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2004 > 第24期

国家公务员素质十备

文号: 张炳秀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勤政务实、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保证。国家公务员到底应具备哪些素质呢?以笔者浅见,列出十条。
  一、政治理念
  政治坚定,是对每一个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公务员的必备素质。政府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社会、基层和群众服务,有鲜明的政治性。从事行政工作,必须有很强的政治观念,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比如:观察问题要注意政治立场,分析问题要注意政治观点,处理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形势,研究情况,提出建议,得出结论。要不断培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要努力提高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及把握能力。可以说,讲政治是国家公务员的修身之道、谋事之基、成业之本,丝毫动摇不得,须臾模糊不得。
  二、理论素养
  理论是道德之魂。胸无知识根底浅,腹有理论气自华。政府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国家公务员应不断提高理论武装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理论武装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理论武装的热潮之中。当前要着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行政工作,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中,做到头脑清醒,态度坚决。理论武装要坚持经常性、一贯制,切忌紧一阵、松一阵,抓一阵、丢一阵;要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环环紧扣,整体推进;要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把学习理论的过程变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强党性、丰富实践的过程,从而使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三、知识学养
  古人说得好,“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积之愈厚,发之愈佳”。知识可以提升人的思维层次,优化人的思维方式。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就很难实现,也很难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
  政府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运用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国家公务员不只要“专”,具备某一方面的业务知识,而且要“博”,对古今中外、文史哲、农工商、财经贸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广泛涉猎,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当前,尽管公务员队伍的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文化水准普遍有了提高,但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去衡量,我们队伍的文化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新形势。我们原先学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在今天有可能成为“秦砖汉瓦”,与“三个代表”所要求的大视野、多触角、高起点相比,显得“独木难支桥”。文化素质不强化,学养不足,就难以胜任行政工作。因此,国家公务员应当挤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潜心读书,刻苦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金融、历史、法律、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充电”,补充营养,形成纵横交错的现代知识结构,为搞好本职工作固本强基。同时,还要懂技术、懂外语,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努力锻炼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敬业精神
  中国是一个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国度。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因而,现代社会对人特别强调“忠诚意识、敬业精神”。这种“忠诚意识、敬业精神”又具体表现为事业心、责任感。国家公务员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争位、不越位,工作一定要到位。
  要以“履薄临深”的心境对待每一项工作,兢兢业业,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无论办文办事,都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争创一流。要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哪怕是工作中的一个细微环节,也要考虑周到,确保不出纰漏。要善于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注意吸收和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常中求新,新中求进。
  五、务实作风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才能成为一名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国家公务员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即学习要扎实,工作要踏实,办事要严实,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创实业,用自己的艰苦劳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领导和大家的信赖。要坚决克服害怕艰苦,追求安逸;作风不实,脱离实际;照抄照搬,生硬死板;贪图虚名,不务实事;低能低效,得过且过;缺乏韧性,缺乏毅力等倾向和问题。总之,要力戒浮躁,在实践中培育敬业之德、求真之德、实干之德、创新之德。
  六、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即一个人的胆识、气魄、开拓奋进的气度以及对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机遇的感受程度和能力。可以说,务实作风是合格国家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创新精神则是优秀国家公务员的重要条件。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政府的职能定位、服务对象、运作机制、工作方式等诸多方面都要进行一系列新的改革和探索,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国家公务员都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工作上新台阶。
  七、心理品质
  好的心理品质,如志向坚定,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具有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兴趣广泛,具有极强的上进心和进取心,胸襟开阔,乐观豁达等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处事融群、开创事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有关专家研究认为:21世纪的秘书人员,应一手拿着法律学,另一手拿着心理学。可见,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调适能力,已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必备素质。
  八、人格修养
  古人说:“德者,才之帅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纯洁的品质,美好的操守,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政治素质的基础。
  国家公务员不仅要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坚决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还必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要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种社会环境中,洁身自好,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努力做到“四不”,即:不仁之人不当,不义之财不取,不理之言不说,不规之事不干;倾心涵养“五气”,即:讲政治以养大气,勤钻研以养才气,淡名利以养正气,讲奉献以养浩气,避媚俗以养骨气。
  通过道德建设,使自己具有一种光彩照人、价值永驻的人格魅力。
  九、文字功力
  在政府机关工作,经常要和文件、文稿打交道。保证工作质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笔头要硬,文字要好,要精确、到位。
  为此,国家公务员必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特别要谙熟和善于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逻辑知识和修辞知识,对起草的文稿进行“精加工”,提炼观点,突出重点,抓住特点,使之言简意赅、文约事丰,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语言修养是一个长期磨炼的过程,只有下真功夫、深功夫、苦功夫,坚持数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勤动笔,多练笔,以期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地步。
  十、身体素质
  德、识、才、学、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才的物质基础。行政工作既光荣重要,又比较辛苦;既要处理政务,还要办理事务;既要对上服务,还要对下服务;既要统筹规划安排,又要耐心细致地搞好具体工作。这些都要求国家公务员既要有聪慧的头脑,又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以至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够应付裕如。
  为此,必须学会自我调理,张弛有节,劳逸适度。领导上要多给关心、倍加爱护,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精力充沛地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