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政发〔2002〕55号
2002年10月29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目前,我省“三秋”工作基本结束,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时机已经 到来。为了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 产基本条件,特作如下通知:
一、与时俱进,调整思路,进一步增强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旱涝灾害是制约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 众发扬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造山河、兴修水利建设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我省水的供需矛盾 十分突出,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江河堤防防御洪 水的能力有待提高,这种现状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要求很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 入新阶段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基础设施做支撑 。加之,今年陕南、陕北相继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灾,水毁修复任务艰巨,必须坚持不懈 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此,各地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利 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进一步增强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感 、使命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调整思路,正确处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村费税改革、退耕 还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发展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想,认真 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总目标,以抗旱水源建设、节水技术推广、农 村饮水解困、水保生态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狠抓 落实,广泛发动群众,再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目标任务是:大干100天,新增灌溉面积3 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兴修高标准无水利设施 基本农田45万亩,新修整修加固堤防1200公里,解决130万人的饮水困难。围绕这个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五大工程建设:
一是抗旱水源工程。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动群众大办以小井、小站、小库、 小窖、小塘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冬春兴修塘坝1000座,打窖8万眼,新打修复机井4840眼,新 建维修抽水站973座,增加蓄水能力2500万立方米,发展集雨节灌1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 。按照“基本建成三项、加快在建四项、力争新开两项”的目标,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宝鸡峡加坝加闸、三原西郊水库要确保年底基本建成。加快洋县卡 房水库、安康黄石滩水库、榆林李家梁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建设。洋县卡房水库年底大坝砌 筑到870米高程,完成泄洪底孔、输水洞工程。安康黄石滩水库、榆林李家梁水库、神木瑶镇 水库以及定边供水续建工程建设要确保完成计划目标。力争开工建设洛惠渠加坝加闸和渭南 涧峪水库。以渭河综合治理为龙头,加快东庄水库、“引红济石”等一批大中型水源工程的 前期工作,为尽快立项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节水改造工程。以节水增效为重点,加快大中型灌区“两改一提高”(节水改造、支 斗渠改制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步伐。组织实施九大灌区改造世行贷款项目和大型灌区续建改 造工程,重点抓好桃曲坡水库溢洪道加闸、交口枢纽进水闸加固工程扫尾,加快宝鸡峡魏家堡 枢纽加固、韦水倒虹除险改建工程和北倪、官底、佐家等16座泵站建设进度,完成渠道衬砌8 10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5万亩。抓好22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渭河三门峡库区南北滩节灌工 程建设,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积极做好2002年17个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国家第二批20个节 水增效重点县的前期工作。大力普及和推广灌溉节水技术,浑水灌区以渠道衬砌和小畦灌为 重点,清水灌区、井灌区以管道输水和喷灌为重点,果园、大棚以滴灌、渗灌、微喷灌为主。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抓好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工作。
三是城乡供水工程。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规划到卡,按 卡实施,建成消号”的原则,抓紧组织实施“国家农村人饮解困工程”、“甘露工程”和“氟 砷改水项目”建设,全面完成90万人饮解困和氟病区40万人改水任务。全力抓好黄陵、宜川 、紫阳、宁陕、镇巴、长武、佛坪、潼关等县城供水工程,增加日供水能力3万吨。全面完成 汉台区西沟供水、洛南梁塬供水等省批项目建设任务。
四是水保生态工程。以山川秀美为目标,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小流 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统一规划,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工程、生 物、耕作措施优化配置,依靠大自然修复和人工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全 面启动陕北水保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一川两江六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切实抓好水保 国债、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农发水保等重点项目和10个水保生态修复示范县建设。陕北地区 要把淤地坝作为水保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措施来抓,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加快建设步伐。基 本农田面积达到陕北人均2.5—3亩、关中人均1.5—2亩、陕南人均1亩,面积未达到标准的要 继续加大建设力度,面积已达到标准的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上。抓住 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抓好公路 沿线、库区、渠道、堤防、城镇、单位院落的造林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美化环境。
