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陕政办发〔2006〕77号
时间: 2008-06-25 16:0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不失时机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省各地紧紧围绕兴水治旱、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农村饮水困难面大、范围广、人数多,还有近半数的农村群众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基本农田总量不足、质量标准偏低、水利设施配套不全;省内主要江河和多数城镇防洪标准偏低,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加剧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各地、各部门要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作用,立足我省农业比重较大、自然条件较差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情,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抓住农闲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冬春农建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工作 冬春季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季节,各地要以解决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饮水困难和基本口粮田及水利配套等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精心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以农村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全省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任务是:解决70万人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新修“四田”35万亩,加工提高基本农田7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加固修复堤防850公里。

(一)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饮水安全直接关乎群众身体健康,也是当前农村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之一。各地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省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认真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为提前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快淳化、黄龙等29个县(市、区)县城供水项目和咸阳、铜川市等日元贷款供水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镇安、旬邑等46个县(市、区)县城供水项目的扫尾工作,推进城乡供水事业全面发展。

(二)加快基本农田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要紧紧围绕《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的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坚持新修与改造提高并举,土地整治与水利配套并重,国家项目补助与群众义务投劳结合,按照统一规划、整村推进、综合开发的原则,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修田造地、土地复垦、中低产田改造、灌区土地平整等基本农田建设,提高标准。同时,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雨水集蓄利用示范和公益型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井、窖、塘等各类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恢复改造现有小型水利设施,进一步提高农田的水利化程度。要以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12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步伐,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扎实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三)切实搞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要抓住冬春涸水和农闲有利时机,加快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安康黄石滩水库、洋县卡房水库、榆林李家梁水库工程尾留项目,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渭南涧峪水库、榆林采兔沟水库、“引红济石”等工程,要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完成节点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快亭口、王圪堵和南沟门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启动实施。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渭河中游防洪、渭洛河下游、丹江治理续建、三门峡库区移民保安、延安市城市防洪等重点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加快在建的3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力争冬春一批工程完成主体建设任务。要高度重视中小河流防洪建设,进一步加大河道管理和综合整治力度,坚决杜绝乱占、乱挖、乱排、乱倒现象,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加快大型水库防汛视频监视和金陵河、漆水河雨水情自动测报等防汛信息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高防汛应对能力。

(四)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全力抓好关中灌区世行贷款改造项目扫尾和竣工初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实施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干支渠道节水改造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抓好泾惠渠、石门等5个大型灌区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切实搞好合阳等13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和三门峡、石泉两大库区节灌和水源工程建设。及早部署和精心组织,集中开展灌区“三修两清一绿化”活动,确保冬春灌溉顺利进行。要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切实搞好西安、榆林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不断推进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建设和渔业生产。要按照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办电市场,广泛吸纳资金,加快水电开发。继续做好“两改一同价”工作,加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加快农村电气化进程。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工程化稻田养鱼技术,加快中低产鱼池改造,优化品种,促进渔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机制体制,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一要完善机制,增加投入。各地要按照中省有关政策规定,逐级建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投入逐年增长。要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同创、目标管理、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为单位,进一步加大中省安排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切实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和引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省陕南、关中、陕北自然条件差异大,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陕北地区要以饮水工程和水保生态为重点,全面抓好水保治理、基本农田、淤地坝工程和病险水库治理项目;关中地区要在集中开展灌区“三修两清一绿化”的同时,重点抓好灌区节水改造、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河道堤防建设;陕南地区要继续坚持走“小工程、大群体”和水利水电并重的路子,大力发展塘、窖、堰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切实搞好人饮工程、基本农田、防洪保安、水毁修复重建、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三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水利改革,健全建设管理体制是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新模式,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建设权,规范运作程序,促进产权流转,落实管护责任,努力做到产权明晰、责任落实、管理到位、服务优良、长效利用;加快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在全面完成试点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用水户参与灌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用水户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四要注重质量,讲求效益。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要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加强施工管理,创建精品工程;对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采取专业队伍施工与群众会战相结合,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收效一处。水毁修复要汲取历史教训,尊重自然规律,搞好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返工重修,绝不能留下隐患。造成质量事故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五要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地要把冬春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安排部署,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搞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合力推动我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