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袁纯清省长要求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

袁纯清省长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

时间: 2008-07-25 01:5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陕北能源基地建设“大干、真干、快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国际能源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这对基地建设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形成良好市场条件的同时,也使基地建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扰动。二是国家加快能源战略调整,将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进行规划和开发,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好机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基地的发展。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我们要自觉地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基地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加快基地发展。一要立足于大。也就是要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集群推进,大生态建设。大区域布局,对陕北来讲,要突破县域的界限;对全省来讲,要突破市域的界限。要按照板块性、统筹性的思路来谋划大的区域,这里面既有区域互动的问题,也有产业向板块集中、向园区集中的要求,不是站在一个市和一个县的层面考虑,而是在全省获得最大的效益。大项目策划,是指在陕北特别是榆林,要努力推动十万吨级项目向百万吨级发展,新开工项目一般要按百万吨级来策划,水资源和能源资源都要按照这样的项目规模来配置。大集团引领,就是要引入大的集团、知名的集团、有实力的集团,让科技领先的集团来投资。大集群推进,就是每个园区都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都应吸引相关产业项目来集聚,进而培育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大生态建设,就是要在陕北尤其在榆林的沙漠地区,建立起若干大的保护区,形成大的绿色防御带。二要着眼于强。所谓强,就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一是对入区企业要有技术上的选择性,只有生产和研发技术具有领先性的企业,才能允许来我们这里发展。二是要有规模上的选择性,必须是那些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占有相当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的企业,才能选择。三要落脚于好。主要是指效益高、损耗少、污染小,对一个地区发展支持作用大,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要推进项目建设。既要加强对项目的论证,增强可操作性,也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还要准备好项目建设的条件。这三者缺一不可。二要突破水资源的瓶颈制约。基地发展制约在水,基地跨越发展关键在水!我们既要着眼现在,更要着眼长远,全面规划基地水源建设,统筹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尤其是要抓紧实施黄河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水的制约。在水资源利用上,开源与节流都很重要,要进一步完善节水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水价调节机制,实现水资源配置最大化。三要加快发展非能源化工产业。在当前阶段,能源化工是基地建设的主体,但不是全部。陕北地区长远发展还要靠非能源产业支持,否则就会失衡,就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最后拉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后腿。非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要求。因此,非能源化工产业要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金融业和物流业,以满足基地、推动基地发展的形势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各种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陕北是沙漠风情区,也是历史古战场,发展旅游产业大有作为。四要统筹城乡发展。各个园区的建设都要与城镇化的发展相统一,有建设就有绿化,以工业化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和生态化。陕北日照长、细菌少,土壤比较干净、污染少,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域,而且榆林的土豆、延安的蔬菜及畜牧等都是比较大的产业,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实现区域化和规模化发展;两个市包括一些县已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加快产业发展的条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要继续通过抓好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加快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节能减排,提高效益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加快,我们的环境容量资源也会越来越少。对于陕北地区而言,要有大的发展根本出路还在节能减排。完成减排任务,现实途径是“关小上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基地开发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构建起企业、产业和园区多个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要研究节能减排的新情况,积极争取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帮助下研究制订新的行业标准。要抓住国家将榆林市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这一难得的机遇,尽快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开展试点,然后在整个基地加以推广。要认真落实省上出台的煤炭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修订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政策,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同时,要加快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做到与项目建设“三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环境成本,努力建设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生态植被保护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