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贾治邦省长指出要创新抓落实的机制和制度

贾治邦省长指出要创新抓落实的机制和制度

时间: 2008-06-25 16:00

  一、抓落实必须夯实责任。抓落实是一种组织行为和领导过程,强化领导责任和目标管理是抓好落实的内在要求。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的政府,就是要以抓落实为第一“抓手”,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有效转变。省政府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抓落实的机制,形成了任务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和考评奖惩等五项制度。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谁工作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再也不能出现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现象。要层层建立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责任制,实行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制度。一把手既要对全局工作负总责,也要在抓落实上负总责。省政府实行由省长负总责、副省长按照分工具体负责、部门主要领导为承办责任人的抓落实责任制。各部门、各市县对每年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完成情况,要向政府全体会议和上级政府做出报告,必要时向社会公布。要坚持责任到岗,细化到人,形成多层次抓落实的目标体系和岗位责任制,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要有明确的指标、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科学划定部门职责,从源头上防止扯皮。加快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从体制上、机制上切实解决抓落实的梗阻问题。
  二、抓落实必须加强督查。督促检查是抓落实的重要一环,要不断探索督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省政府关于抓落实的五项制度,其中四项都是针对督促检查的。不抓督促检查,抓落实只能是一句空话。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五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坚持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办法,及时反馈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执行省政府《部门工作督查考评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企业、群众对政府工作尤其是行政执法、经济综合部门工作情况的公开评议制度。一些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单位,要请基层、企业、群众打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或向社会公布。公务员年底一个月的奖励工资,要与评议结果挂钩,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健全并强化抓落实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把抓落实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工作能力、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选拔任用的一项主要依据;工作平庸、不负责任、长期完不成工作任务的,要批评教育、限期改正,不改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心思不在工作上,打黑枪、告黑状,挑拨离间的,一经发现,从严查处。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追究“不落实的人”,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把各级政府建设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落实型政府。
  三、抓落实必须讲求方法。不抓落实干不好工作,不懂得抓落实的方法和艺术同样干不好工作。许多同志成天忙忙碌碌,看起来很辛苦,但工作成绩却不显著,归根结底就在于他们抓工作、抓落实的方法不对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和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眉毛胡子一把抓,是抓不出成效的。必须正确处理“抓大事”与“抓小事”的关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科学的领导艺术。各级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在抓好主要矛盾和重点工作上,特别要集中精力抓好对经济发展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抓落实还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不能顾此失彼。对于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完善市场体系、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都要一一抓好落实。
  四、抓落实必须改进作风。作风既是形象,又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当前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重部署、轻检查,重形式、轻效果,“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的现象。坚持抓好落实与转变作风同步进行,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的落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契机,在各级政府机关形成重实绩、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