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四部门关于全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四部门关于全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08-06-25 16:00

 
                     陕政办发〔2002〕70号 2002年7月24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局等4部门制定的《全省“网吧”等互联 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根据当地“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精心组织,多方配合,认真做好此项 工作,有效地治理目前“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格调低下、秩序混乱、安 全隐患多的现状,促进全省网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
              全省“网吧”等互联网 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省文化厅 省公安厅 省通信管理局 省工商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新闻宣传和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根据文 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工商总局《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 治理的通知》以及今年全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决定从 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活动。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由各级文化部门牵头,会同公安、通信、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具 体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 我所 用”的原则,通过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整顿,达到宏观调控、规 范经营、净化“网吧”市场的目的。重点是:
  (一)传播危害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煽动民族分裂,扰乱社会秩序等有害信息的;
  (二)利用互联网电子公告栏、留言版、聊天室等交互式栏目和网站、网页、个人主页中 张贴、传播各种有害信息和泄露国家机密的;
  (三)“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违规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不落实, 对有害信息不防范、不删除、不报告以及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 容的电脑游戏的;
  (四)网上非法销售侵权盗版音像制品、艺术品以及开展非法网上演出活动的;
  (五)容留未成年人在非国家规定时间内进入“网吧”的;
  (六)经营秩序混乱,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隐患突出以及证照不全或无 证无照经营的。
  二、工作措施与步骤
  (一)摸底与清理阶段:(即日起至8月15日)
  1.彻底清查所辖区域内“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总量、结构、档次、布局 等总体情况,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力度。
  2.切实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管理,要通过明查暗访、群众 举报等多种渠道重点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 的通知》的要求,查处一批、关闭一批、取缔一批,有效解决“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 场所有害信息泛滥,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的网络游戏,以及无证 照经营、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等问题。
  3.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 非法开办“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由文化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一律予以取缔,没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全部器材和违法所得。
  4.严肃查处违规经营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对超范围经营、擅自出租 或转让的营业场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从严予以查处;对擅自接入国际互联网 提供接入服务的,通信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5.认真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根据《公共娱乐 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 认真检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凡不符合国家有关消防 技术标准规定的,消防设施、设备不全或失效的,必须立即纠正,凡安装固定封闭门窗栅栏的, 必须立即拆除,营业期间不得封堵疏散通道,不得关锁门窗。对违反以上规定的,由公安机关 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必须责令其停业整顿或直接取缔。
  (二)重新审核阶段:(8月16日——9月15日) 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重新审核要从严控制,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 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力度,杜绝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1.严格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重新审核登记。
  (1)由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 通知》规定的开办条件进行审核,合格者发给开办条件核准文件。
  (2)对取得开办条件核准文件的;由同级公安机关进行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检查,并经地 级市(含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核合格后,在《陕西省网吧安全许可证》上加盖审核合格印鉴 。
  (3)对取得开办条件核准文件和审核合格的《陕西省网吧安全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文 化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网络文化准营证》。
  (4)对取得《陕西省网吧安全许可证》和《网络文化准营证》的,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重新注册登记。 未能获准重新登记注册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陕西省网吧安全许可证》、《 网络文化准营证》和营业执照,一律不得再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活动。
  (5)暂停审批新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级行政 管理部门一律停止审批新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也不得审核批准现有“网 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增添或更新设备。如有发现继续审批新的场所或增添、更新 设备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
  (6)对依法取缔和关闭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及时 将有关情况通报电信行政管理部门,由电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互联网接入商立即停止接入服 务。对逾期仍不停止接入服务的,由电信行政管理部门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36条从严处罚。
  2.重新审核登记的标准和要求:
  (1)有与开展营业活动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营业场地安全可靠,安全设施齐备;
  (2)与中小学校校门直线距离不得少于200米;
  (3)必须使用经省通信管理部门核准经营许可的ISP通信运营企业提供的专线及其他接入 方式(不允许使用拨号方式),与公共信息网联网;
  (4)与公共信息网联网的电脑数量,县为20台以上,营业面积40平方米以上;地级市为30台 以上,营业面积60平方米以上;西安市城六区为60台以上,营业面积120平方米以上,每台电脑 占用面积不得少于2平方米。
  (5)入口处须标明营业时间和设立“消费者不得玩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 不健康电脑游戏”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法定节假日8时至20时以外的时间不得进入( 无监护人陪伴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警示牌;
  (6)配备一定数量的经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的计算机信 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
  (7)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支持;
  (8)有相应的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措施及管理人员,并实行从业者资格审查,消费者入场 登记及场地巡查制度。
  (三)总结验收阶段:(9月15日——10月10日) 各级文化、公安、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作战,形 成合力,确保此次“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取得的实效。对治理中 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集中研究,专门解决。把群众是否满意、家长 是否放心,作为检查和衡量这次专项治理行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要抓好网络文化市场的 长效管理,随时进行复查,严防互联网有害信息传播及未成年人违规进入,非法经营等现象的 回潮。
  9月中下旬,各地对当地的整治情况进行自查,10月上旬,省政府将组织各行政职能部门组 成检查验收工作组,对重点地区进行检查验收。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予以表扬,对行动 消极迟缓,工作不力,未如期完成专项治理任务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文化、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通信等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充分认识 开展 此次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当前“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存在问题的 严重危害性。各级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切实履行 好各自的职责。
  (二)为确保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各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四部《关于 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的通知》和本通知的要求,严格执法、不 徇私情、不搞政策变通,排除一切干扰,积极努力工作。要及时掌握本地区的工作进展情况, 发现重大问题及时请示上报。
  (三)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专项治理的有关政策法 规及我省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预期目的,对严 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要进行曝光。各地要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努力使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通过治理整顿,向全社会倡导网上文明行为,大力推进“文明网吧”、“放心网吧” 等网络文明活动在我省的全面开展,形成文明上网的道德规范和舆论环境,使“网吧”等互联 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精神 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