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今年春季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和学杂费,并对寄宿学生予以适当的生活费补贴。到2007年,将这项政策覆盖到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这一举措,对于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局面,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极具影响,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
今年,我省计划投入2.4亿多元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为了落实好这项政策,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密切配合,克服困难,基本保证了今年春季“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使我省贫困家庭学生得到实惠,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但是,也有个别地方在执行政策中存在一些问题,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
4月23日,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反映白水县教育局在今年春季“两免一补”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5日,省政府决定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省监察厅、教育厅、财政厅、办公厅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26日,联合调查组赴白水县,采取听取县政府汇报,深入学校召开座谈会、查看发放花名册、走访当事人等方式对所反映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两免一补”资金进行“平均分配”。
“两免一补”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入学困难的问题。但是,白水县个别学校在执行政策时,不能坚持原则,违反规定,出现平均分配的问题。该县尧禾镇中心校在按照国家和省上政策确定“两免”学生1519人后,将剩余329个“两免”指标总计30432.5元平均分配给1418名学生。
2、给城区学校分配“两免一补”指标。
国家政策规定,“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生”不能纳入“两免一补”享受范围。但是,白水县教育局只是单方面考虑其县城区小学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在未请示的情况下,擅自给该县城区中小学也分配了一定数量的“两免一补”名额。
3、“两免”和“一补”指标分开使用。
国家政策规定,享受“一补”的学生,必须是在享受“两免”的贫困住校学生中遴选。但是,白水县在执行政策中普遍存在将两者分开的现象。该县冯雷镇初级中学,共有337个“两免”指标,107个“一补”指标。在实际发放中,只有34个人同时享受了“两免一补”。
4、工作不细致,执行程序不规范。
白水县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中,还存在着工作不细致,程序不规范的问题。许多学校是在办理完减免手续之后,才将减免学生名单公示,而不是将符合减免条件的学生先公示后减免;个别学校和老师不负责任,对学生情况底数不清,对申请审核把关不严;村组对学生困难情况审核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调查发现,产生这些问题存在多种原因。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农村社会各种力量相互影响,人情世故交织,基层工作确实面临着很大压力和困难。如尧禾镇中心校之所以将剩余329个“两免”指标平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平时都在学生家中轮流吃饭,担心未享受“两免”学生的家长有意见。但是,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基层政府对政策理解有偏差,措施不得力,工作不扎实。
为维护政策的严肃性,确保我省“两免一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调查结果,省政府责成白水县政府向省、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省政府办公厅就白水县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要求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政府要认真吸取白水县在“两免一补”工作中的教训,检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做好全省“两免一补”工作,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
1、要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组织领导,财政和教育部门既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又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
2、要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村贫困学生,认真组织实施“两免一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的贫困学生界定、申报、发放等程序和办法,实行资助政策公开、资助对象公示等制度,资助范围和工作程序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舆论、媒体等各个方面的监督。省教育、财政部门尽快出台《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实施暂行办法》。
3、尽快组织免费教科书省级集中统一采购工作,由省级教育、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政府采购机构进行统一采购,降低出版、发行等环节的费用。节省的资金继续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使受助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省级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使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各级监察、教育、财政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行动,采取定期、联合等形式,加大对“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关系国家民族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一朝损失,十年难回。农村的孩子同城市的孩子成长在同一蓝天下,生活在同一国度里,应该享有同样受教育的权益。“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希望全社会都能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除城乡差别的高度来认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基础教育更多地倾注一份关爱和支持,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