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连续4年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系统地学习4个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中省一系列扶农惠农的政策解决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办好。
一、抓住重点,认真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用了较大的比重安排“一村一品”规划的实施工作;省政府审定并通过了《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这是全省发展农村经济指导思想上一个新的变化,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一村一品”的高度肯定和抓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当地发展“一村一品”的先进典型,根据市场需求、当地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科学规划发展“一村一品”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布局,在发挥比较优势和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引导农民选择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从发展“一村一品”入手,逐步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平台,建设农民充分就业、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推进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二、心系群众,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把实惠送给千家万户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政策好是根本。中省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已逐步形成了目标明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深受基层和广大农民欢迎。各级领导一定要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逐一落实到户。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严格规范操作,简化环节和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审计监督,防止跑冒滴漏,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三、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协调,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中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投资大幅增加,市县财政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数量也在增长,这表明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充分体现了各级各部门对“三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同志们继续胸怀全局,按照中央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做到“三个继续高于”,把掌握的项目和资金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向农村的延伸步伐,把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好、管理好,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各级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快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管理办法,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急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市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和指导监督,切实为基层搞好服务工作。
四、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把政府的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目前,农村改革已进入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其复杂性、艰巨性较以前大得多。特别是涉及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一些重大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府行为,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的必然要求,说深刻一点,是各级政府的自身革命,是新时期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真正重视改革,认真研究改革,真抓改革而不是空喊改革。要把中央、省上已经出台并有明确要求的改革方案和改革事项,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对照检查,逐项落实,把欠下的账抓紧补上,不要等造成严重后果再算总账,更不能等待观望,贻误时机,影响全省改革进程。
五、统筹安排,扎实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实现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开局
各级各部门要及早部署,切实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抓紧抓好今春农业生产;二是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三是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四是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五是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