标,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以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康复和残疾预防、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继续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办好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康复站,依托现有敬老院办好残疾人托养中心,依托各行各业和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住房等各项工作。今年在30个县(区)建立残疾人托养中心和康复中心,指导西安、宝鸡、延安搞好“三个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抓紧建设省博爱医院康复楼,改造省聋儿康复中心,不断提升为残疾人服务能力。要抓紧制订《陕西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和《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尽快修订完善《陕西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
三、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体系建设
残疾人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不断完善残疾人组织建设、经费保障、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形成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合力;要建立健全县级以下残疾人组织网络,不断改善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切实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要继续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残疾人事业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活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谋划,把“三个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安排部署,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作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优先保证;各级残工委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统筹协调重点政策、推动实施重要法规和规划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残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多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