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计委《关于2003年西部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2003年西部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计委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机遇,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省十届一次人代会的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我省西部开发工作新局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西部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66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2003年西部开发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抓住国家对西部地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利时机,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积极发展舍饲养畜。结合农村新能源项目建设,解决好封禁过程中的“牲口”、“灶口”和“人口”问题,保护和调动农民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按照建设“生态省”的目标,继续抓好“退耕 ,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上中游防护林”、“日元贷款黄河中上游造林”、黄土高原治理二期和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以及军民共同治理的106条小流域项目建设;加快渭河、汉江等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榆林三条河流(窟野河、秃尾河和孤山川河)水土保持项目和陕北淤地坝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003年完成全省退耕还林还草420万亩,荒山造林420万亩,造林合格面积11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平方公里,使我省生态环境面貌有较大改善。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抓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安排重点项目102个,计划投资241.77亿元。其中投产项目30个计划投资56.3亿元;续建项目38个,计划投资123亿元;新开工项目34个,计划投资62.4亿元。交通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确保年内建成榆林至靖边、勉县至宁强、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南段、咸阳过境等5条高速公路,新通车高速公路里程267公里,初步建成“米”字形公路主骨架西安枢纽;新开工洋县至勉县、户县至洋县、西安至柞水、蓝田至商州、子洲至靖边至王圈梁、靖边至安塞等6条高速公路。同时,确保宝兰铁路复线年内建成,咸阳机场扩建工程6月底以前投入运营,抓好禹门口至阎良和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1号隧道9月贯通,西合铁路铺架完成;争取西延铁路扩能改造、延安机场改造开工建设;加快汉中、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和壶口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开工一个机场;抓好西安至平凉铁路、太原至中卫铁路和西安铁路枢纽前期工作。加快西安及关中“一线两带”城市的路、气、水、电、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城市群建设步伐。
抓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定边供水、三原西郊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加快安康黄石滩、洋县卡房、渭河涧峪和榆林李家梁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抓好渭河中游、渭洛河下游、三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汉江干流汉中段等重点防洪项目建设,搞好宝鸡冯家山等31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好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开工建设延安、安康城市防洪和“引乾济石”调水工程,争取开52“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加大以防治水土流失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抬理力度。运用国债资金建设一批县际公路、农村公路、农村新能源、农副产品流通设施、农村医疗设施和节水灌溉、中小型水利设施等项目,全面完成38万人饮水项目和84万人饮用高氟水的氟病区改水项目。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和一期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参加,以增加农民的即期收入。继续搞好以工代赈,加强贫困地区乡村道路、基本农田、小流域治理等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
围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西部开发重点任务,加快我省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旱作农业、防沙治沙、清洁能源、优势”资源转化与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及科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在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策划并组织上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建设项目,努力提高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能力,为高技术产业化奠定基础;在航空、现代农业、新材料和光电子等领域;积极筹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列入国家计划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适用人才。继续加强基础教育,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为重点,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普通高中的发展;继续通过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多方筹资,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校舍建设;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动手操作的熟练技术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质量;加强各类人员的职业培训,为各类人员的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等教育,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科类和专业结构,为扩大招生创造条件。要加快长安区郭杜镇西部大学城建设,力争年底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在西安市再规划 2—3个大学园区,并开工建设。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开发商等参与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加快西北大学等六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学校二期工程的建设,使其成为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加强培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生物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医药、自动化等种类专业和加入WTO后急需的法律、金融、贸易、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新完善和充实高校教学实验设备,积极建设和完善全省高校校园网工程,在校园内实行网络化教学管理,大力提高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水平。实施16所高校日元贷款的教学实验设备购置工作,积极争取其他利用国外政府贷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项目的实施。
加快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精品战略,力争10部以上的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各项奖。完善和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抓好“两馆一站一院”建设工程,新建改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19个,乡镇文化活动站] 80个。抓好农村电影“213厂工程,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加紧实施全省30多个骨干发射台设备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省广播电视中心业务大楼建设,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实施自然村通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275万户,比2002年增加1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5%和93.3%。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贫困县医院、“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健康工程建设工作和“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加快推进城镇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现有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和农村流动,鼓励医疗机构重组、兼并。推进国有医疗机构经营权和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抓好预防保健工作,控制重大疫情发生,切实加强疾病控制工作,农村饮用水改水受益率达到65%。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把控制失业和增加就业岗位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就业岗位”等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和预警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就业带动性强的产业发展。规范和加快社区发展。重点支持一批示范社区建设,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社区设施建设,探索企业化、规模化社区服务模式。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围绕专用优质小麦、杂粮、水稻,水果;奶类,中药材;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口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培养和扶持一批从事生产力工和市场流通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优果工程,搞好省果品研发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推进果品: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抓好渭;比50万亩加工专用苹果基地和300万亩出口苹果基地建设,扩大猕猴桃、酥梨、葡萄、红枣等果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优果率。