五是防洪保安工程。水毁严重的地方要把水毁修复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头等大事,切实 抓紧抓好,力争在明年汛期到来之前使水毁工程得到全面恢复和提高。今冬明春全省新修加 固堤防1200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500处。以“一江两河一库区”为重点,抓好渭洛河下游治理 、三门峡库区移民保安、渭河中游、千河防洪等四大重点56处防洪工程建设,新修加固堤防8 3公里,新修加固坝垛359座,建设标准化堤防41公里。加快石门、冯家山、石堡川等17座水库 除险加固建设进度,积极做好桃曲坡、大北沟等14座水库除险加固的开工准备工作,力争早日 开工建设。大力推广绥德县城防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动城镇防洪堤防建设。加大防汛信息系 统建设力度。抓好陕南雨量遥测速报系统,大型水库及渭河中下游、汉江上游水情自动测报 系统,全省旱情测报系统和交口灌区田市抽水站自动化温控系统建设。全面建成陕北、陕南 防汛信息卫星地面站,不断提高防汛通讯自动化水平。抓紧羊毛湾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工程建 设,启动全省洪水调度系统工程。
三、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努力把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省南北狭长,自然条件差异大,各地要根据各自实际 ,明确冬 春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实行分类指导,针对性开展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就全省 而言,陕北要以人饮、水保生态建设为重点,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和病 险水库处理、水毁修复;关中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集中力量突击搞好灌区、河道“三修两清 一绿化”工作,切实抓好关中灌区更新改造、重点水源工程和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陕南 要以水毁修复、水保生态、人饮解困为重点,坚持“小工程、大群体”方向,大力发展以堰塘 窖为主的小微型水利,加快流域治理、基本农田和河道堤防建设步伐。各地还要抓好小水电 建设和渔业生产,新增小水电装机7500千瓦,发展稻田养鱼10000亩。基本建设工程严格按照 “三制”组织实施。群众性水利建设要认真贯彻执行税费改革政策,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按照“一事一议”和上限控制的原则,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水利建设投入是关键。各地要适应税费改革的新形势,调整投入思 路,实行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办水”,“谁建设,谁拿钱,量力而行,不留缺口”的原 则,切实落实水利产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水利投入。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调动农民群 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今年我省全面进行税费改革试点,在过渡期要继续用好管好劳动积累工 ,不得强行以资顶劳。要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 术和流通服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积极兴修水利。三是以产权改制促发展。引 进市场机制,加快“五荒”、“五小”水利工程改制步伐,鼓励和支持民办水利,加快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中、省下拨的各项水利专项资金要随到随拨,任何部门和单位严禁 截留、挤占、挪用,确保及时到位,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质量管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争创“精品工程”。重点 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健 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面上的农田水利水保工程要从规划、设 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抓起,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 坚决返工重建。造成质量事故的要严肃查处,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继续整顿和 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强化行业监管。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水利工 程质量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已建成工程根据工程类型、规模,按照有利 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 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
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建设活动,量大面广,时效性强,各级政府必 须高度 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把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具体行动,作为今冬明春农村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有 关部门分工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充分利用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以贯彻实施新《水法》为契机,大张旗 鼓地宣传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水利、人人参与 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三秋”大忙基本结束后,各地要尽快动员群众出机上劳,迅速掀起大 干热潮。三是转变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各级领导同志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身体力行地抓好 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同志全力抓,大力推行领导人包片抓点和几套班子 齐抓共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强检查指导,抓重点,抓示范,抓典型,推动全盘。要有组织、 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义务劳动。省上重点抓好在建的大中型骨干水 利工程和20个带头县、30个重点会战工程、100个高效示范流域。四是各部门要紧密配合。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把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抽调精兵强将搞好各项 服务。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农发、电力、银行、宣传、军区(武装部) 等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各尽其责,通力合作,搞好服务,共同推动我省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深入开展,为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