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工作实现大发展、大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技工作全局,全面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和《陕西省中长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把我省的科技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突出一个主体。
就是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军力量。充分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抓紧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或整体兼并科研院所等多种形式,组建科技研发中心;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强强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融资的绿色通道。
二、深化两项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企业化转制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完善科研机构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继续给予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以稳定支持,保证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把政府管理科技工作的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和资金转到研究发展战略、完善科技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创造环境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上来。
三、完善三个机制。
一是要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把各类科技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这些资源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我省科技资源的优势。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把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面向市场的产业化成果区分开来,提高奖励层次和奖励资金数额,重奖重要的科技成果,重奖有产业化效应的成果,重奖有重大科技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我们要以去年国家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为契机,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类企业及个人进行创业投资。
四、搭建五大平台。
一是科学研究平台。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发挥陕西科技优势,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先进制造与工程科学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是农技推广平台。以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建立健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四是基础条件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方共建、创新机制的原则,健全大型精密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以及科技文献、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五是中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各类专业型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
五、做强产业园区。
国家级高新区要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西安高新区要重点搞好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新材料等4个国家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宝鸡高新区要重点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及新兴建筑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杨凌示范区要重点发展生物制药、良种繁育、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要重点扩大飞机制造、航空材料、重要机载设备和零部件等领域的产业规模;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要重点发展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装备、星上载荷与通讯设备、液力传动装置,形成庞大的航天科技产业。省级高新区要努力建设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关中的高新区要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陕北能源化工创新基地要重点围绕“三个转化”,延长产业链条;陕南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要以中药、食品等名优特产品开发等为重点,多出创新成果。
六、实施“13115”工程。
一是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依托我省优势学科、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在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10个重点领域,重点实施精密数控机床、汽车与工程机械、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民用飞机关键技术等30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攻克核心技术和培育名牌产品上取得重大进展,以科技创新的突破带动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是加快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支持建设的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进研究成果的产品化、科技项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大幅度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应是符合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容量大的优良项目。
四是支持50个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整合力度,增强服务功能,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