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搞好商洛生态工业园建设,2003年6月8日至9日,我与商洛市经贸、国土资源管理、城建规
划等部门负责工业园区筹备建设工作的同志,先后到高陵县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河工业园和宝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现场参观和走访相关企业,不仅学到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而且,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思路、工作作风和服务环境对我们触动很深,震撼强烈。
成 就
高陵县位于西安市区以北20公里的近郊,全县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是全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也是与大荔县并称为全陕西没有山区的两个县之一。为了探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1996年,他们开始实施“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工业园区”战略,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泾河工业园迅速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生了西安市乃至全省最具活力的“洼地”效应。截至目前,泾河工业园入园企业已达174家,合同投资额62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有10个,过千万元的项目有116个;已正式投产的企业57家,涉及医药、化工、电子、机械、建材、食品、旅游、饲料等多个行业。200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50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6%,上缴税金32764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28%;今年1至5月,完成工业产值218亿元,上缴税金23243万元,预计全年上缴税金可突破5000万元。
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高新区目前共有企业48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有14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5家,外资企业10余家。2002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0亿元,GDP达到2142亿元,合同引资33亿元。高新区的建设,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宝鸡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成功跨越,也使宝鸡市的经济总量、城区面积、城市人口得到快速扩张,为创建全国文明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 验
一、解放思想,敢冒风险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否定与被否定的过程,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就是要有敢冒风险、
敢于承担责任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1996年,高陵县在决策建设泾河工业园时,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高陵紧邻西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工业园在区域布局上难以得到认可;另一方面,许多人怀疑一个仅24万人口的小县能不能建好工业园?同时,在制定园区管理措施、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由于触及到一些部门的利益,动摇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根基,也遇到许多阻力和压力。但该县决策者坚信,“凡是有利于发展的,就是合理的。”
二、领导重视,万众一心
没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没有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的整
体合力,就没有园区发展的今天。高陵县把泾河工业园定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决策大家定,工作大家干,风险大家担,责任大家负”。园区建设期间,书记、县长工作、吃住在园区,亲自抓建设、抓管理、抓招商、抓环境。县级各套班子的领导,各部门的人力、财力、物力纷纷向园区集中。为了园区建设,干部职工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节假日之分、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群众为了园区建设需要搬迁,大年三十住在临时帐篷里也毫无怨言。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心想着园区、一切为了园区、全力建设园区”的整体合力。
三、优化环境,诚心招商
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是招商引资的保障线,是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生命线。在高陵、宝鸡考察期间,我们都听到了这样的感慨。高陵县为了吸引众多的客商投资泾河工业园,按照“牺牲眼前利益,保证长远利益;牺牲局部利益,保证全局利益”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土地征用方面,凡是投资新建生产性企业,每亩地价415万元,并由园区管委会负责为企业征地和办理一切手续。在税费政策方面,从企业投产之日起,前3年企业所得税全额奖励返还,第4、5年减半奖励;中央、地方共享后,5年内留县的税收全额奖励给企业;所有入园企业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免收工商注册登记费、营业执照工本费、取水许可证工本费、暂住人口登记费等各项费用。在为企业服务方面,打破“三个界限”,即:打破上班与下班的界限,白天与晚上的界限,工作日与节假日的界限,全天候24小时为企业服务;推行现场办公“三不”制度,即:不出一个会议室,不超过两个小时,不收一分钱,为企业办完县内一切手续;实行“首问负责、二问办结、三问追究”制度,不论是什么身份、什么职务、什么部门,对客商的咨询、投诉和其他事宜,必须热情接待,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在环境治理方面,提出“斩断一切伸向园区的黑手”的口号,制定了《关于禁止在泾河工业园乱检查乱收费的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园区作为特区,园区企业有权拒绝未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的任何检查、收费。同时制定了不准向企业介绍工程队、不准介绍施工人员、不准推销施工材料等规定,明确了地方砂、石、砖等建筑材料的最高限价。
启 示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决定决策和行动,思想落后是影响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谁先跨过思想认识上的“鸿沟”,谁就会赢得发展的先机。园区的决策和建设是一次思想斗争、思想解放的过程,是对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的一次革命。高陵泾河工业园和宝鸡高新区建设所获得的成功,就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结果。它启示我们,虽然困难、矛盾、阻力和风险会不时发生,但只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牢固树立敢闯、敢干、敢担风险、敢于牺牲自我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真正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生命线”工程来抓,就一定能够成功跨越思想上的“鸿沟”,战胜困难,解决矛盾,排除阻力,最终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
二、优化环境是生命
园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招商引资的“平台”。“建园容易管园难”,“招商容易留
商难”。没有良好的环境,园区就没有生命力。高陵和宝鸡对园区建设和发展环境的高度重视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启示我们,只有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弥补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等种种发展的缺陷,才能培植出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才能形成发展的“洼地”。优化发展环境,关键是要制定出一套能够吸引投资和人才、留住投资和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确保政策落实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敢抓敢管,严抓严管,齐抓共管,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处处维护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借 鉴
商洛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高陵、宝鸡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等方
面无可比性,但高陵、宝鸡对园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定位,以及他们建设园区、管理园区的基本做法,对于我们建设和发展商洛生态工业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园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工业园区建设既是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也是适应市场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推进产业化和工业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能够拉动经济总量、城市容量的有效扩张,而且对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商洛来讲,建设生态工业园不仅是实施产业兴市、产业强市和“扩城建园兴龙头”的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发挥商洛的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带动城镇化发展。因此,学习借鉴高陵、宝鸡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牢固确立生态工业园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做到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切实把生态工业园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来抓。
二、加强领导,凝聚人心,形成齐抓共管园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商洛生态工业园自规划到筹建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的普遍关注。但由于我们是贫困地区,园区建设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组织协调,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对照高陵、宝鸡抓园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建设商洛生态工业园,必须“举全市之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真正把园区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宣传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协调一致,齐心协力抓好园区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园区的投入力度,聚集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级级重视、人人参与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三、依托资源,扩大招商,积极培育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孵化器”
“孵化器”是园区的产业主体,是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和优势技术等要素的集中反映,是带动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孵化器”在园区中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虽然我们在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立地条件等方面与宝鸡、高陵有较大差距,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商洛中药材产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开发潜力,构成了商洛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的比较优势。把医药产业确定为商洛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的“孵化器”,着力孵化一批以中药生产、科研、加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非常符合商洛市情,更有利于我们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在抓好现有制药企业的基础上,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制药企业入园办厂,扩大商洛生态工业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把商洛生态工业园建设成为以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医药产业为主体的特色工业园区,使其在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
四、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构筑园区建设和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命”的意识,充实、完善园区政策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着力抓好落实。严厉查处违反政策、破坏环境的行为,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操作性,依靠优惠政策吸引人。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按照“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原则,加大园区环境治理力度,净化园区环境,依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切实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实行24小时服务制,落实“全程服务、限时办结”的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为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贡献大小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五、加强管理,完善功能,增强园区综合服务职能
强化园区管委会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健全园区各类服务组织和机构,实行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运作方式。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和环节,避免外界因素对园区建设的影响。按照“综合配套,服务周到,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原则,搞好园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法规、税费管理、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优质服务,真正为园区营造一个管理规范、运作协调、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服务环境。(作者为商洛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