大力发展关中奶畜和秦川牛、陕北肉羊、陕南瘦肉型猪和家畜等特种养殖业,重点支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促进关中奶源基地发展,使关中奶业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长城沿线、延安;渭北和陕南分别建设沙生牧草带;苜蓿草带;三叶草带和黑麦草带,以草定畜,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设施饲养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迅速提高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整体实力;做大做强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以国家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为契机,重点抓好公众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及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系统软件产业化项目,争取在西安建设国家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同时,积极在新型电子元器件、光屯子器件、数字电视;新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生态环境建设;优势资源转化利用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培养、筛选、策划批项目,做大做强;:培育出我省高技术产业的“参天大树”。积极推动创业投资业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资本运作。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精品景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重点抓好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黄帝陵二期整修工程等人文景观建设.完成秦俑馆门前区环境净化工程以及咸阳五陵塬旅游道路和唐昭陵旅游专用公路建设,使秦汉、唐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启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馆小西安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等项目i;丰;富展示形式,提升景观品位。进一步注重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合理开发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秦岭北麓和黄河、长江水系自然景观开发为重点,抓好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太白山画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佛坪自然生态旅游区、西安“三园”等旅游国债项目建设。加快沿黄公路和西安环山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景区、景点的通达条件;加快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拓展我省旅游发展空间古继续抓好以西安为中,凸,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开发建设。抓好旅游黄金周组织,工作提高旅游综合收入。鼓励兴建“农家乐”等方式的旅游服务设施,推动假日旅游有序发展,全面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我省旅游产品知名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陕西旅游信息专业网站建设,实现与国际、国内各主要网站的对接,逐步实现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涉外饭店网上信息发布、网络销售、网络预定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
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以石油天然气和食盐开采及加工利用、煤炭采选、煤电转化及煤液化为主。年内开工建设神木2 x60万千瓦电厂、20万吨甲醇、10万吨聚氯乙烯项月,确保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有实质性启动。同时,加大煤液化、电解铝、延炼石油深加工、15万吨醋酸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促使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形成。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要培育壮大以重型汽车及零部件、高压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机床工具、缝制设备、航空航天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抓好西电集团直流输电国产化、陕汽集团1.5万辆重型汽车和10万台变速箱技改项目及惠大丝束二期、骊山公司集成电路等军民结合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功能园区和企业集群,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良好环境。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必须围绕建立公正、透明、稳定的法制政策环境,诚信、规范、统一的市场环境,物流通畅,服务体系健全,便于配套生产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人才聚集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自然环境来展开,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审批程序,从而提高我省对外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企业机制创新。突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吸引投资者和社会民间资本入股、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改制作为发展的前提,用发展促进体制创新,努力盘活国有资产;依托优势企业,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一批强势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优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培育出厂一批行业“小巨人”,形成多种所有制、大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域,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外,其他领域对内对外全面开放,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投资和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重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各种形式利用外资。舍得拿出好的项目、好的资产与外商合作。大胆采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投资基金、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利用外资。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立足双赢,注重实效。确立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各类开发区的管理权限,使开发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项目意向形成后,必须盯住不放、跟进服务,促进意向变合同、合同快履行。充分发挥各驻外机构、涉外机构和组织的招商引资作用。加强对外贸易。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举的实施,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以现有设备、小技术等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贸易。吸引更多的东部企业以兴办实业、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来陕发展,努力实现我省资源、市场优势与东部资金、技术优势的结合。
六、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要贯彻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全面加强各级党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干部队伍“四化”和德才兼备,要忠实执行“三个代表”,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到国外、境外学习。有计划地组织青年干部下基层锻炼,做好东、西部干部交流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开发相适应的专业技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我省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专门人才和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高效农业、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三五人才工程”,大力培养选拔中青年人才,支持中青年人才担任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负责人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政府培训和企业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培养一支具有战略头脑、善于经营管理的外向型企业家队伍。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稳定现有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对科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要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根据贡献大小确定,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稳步推行知名专家、教授年薪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使企业经营人员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试行企业高层人中的年薪制,试行股权制和期权制。建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相联系的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积极推行企事业单位人事代理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允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并不损害所在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兼职,或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打破人才部门所有和地域界限,允许高级人才同时为两个或多个单位服务,实行人才资源社会共享。
加大引进国内外智力工作。建立引进人才基金,鼓励、资助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及出国培训。吸引和鼓励留学人员来陕创业,或与我省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陕南、陕北引进高层次人才。陕南、陕北从省内其他地方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省外、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
各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检查贯彻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抓紧研究和细化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推进开发的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扎实实地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