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2004 > 第21期

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三化进程

文号: 马赟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旬阳北依秦岭,南踞巴山,总人口45万,“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多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走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路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55∶422∶328;财税总收入2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08万元;县内各行社存贷款余额均突破10亿元。
  一、立足县情实际,确立特色路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快速推进,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旬阳,富民强县奔小康”的重大战略选择,即:突出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三大重点,保护绿色、创造绿色、营销绿色;开发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四大绿色资源,培育烤烟、黄姜、畜牧、青竹四大绿色基地,建设烟草、医药、矿产、水电四大工业支柱。切实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推动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旬阳经济在安康“一廊三区”建设中率先突破。
  二、围绕“两个增收”,培育特色产业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的三个必经阶段(选择期、扩张期、提升期)中,形成了以烟、姜、桑、畜为重点的特色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全县已建成绿色基地63万亩,其中烤烟生产规范化基地10万亩,黄姜基地30万亩,密植桑园10万亩,牧草种植5万亩,青竹栽植10万亩。实现了户均一亩烟、一亩桑、三亩姜、一头牛、二只羊。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所创造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9%,粮经比例达到3∶7,以烤烟、黄姜、蚕桑、畜牧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们全面推行“公司+协会+基地”的组织形式,基本形成产业“龙型”格局,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着力培育一百个产业强村、一万个产业大户。同时面对农业土地承载能力饱和的现实,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全县年外出务工达58万人,劳务收入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三、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工业
  几年来,我们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初步形成了以烟草、矿产、医药化工、水能四大支柱工业为支撑的特色工业体系,工业已占据县域经济主导地位。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88亿元,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726%。
  我们依托县内丰富的生物、矿产、水能资源,建设烟草、食品、医药、矿产、建材、水电等资源开发型企业。全县围绕农业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产业基地发展。烟草工业形成30万担打叶复烤、15万大箱卷接包生产能力,年产值达5亿元;建成黄姜医药加工企业13家,形成年产760吨水解物、400吨皂素的生产能力,80吨双烯生产线正在建设中;矿业形成采选冶一条龙生产,年产值35亿元。
  旬阳烟厂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形成竞争优势。围绕铅锌、汞锑等主导产品开发,引进陕西锌业公司,优化整合,组建五联公司,加强联营合作。黄姜、医药加工业以祝尔慷公司、科威公司为主体,围绕延伸水解干燥物-皂素-双烯加工链条,形成整体优势,逐步占领全国黄姜皂素加工行业的制高点。加快境内汉江旬阳、蜀河两座水电站的进点开工准备工作,加速旬河梯级开发,建设以汉江干流水能开发为主体,坝河、旬河支流水电站建设为“两翼”的水电能源工业格局。通过产权改革、招商引资、园区培育,放手让县境外资金和民营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建成西北最大的民营电站、科达锌业公司、鑫源矿业公司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
  四、树立经营理念,构建特色城镇
  旬阳县城三面环水,素有“金线吊葫芦”之称,是天然太极岛。我们按照建设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特色,高起点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悉心设计有个性、有艺术品位、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家园,着力打造“太极城”品牌,以县城建设带动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运用市场机制盘活资产,吸纳社会资金4亿多元,占总投资的80%以上,建成县城中心广场,启动建设康华园、大河南小区;经营“无形”资产,拍卖道路冠名权、广告设置权,建成县城祝尔慷大道,建成安康第一高楼华声大厦。同时,加快城镇供水、环卫等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另外还建设了蜀河、白柳、吕河、双河等一批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小集镇,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五、坚持“硬软”齐抓,创造特色环境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绿色山川建设上,扩大绿色覆盖,建造天然氧吧。在绿色家园建设上,抓规划、抓品位、抓特色,完善城乡电力、通讯、文卫等配套建设,创建温馨舒适的环境。在绿色交通建设上,迅速实现过境国道等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和村村通公路目标,全通车里程达3000多公里。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好软环境治理,制订出台并坚决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扎实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在全县着力营造一种亲商、安商、和商的良好氛围,使大批外来客商来旬创业发展。
  建立政府良好的服务机制。率先组建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落实机关首问负责制和马上就办制度,实行了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乡(镇)包村、挂企业、抓重点项目的责任制,推行“一线工作法”,树立起旬阳干部群众“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四实”作风,涌现出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陈分新,拾金不昧、千里送巨款归还失主的诚信典范——龚德银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者系旬阳县县长)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