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2004年以来,我省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做实事、办好事,使全省残疾人的生活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加大扶助残疾人的工作力度,推进全省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和构建和谐陕西进程,省政府决定,2007年继续为全省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
一、帮助10万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对2万名残疾人进行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指导6000名残疾人就业
按照《陕西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和《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解困活动,帮助10万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和实现脱贫。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重点,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2万名残疾人进行职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指导6000名残疾人就业。其中,省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和实用技术培训。
二、改善2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
省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市级配套一定经费,县(市、区)按1∶1比例配套经费,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年内完成2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任务。
三、完成12000例贫困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
省财政安排18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减免手术费用等办法,为全省12000名贫困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四、为1000名聋儿配发或优惠供应助听器
省财政安排95万元专项资金,为全省1000名聋儿配发或优惠供应助听器,帮助他们改善听力条件。
五、为1000名贫困残疾人装配假肢
省财政安排85万元专项资金,为全省1000名贫困残疾人装配假肢。
六、为385名贫困肢残患者实施免费矫治手术
使用中国残联下拨的188万元专项经费,省财政再配套安排180万元,为全省385名贫困肢残患者实施免费矫治手术。
七、资助1000名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和部分贫困残疾大、中专学生入学深造
配合“扶残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和“春雨行动”等扶残助学项目,在全省范围内资助1000名贫困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建立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基金,资助部分贫困残疾大、中专学生入学深造,对今年考入大、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按大学学生每人3000元、大专学生每人2000元、中专学生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其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5万元。
八、为1000名盲人进行按摩和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
实施“陕西省盲人阳光工程”,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为1000名盲人进行按摩和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其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各县(市、区)按1∶1比例配套经费。
九、在60个城市社区建设残疾人“温馨家园”
创建5个国家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完成省残疾人三级康复中心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结合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和创建全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活动,在去年建成40个残疾人“温馨家园”的基础上,今年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再建60个残疾人“温馨家园”。其中,省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135万元。
十、完善扶残维权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扶残维权行动
巩固和加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维权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残疾人法制宣传,消除贫困残疾人在获得法律服务援助方面的各种障碍,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救助和服务。其中,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
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建设西部强省和构建和谐陕西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满腔热情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尽心尽力把每件实事办好,使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