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2003 > 第2期

生命之水济古城

文号: ——西安市黑河引水续建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王辛石 孙满江
  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镜头回放到1995年的夏天,古城西安机关停水,宾馆停水,居民楼停水,到 处是提着桶找水 的人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荒”持续达三个月之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危机, 西安市先是建成了石头河西安供水工程,接着开工了黑河金盆枢纽工程。从黑河向西安市引 水的渠道建设,1996年完成了一期工程,日供水50万吨,初步缓解了城区缺水矛盾。为了进 一步扩大城市供水能力,西安市于1998年12月开工建设引水渠道二期工程,即从长安县子午 镇原黑河引水渠道见子河汇流池起,至南郊千户村水厂,建成一条长217公里、过水能力为每 秒37立方米的引水渠道,总投资19亿元,可使西安市在现有50万吨日供水能力的基础上增 加到110万吨。
  渠道要经过人口密集的城市近郊和沟壑纵横的塬区,20多公里长的渠道,连接箱涵就有305米 ,隧道长8300米,倒虹长8124米,渡槽长60米。这些建筑物的长度占到施工总长度的80%左 右。而且工程必须在2001年完工,整个施工期限只有两年半时间。资金需从银行贷款80 00多万元。
  黑河引水续建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困难。 西安市水利局副局长孙英茹在动员会上说:“这既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德政工程,又是一块难啃 的“硬骨头”,要用背水一战、逼上梁山的勇气来迎接挑战”。  
  一群无畏的建设者 开工以来,大多数工程都是昼夜施工,抢进度,赶工期。建设管理处全力以赴, 一切围绕工 程干,一切围绕工程转。由于工程多处穿越村庄和单位,经常出现农民阻挠施工的情况。管 理处一班人就如消防队员一样,哪里出现问题就到哪里解决,决不让问题过夜。有时和农民 谈判,一谈就是大半夜,问题不解决,决不撤兵,一辆吉普车天天都要在 渠道上跑上几遍。施工单位把黑河引水续建工程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来完成,抽调精兵强将 ,组成突击队,昼夜奋战,抓重点,攻难点,确保工程进度。在管道安装的关键时期,管道 公司负责人驻守工地,与一线工人一起研究方案,一起进行施工。在曲江水厂到南郊新水厂 ,有2公里管道要经过村镇人口稠密区,绕道或者拆迁投资都很大,公司主动建议采用技术 难度很大的顶管施工办法,并积极配合建管处和技术部门进行论证、试验,坚持边研究、边 探索、边施工,较好地完成了管道安装任务,受到各方好评。
  汗水铸就辉煌。从1999年工程开工到现在,建设者克服了地质情况变化大、地下水位高、隧 洞施工遇到数百次塌方等重重困难,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工程采用“土锚 钉”固壁法和“快掘进,短进尺,强支撑,快砌护”等施工技术,建成西安地区最长的引水隧洞 ——长5374米的少陵塬隧洞,西安地区最长的输水倒虹——9006米的高河倒虹。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了“黄土地层大口径钢套筒混凝土 压力管道顶管施工技术”,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节省了1500万元 投资,该技术被西安市科委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一座高质量的钢铁长城 工程建设刚刚开始,工程建设管理处就郑重宣布,续建工程必须严格执行部颁质 量标准,实 现质量一票否决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设立了引 水渠道质量监督项目站。建管处与西北农科所签订了工程质量检测合同,约定检测项目由科 研所及有CMA认证的部门分项次检测。监理部及时印发了各种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方面的表格 和流程图,先后制定了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检测规定、压力管试压规程 及标准、预应力管质量标准和钢管件制作标准等规程规范23种,对规范施工、控制质量、控制进 度、控制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施工企业也相继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将技术负责 人、质量负责人名单以文件形式上报监理部、建管处备查。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即班 组质量员初检,施工队负责质量复检,企业质检科终检。在施工企业“三检制”的基础上,监 理工程师对原材料进场、每一施工工序进行检查签证。为把好重点材料质量关,监理部派出 驻厂监理工程师到生产现场把关,所有出厂产品都要经过专家复检,才能出厂运往工地。
  2002年11月27日,对渠道建设管理处的同志们来讲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经过20多位专家的现场 评审,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质量被评为优良。整个工程的3156个单元工程100%合格,22 33个关键部位和11道主要工序优良率达到100%,工程外观质量、水工建筑合格率达到100%。该工 程从2001年3月完成主体工程,到目前已安全平稳试运行一年,累计向西安南郊水厂供水6 000万立方米,向长安三水厂供水1200万立方米,同时还给西安护城河提供了优质水源。〖 HT5K〗(作者单位:陕西省水利厅;西安市水务局)★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