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地方电力如何参与市场竞争

地方电力如何参与市场竞争

马金明
时间: 2008-06-25 16:00

  陕西供电由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省政府直属的配套一体的地方电力企业(以下称“地方电力”)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陕西省电力公司(以下称“国家电力”)共同承担。“地方电力”成立于1989年,下属66个县级供电企业和一个市级供电局。其供电区域已覆盖全省75%的面积,供电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0%。已有35千伏、110千伏变电站380余座,配电线路74万千米,所辖66个县的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和98%。
  陕西地方电力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困难
  一、电网问题
  陕西地方电力的发展并不乐观。一是电网基础薄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电网点多、面广、线长,规模不大,主干网架电压等级不高,电网处于割裂状态。
  二是地方电网的发展并不乐观。在地方电力所属营业区内,35千伏~100千伏电网的上级电源由国家电力控制,地方电力主要经营配网,对国家电网依赖性较强,加之趸售特点,使地方电网在规划、建设运营上受到制约。
  二、供电营业区问题
  由于历史及电网结构原因,目前在陕西地方电力营业区内存在国家电力110千伏变电站88座、35千伏变电站26座,拥有用户270家,年售电量30亿千瓦时,占地方电力系统售电量的一半,目前国家电力的用户数量仍在增加。相反,地方电力为解决营业区内供电问题,无论从电网接入还是电价等方面都有很大困难,发展用户步履艰难。
  三、用户管理问题
  按照以往的概念,大中型工业用户只能由国家电力供电。但是近年来,陕西地方电力投入农村电力建设的资金多达76亿元,平均每年为19亿元,通过建设与改造,已有110千伏变电站30多座,线路2000千米;35千伏变电站350座,线路6000多千米,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区域网,电力设备的技术性能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地方电力执行着电力行业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安全规程,有一批精于业务的技术及管理队伍。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城及广大农村将是今后电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农村电力市场也将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地方电力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大力扶持,尤其是陕西确立的“一线两带”战略,促使农村出现了一批工业园区,一些大的厂矿企业也逐渐进入县城。这就给地方电力如何保障其供电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些工业用电,需要用110千伏电压供电。国家电力因其自身的优势,即使在地方电力营业区内,也更容易争取到这些用户。而地方电力在国家电力的营业区内,目前尚无一个用户。
  四、农电的社会属性问题
  农村电力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为了帮助营业区内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陕西地 方电力投入了大量资金,在1999年底提前实现了全省村村通电的艰巨任务。在电网的维护与经营中,每年还要向贫困地区补贴3000多万元。国家安排的农网改造资金,也只能改造2/3的面积,边远地区许多自然村组,群众用电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地方电力任重而道远。 对地方电力企业来说,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尤其是西部农村经济欠发达,农电企业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正因为这样,必须深入研究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政策问题。
  五、电价问题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是决定电力企业生存的关键,也是决定电力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国务院《关于电价改革的方案》指出:电网输配电价格由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由于地方电力企业特殊的社会属性,配电电价的制定,既要能满足其社会公益功能,也要满足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还要能维持地方电力的生存发展。
  随着“两改一同价”的完成,农村到户电价严格执行国家定价,农村电价空间越来越小。“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使农电成本急剧攀升,给农电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极大困难,进一步弱化了地方电力的竞争实力。
  地方电力从国家电网购电实行趸售电价,趸售折比的高低及趸售电价的电压级别,是决定地方电力能否生存的决定因素。此次电力改革未涉及趸售电价的改革,但从改革趋势看,未来的电力市场中,电网经营企业将起主导作用,它将择优收购的发电公司通过竞价上网的电力,以批发价格批发给配电公司,由配电公司通过配电市场将电力出售给最终用户。无论是趸售价格,还是批发价格,重要的是能使农电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电力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同一电网内的同一电压等级、同一用电类别的用户,执行相同的电价标准。但国家电力与地方电力企业之间的价格趸售关系,使地方电力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地方电力趸售地区销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而国家电力因其区内电量库容大,价格调节能力强,能够利用优惠政策、峰谷分时电价等在交叉供电地区争取大用户,这使地方电力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困难。 地方电力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和改革的设想
  一、因网制宜,适时实施厂网分开
  目前,陕西省地方所属水电企业,大部分已进行股份制改革,产权关系明晰,应继续完善、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借鉴其他省份小水电改革经验,待条件成熟时,在配电网内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配电网。配电网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竞价上输电网消化余电,通过与输电网互补余缺,保障用户供电。
  二、积极应对,勇于参与配电端改革
  输配分开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配电环节从电网分离出去,成为独立配电商,形成以多个独立配电商为主体的配电市场。地方电力作为配售一体的电力公司,必然参与配电端的竞争。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加强供区电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地方电力必须加强电网建设,完善配电功能,改变配电网的瓶颈束缚。为此,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地方电网的发展战略,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强化政府职能,为地方电力的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电力市场的放开并不意味着对市场不再实施必要的监管和协调。在新旧体制的交替阶段,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政府的协调解决,特别是当一个地区存在国家电力和地方电力两家供电企业时。
  规范市场,协调服务,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平台。
  政府要监督所有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有效处理改革时期电力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应确定地方电力的电网建设管理范围,合理确定电价,尽快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政策引导,健全机制,促进农电可持续发展。
  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地方电网的接入困难。加紧出台扶持地方电力发展和建设的有关政策。针对农电的社会属性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
  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国家电力与地方电力的关系。
  由于利益主体不同,国家电力与地方电力都希望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取尽可能多的占有率,其矛盾在所难免。为此,政府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促使国地双方自觉、团结治网,共同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作者系陕西省农电管理局副局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