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坚持以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区总揽计生工作全局,经过努力,2002年基本达 到全省综合服务区的目标要求,2003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坚持每两月研究一次创建工作,出台了《创建综 合服务区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各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夯实任务。二是落实创建责任,实行“三线考核”。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在全区形成区、镇、村、组、户五级联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层层包抓、交叉检查、阶段评比、末位问责、限期整改”工作机制。四是抓好队伍建设。在区镇机构改革中继续保留镇计生办,每镇配备2—4名计生公务员。增派24名大中专毕业生到镇计生办工作,并调整了12名镇计生办主任。还确定镇服务站为全民副科级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并设立区计生协会,编制3名。五是抓投入、保创建。区本级计生经费投入达到人均2.53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共投入340万元,保证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狠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活动。组织全区万名干部群众开展了有奖知识竞赛;开办电视专题讲座;组装宣传车巡回各镇、村、组进行宣传。二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设婚育新风进万家电视专题节目;在区内举行计生主题大型社火游演 ;组织秦腔自乐班纳凉晚会宣传计生政策42场(次);设立宣传咨询点10个;发放婚育知识、生殖保健、农业科技致富等图书资料万余份。三是以人口学校为阵地,开展“五期”教育活 动。四是抓好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投资8.2万元,征订印制计生宣传品20种、10万余份(册),印发中央《决定》、生殖保健小册子、创建工作宣传资料等6万份,制作计生宣传 资料袋及宣传手册3万余份。
三、加强投入,抓好基础建设
区上先后拿出20余万元,按标准对区计生服务站进行扩充完善。各镇想方设法筹集资金,18 个镇均建立了计生服务站,其中达到省级优秀站标准的1个,达到市级合格站标准的18个。中心站全部达到“八室一校”的要求。还加强了村级“两室一校”建设。全区共投入110万元 ,新建126个,改造完善197个,建成计划生育合格村333个。
四、严抓细管,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人口计划管理。杜绝计划外生育,严把“五关”。二是深入开展“三治 理一整顿” 活动。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实行综合治理。区级各部门相互协调,积极主动地配合计生部门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五、以人为本,优质服务
一是启动“万名育龄妇女扶助行动”工程,使“三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为育龄群众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积极开展婚前、孕前、产前和性保健知识咨询服务;开展妇科病查治;开展二胎生育全程跟踪服务;在18个镇108个村开展了节育措施“知情选择试点”。二是优惠政策服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计生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办法》,明确计生户在生产、生活和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的诸多优惠政策。 三是开展以“三结合”为主的生产、生活服务,使全区计生户收益达550万元以上。还开展了“五个一”的新家庭计划活动、争创“十星级文明户”,争当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 致富能手等活动,并举办家政、理财、烹饪、缝纫、美容美发知识培训,提高育龄群众的 生活质量。
六、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公示制度,纠正一些侵犯群众利益的错误做法。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的通知》,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规范执法。三是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落实职责和任务。四是加大查处信访案件的力度,凡信访案件一查到底,依法处理,绝不姑息。五是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投资11万元,购置20台微机,用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化的设备开展工作,用现代手段对育龄妇女进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分别为宝鸡市陈仓区区委书记、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