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杨凌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形态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发展的能量已经积聚到一个蓄势待发的程度。可以说,杨凌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拐点。如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能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如果犹豫徘徊,可能会丧失机遇,不进则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按照以农为本、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示范辐射、两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的思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难而上,积极推进杨凌做大做强。
一、要产生一批农业科技领先成果。如果没有科技成果,也就无法示范,无法形成产业,无法进行推广。所以,产生一批农业科技领先成果,既是农林科技大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省上把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支持示范区发展重点的主要原因。作为农林科技大学,要进一步改变思想方法,抓住目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领域和技术,突出重点,展开教学与科研,调整专业结构,确定科研项目,为做大区域内的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二、产业必须要有大的发展。一方面,要深入企业,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研究分析现有的各个企业到底能做多大,是做到5个亿,还是10个亿,甚至做到100个亿?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企业目前发展中最缺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比如,帮助企业融资。另一方面,杨凌的产业还要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全方位延伸。现在一个“农”字,似乎困住了我们的手脚,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农”字的理解有些狭窄。“农”字的概念非常大,包括了农资、农药、农产品、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又可以延伸到医药领域。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开阔眼界,勇于创新,与之相关的产业诸如农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会展业等等,都可以形成示范区的产业链做大做强。
三、农业科技推广要有更大的覆盖。目前,示范区示范辐射产生的效益已达到100亿元,但这个规模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范围,要走两个一体化的路子。一方面,走从学校的科研成果到一般实用技术、再到产业化的路子。要以农林科技大学为载体,农业厅、科技厅加大支持力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把这件事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靠政府掏钱、专家教授“三下乡”这个路子,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与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联手,走市场化的路子,才能真正使农业科技推广覆盖面扩大、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有新的突破。农林科技大学研发出好的科技成果,应首先考虑落地杨凌,为示范区的发展多做贡献。学校要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一旦有了好的科技成果就要及时向外界发布,积极招商引资。同时,还要走出去,到农业发展比较好的东部地区,引进龙头企业来杨凌建立研发中心。诸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有的实力很强,如果把他们吸引到杨凌来搞研发,再使他们的成果在这里落地成为新的产业,一定会为示范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五、招商引资要有新的跃升。杨凌的发展,没有招商引资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大的跃升。目前影响招商引资的关键还是项目不到位。我们的许多项目,都是很模糊的、概念性的,如何来招商?杨凌虽远离西安,但有铁路运输,两地的运输成本差不了多少。做生意、做产业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哪里能赚钱,哪里成本低。我们不能把招商放在依靠一般性的政策承诺上,而要在项目策划、论证、包装、推荐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拿出几个项目,认真做细,把项目的土地价格、销售半径、税收、市场、利润率等都分析透,然后去招商,只要这样去做,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六、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率先一步。杨凌的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500多元,超过了西安,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率先发展一步是完全有条件的。杨凌的率先发展,就是要在使每个村子都成为农作物或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的基地、一村一品的产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先进成果推广的示范基地、农民经合组织发展的示范基地等四个方面率先,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路子推进新农村建设。
七、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搞产业、搞工业、搞城市这个角度,来谋划杨凌的发展。要运用市场化方式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实现现有的人才效应、科技成果及知识效应的加速扩张。要加大整合农业培训、农业研发等机构的力度,发挥聚集、扩散作用和实现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