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瓶颈”。怎样才能筹措 到更多的建设资金呢?概括地说,主要是拓展好四条渠道: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国债 ;二是扩大对外开放 ,引进外来资金;三是搞好间接融资,用好信贷资金;四是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全方位启动 民间投资。要正确使用好上述渠道,必须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投资方式,把不断扩大民间 投资和招商引资规模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好。
要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投资方式。长期以来,我省建设资金的筹措一直主要依靠政府,依 靠财政和国债资金,这种状况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改变。从陕西经济发展的历程看 ,什么时候国家支持的力度大,什么时候我们的发展就快,“一五”、“二五”如此,“三 线建设”如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五年来也是如此。这种状况在中央集权、投资来源单一 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资本市场日益发展壮大、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投资 对国家的依赖程度越大,说明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内在动力越弱。从我省实际出发,筹措建 设资金,一方面仍然要用足用活国家支持西部开发的各项政策,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的资金 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投资方式,大力培值各类投 资 主体即项目法人。所有项目不管其性质如何,都应该先有法人、后有项目。各级政府都要十 分注重保护项目法人投资的积极性,让他们既充分享有投资决策权,又相应承担投资风险。 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刺激民间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工业经济,不 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我省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5%,今年预期达 到40%,但非公有制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比例明显偏低。要通过体 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建立政府股权投资、动态调整、有效退出机制,在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的 同时,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弥补我省建设资金不足,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资本、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 正以空前的速度向高效率、高回报、风险小的地区流动。谁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谁就能 赢得发展的更大主动权。当前,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外来资本,他们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都已 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要在继续大力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电信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创新法制环境;以落 实好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为着眼点,创新政策环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创 新服务环境;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目标,创新市场环境;以转变 观念为先导,创新人文社会环境。通过投资环境整治活动,努力使陕西成为民间资金和外来 资金投资的首选地。
要努力为民间投资构建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民间投资以其强烈的市场意识、灵活的运 作机制和新颖的投资方式,在各种经济成份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性。民营投资比较 集中的商贸服务、房地产、民营科技、建筑等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都非常快。如房地产业 ,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去年完成投资近百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25亿元,占到全社会投 资的九分之一。在一些传统的政府垄断行业如城市建设,民营资本也开始介入并呈现出良好 的 发展态势。但从整体上看,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影响,我省民间投资规模还比较小, 投资主体还不多,特别是工业投资主体,小的搞不大,大的留不住。从根本上说,发展民间 投资的关键,是政府要为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要树 立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应该依靠市场机制去解决问题的思想,使国有和民 间投资在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互相渗透,达到既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又壮大民营经济实 力的双赢目的。
用新的理念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招商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双向选择、共同发展,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要在 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游资充斥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 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大力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吸引这类企业来我省直接投 资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出一批容易合作建设、见效快、能够反映我省优势、符合市场 需求的“短、平、快”项目,寓招商引资于日常工作之中,“靓女先嫁”,门户开放,利益共 沾。特别要注意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量和项目洽谈成功率。切实避免招商引资流于形式,只 注重招商过程,不注重招商成效的作法。杜绝项目贪大求多、临时凑数,一个项目招商几年 ,年年招商不见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