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是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及决策科学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效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行为。所谓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是指在一定的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度和量,即资金使用节约的程度;效率性是指一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即一定的投入是否得到最大的产出;效果性则是指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效益审计的内容看,效益审计应包括考察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合规性;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经济活动的管理水平等。效益审计类似西方国家的管理审计,在进行效益审计时不仅要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资金使用的合法和合规性进行审计,而且还要对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影响资金使用效果的其他因素同时进行审计,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审计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效益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的职责,是形势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审计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审计法赋予审计的三项基本职能,传统的审计只注重前者,而对后者关注不够。效益审计在西方国家的审计业务中已经占有相当多的份额,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效益审计在审计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90%。2000财务年度,美国审计总署通过效益审计工作实现了230亿美元的直接财政收益。在我们国家,资金使用低效益或无效益的情况比较普遍。资金使用的低效益或无效益,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决策。由于某些经济活动的决策制度不健全,决策不当和决策失误的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致使有的建设项目国家花费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的投资,一件合格产品都没有生产出来就寿终正寝;有的单位和部门用几百万元办了几十万元的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使得巨额的国家财产被损失和浪费。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有效的应对并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宏观调控的需要,是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采取的政策是有保有压、冷热兼治,截至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投资规模偏大,部分地区和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效益审计将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审计,特别是对财政资金投资的项目和政府管理的工程项目的审计,要重点揭露和反映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损失浪费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效益审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效益审计考核的标准是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而并非传统审计的上缴或查处最大化。效益审计的目的主要定位于被审计单位未来效益的提高。一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益,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判断,主要是考察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如果一项经济活动投入大而产出小,我们称此项经济活动无效益,或者效益不佳。效益审计要对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影响经济活动效果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一项无效益或者效益不佳的经济活动,效益审计要对其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进行全程考察,重点考察是否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如果一项经济活动本身决策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可能没有效益;如果决策本身是正确的,而实际经济活动的效益不佳,那么引起效益不佳的原因很可能是管理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效益审计将从深层次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帮助被审计单位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建立防范措施和预警系统,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效益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的最终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是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所在。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效益。经济活动的类型不同,追求的效益的类型也不同。有的经济活动是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则是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或生态效益等,不追求任何效益的经济活动是毫无意义的。长期以来,我国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注重过程审计,对结果关注的不多,而效益审计不仅要关注过程,还要关注结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在经济活动中各种违纪违规现象比较严重,审计监督的重点理所当然应该集中在过程,集中在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但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大框架下,传统的审计目标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满足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需要,因此,审计的重点必须转移,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效益审计是我国审计事业的必然选择。
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有效地抑制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