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2004 > 第14期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纪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5月20日,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成员(扩大)会议,分析了今年汛期气象及水情形势,研究安排了进一步加强防汛工作的各项措施。现将《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纪要》要求,对防汛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巡查抢险队伍建设,强化预警监测系统,增加防汛抢险物料储备,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纪要
  5月20日,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成员(扩大)会议,王寿森副省长、省军区姚天福副司令员及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各成员,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市主管市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管主任,武警总队、68310部队抗洪抢险应急部队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2004年国家防总第一次成员会议、黄河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及我省防汛抗旱等工作情况的汇报,分析了今年汛期雨情、水情趋势,研究了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措施。总指挥长、副省长王寿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现就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去年我省局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水毁修复和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防汛应急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使用,防汛预警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我省防洪基础设施普遍脆弱,据气象形势预测,今年汛期,我省陕北地区将处于多雨带,关中西部和陕南西部降雨偏多,再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会议要求:
  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省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防汛工作绝不是一时一事,短期、简单的工作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记取去年严重洪涝灾害的教训,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着眼长远,立足抗大洪、防大汛,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市、县两级政府要立即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解决突出问题,落实防汛责任和各项工作措施。
  二、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一把手是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对辖区的防汛工作全面负责。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层层落实重要堤防、水库、山地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防洪地区的巡查抢险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防汛职责,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防汛期间,铁路、交通部门要优先安排防洪物资的调运,教育部门要重点做好中小学危房校舍防汛安全责任的落实。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全省防汛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把防汛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三、加强预警设施建设,完善防洪预案,逐步建立健全突发暴雨洪灾应急机制。一要加强气象、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统筹安排监测站点,扩大测报覆盖面,优化建设方案,降低建设成本,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拓展服务深度,提高测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二要加强洪水调度系统建设。根据江河洪水调度需要,调整大型水库汛限水位,明确各级洪水调度的权限与责任。当前省防办要抓紧启动“数字渭河”防汛抗旱项目建设,争取在2-3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渭河流域的冯家山、石头河、黑河、羊毛湾等大型水库统一参与洪水错峰调度。三要完善和修订度汛预案,特别是各种突发性灾害的抢险预案,并按程序抓紧审查报批。对省防总办公室提交讨论的《陕西省防御灾害性洪水应急预案》、《陕西省大型水库参与渭河及汉江干流洪水错峰调度工作预案》及《陕西省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讨论稿),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认真研究,提出书面意见,于5月底前反馈省防总办公室。四要强化防汛指挥系统。各级防汛指挥人员要熟悉防汛预案,掌握工情、雨情、水情和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对策,努力提高防汛指挥能力。五要根据防汛抢险工作需要,增加各级防汛物料储备,特别是重要堤防、病险水库的抢险物料。省防办要对各地防汛物料储备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市、县物资储备足额到位。今后凡因抢险物料储备不足而贻误战机,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防总、黄河防总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把防汛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人员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搞好抗旱工作,保证人畜饮水安全。要遏制河流污染,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和防雹工作,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参加会议人员:(略)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