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安全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新观念,充分认识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安全发展,抓安全生产就是抓社会和谐,抓安全生产就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认真履行政府职责。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是检验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近期发生的几起事故调查处理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必然会出事故、出大事故。落实责任,就是要夯实政府、部门、企业三方的安全责任,并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首先,政府的领导责任要落实。各级政府要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件大事,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职责明确、措施具体、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负起责任,把安全工作真正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其次,企业的主体责任要落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把安全措施落实到经营决策中,落实到生产计划中,落实到每个职工的作业过程中。
第三,部门的监管责任要落实。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工作重心要下移,关口要前移,发挥好监督作用。
第四,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对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和个人,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工作重点。重点抓好矿山、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行业,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要求,下决心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在瓦斯治理上,要坚决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坚决制止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在整顿关闭上,要严格落实停产整顿措施,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严厉打击非法生产。
二要依法强化监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要认真落实发展规划。在我省“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把安全生产规划列入专项规划,体现了“安全发展”的新要求。省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项目的落实工作,各市也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四要加大安全投入。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严格执行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投资纳入项目概算的规定。要积极建立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企业多渠道安全生产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五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实施《陕西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健全应急反应和协调配合机制,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要突出抓好矿山、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队伍建设。
六要寻求治本之策。要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新招工人必须先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后才能上岗。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力发展低耗能、环保型产业项目。积极推动煤炭行业改革重组步伐,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关停并转力度,努力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七要狠抓基层和基础工作。要把“重视基层、强固基础”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点来抓,通过严格监督执法,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落实法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督促企业增加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通过高危行业全员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县、区有关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和驾驭安全发展的能力,提高基层政府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