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中共礼泉县委 礼泉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08-06-25 16:00
省长贾治邦在礼泉县检查指导工作
  礼泉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咸阳市辖县。全县辖11镇4乡448个行政村,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人口45.5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中部山区和半山区石灰石资源储量较大,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是理想的建筑材料的开采地;南部平原属宝鸡峡灌区,渠井双灌,水利条件优越,是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唐太宗昭陵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占地30万亩,陪葬墓208座,是陕西省18个文物旅游县之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得到较大扩张。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8亿元,是1978年的16倍;财政收入完成6030万元,是1978年的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9元,是1978年的33倍。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各县区位居第46位,在全市位居第5位。
  但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运行质量不高,农民和县、乡两级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基于礼泉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我们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以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是:
  一、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立足礼泉资源优势,实行重点开发、错位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在农业产业上,重点培育发展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在工业产业上,重点培育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和包装业;在第三产业上,重点抓好旅游资源开发。
  二、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按照“北优果、南设施,全县发展养殖业”的布局,做强做大果业,培育壮大畜牧业,把礼泉建成果业强县、畜牧大县和全国设施农业基地县,实现果畜富民。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在北部山区建设1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在中部半山区建设10万亩精品杂果基地,在南部建设10万亩设施水果和设施蔬菜基地。
  工作措施上:一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基地建设水平;二是着力培育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果品加工由初级产品向下游产品延伸;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搞好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三、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重点围绕建材、食品、医药化工、包装四大产业,抓好城北、城东两大工业园区建设,扩张工业总量,实现工业立县。具体措施是“退一进四”,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金全部退出,加快推进民营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企业,加快推进骨干工业企业包装上市步伐。
  四、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县城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南坊、叱干、赵镇、烟霞、阡东5个卫星城镇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一是把城镇建设作为最大的产业来发展,把城镇资本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按照“多元投资、国有民营、国退民进”的思路,盘活城镇存量资产,以地生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二是迅速扩张城镇规模,在北部旱腰带山区实行大规模居民迁徙,使人口下山入川,向城镇迅速聚集。三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重点抓好专业市场集中扩容建设,提高规模效益,放开搞活农村集贸市场。
  五、壮大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加强产业引导,实施重点支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实施百村万人劳务输出工程,以北部旱腰带地区100个村为重点,劳务输出5万人。
  六、做大做强旅游业。
  把旅游作为继果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来抓,以弘扬大唐文化为主,加强文物旅游景点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人文旅游;以展示关中风情为主,发展民俗旅游;以农业资 源为依托,发展现代生态观光旅游。
  七、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招商引资。
  通过招商引资,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制约问题。坚持每年抓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撑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