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我省外贸出口运行情况及对策

我省外贸出口运行情况及对策

时间: 2008-06-25 16:00

                       张军林 滕西鹏 
   
  外贸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作用。 陕西地处内陆,外贸出口额不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小,发展对外贸易具有很大 空间,因此,扩大外贸出口一直是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任务之一。从近些年特别是去年的出口 形势来看,全国外贸出口总体增长,我省外贸出口却大幅下滑,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容忽 视的问题。   一、全省外贸出口运行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由于主客观原因,全省外贸出口起落徘徊,增势较为缓慢。1996至2000年五 年间, 外贸出口分别实现109、123、118、115和131亿美元,年均增长5%,低于“九五 ”期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9%的增长速度。2001年,受欧盟、日本经济下滑和美国“91 1”恐怖袭击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省纺织和服装类等传统商品出口大幅下滑,全省外 贸出口除3月份同比增长外,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111亿美元,居全国第21 位、西部12省(区、市)第4位,比2000年下降1524%,与全国出口增长63%的形势形 成明显反差。   1、出口商品结构: 去年全省初级产品出口139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 额的1252%;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97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8748%。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商品有3种,分 别是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合计出口额为772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6953%。 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机电产品出口45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 额的4111%,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优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去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158万美元,同比增长358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51% 提高到82%;农产品出口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其中苹果汁出口4414万美元, 同比增长2545%。   2、出口贸易结构: 一般贸易仍是支撑全省外贸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国有企 业依然是出口 贸易的主体。去年一般贸易出口932亿美元,同比下降14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4%; 加工贸易出口168亿美元,同比下降2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513%。国有企业出口959 亿美元,同比下降184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8亿美元,同比 下降67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0%;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4289万美元,同比增 长1400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   3、出口市场结构: 去年全省出口商品销往15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 情况见下表:出口国(地区) 出口金额(万美元)
  占全省出口总额(%)
   美 国
        14940
           12.97 日 本
        11886
           10.71 香 港
        9894
            8.91 韩 国
        7804
            7.03 荷 兰
        6058
            5.46 英 国
        5281
            4.76 德 国
        4440
            4 意大利
        3489
            3.14 印 度
        3100
            2.79
  二、外贸出口中的主要问题  我省外贸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1、外贸主体多元化进程缓慢。  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缓慢、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乏力等原因, 国有企 业仍居于我省外贸出口的主体地位,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例 仅为14%。与去年全国国有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 的50%的结构相比,我省出口企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  2、出口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  去年,我省420家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只有33家,出口额为733亿美 元,占 全省出口总额的660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仅2家,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全省企业出口额上 亿美元的没有一家,出口额上5000万美元的只有3家,单个企业出口规模总体偏小,企业 抵御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弱。   3、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较少。  2001年,我省出口产品千余种,出口在千万美元以上的不到30种,高附加值出口产品 和具有 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品种较少,出口基数不大,这类产品即使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其出口额也不会有大的突破,高附加值产品要在全省出口商品中形成主导地位还需要很长的过 程。   4、对亚洲及欧美市场依赖性强。  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使得近些年来亚洲、欧美传统市场占到我省出口市场份额的 近90 %,外贸出口过分依赖于亚洲和欧美市场。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日本、欧盟经济 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去年我省对亚洲和美国出口减少了158亿美元。企业对非洲、东欧、 中亚和南美出口市场的开拓乏力,不利于我省扩大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   5、地区间外贸出口极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合理。  除西安、宝鸡、咸阳三市外,其余7市去年仅出口3952万美元,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 5%。 一般贸易出口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很小,全省加工贸易没有真正形成 有比较优势的大宗加工产品,未能形成开展规模性综合加工环境,缺乏重点加工区的带动作 用。   三、扩大外贸出口的对策   1、正确估量和继续提高外贸出口额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  从2001年西部12省(区、市)外贸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即外贸依存度)排序 来看, 我省处于宁夏、重庆、西藏、云南之后,居第5位,外贸依存度为496%,与全国外贸依存 度23%相距甚远,与同处西部的宁夏97%的水平差距也很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我 们在地域上不具有优势外,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陕西与宁夏 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看,陕西外贸出口应该有条件、有能力达到与宁夏相当的水平 ,即外贸依存度达到10%左右。随着全省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扩大外贸出口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 大企业共同努力,陕西外贸出口的增长潜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我省应利用在资源、科技、 劳动力和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扩大附加值较高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商品的出口 ,抵消我省出口产品在运输距离上的劣势,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陕西外贸出口优势产品 和品牌。   2、推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  由于各种原因,我省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远远落后于外经贸发展形势和我国加入世贸 组织的 需要,一些外经贸企业机制不活、管理不规范、历史包袱沉重,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其中少 数企业甚至资不低债,濒临破产。各国有外贸企业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主动按照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出售、承包经营和内部职工持股、股 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适合本企业的改革办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要求,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同时,各外贸企业要抓住业务人 员这一要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每一位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个 人潜力,稳定和开拓外贸出口市场,扩大外贸出口。   3、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产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紧密结合我省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打好扩大外贸出口的产业和产品基 础。今 后要着眼于企业技术进步,重点抓好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清洁能源、矿产品和农 特产品的出口,支持高新技术、果业、畜牧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产品的培育和出 口,在结构调整中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主导力量。用好国家下拨我省 的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鼓励和支持重点行业、企业 在巩固欧美、亚洲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俄罗斯、印度、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 场,主动扩大外贸出口。外经贸部门应注重为企业提供新兴市场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多种 形式的经贸洽谈和投资促进活动向新兴市场推介我省的企业和产品。   4、金融部门应切实落实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各项金融政策。  企业出口离不开银行的支持,银行通过支持企业扩大出口,使企业获得发展,就能最大限 度地保 证金融债权安全。因此,各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对我省出口前景较好的机械电 子、纺织服装、浓缩果汁、矿产品等大宗出口商品,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地进行研究,尽快 开展封闭贷款、打包贷款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支持外贸出口的各项金融业务,以保证 企业外贸出口的合理资金需求。各企业也应按照有关贷款规定,主动创造符合银行贷款要求 的条件。   5、出口商品配额向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  出口商品配额管理部门应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国有外贸企业一视同仁的原 则,在 进行出口商品配额分配时,向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适当倾斜,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发挥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对新进入外贸领域的民营 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配额管理部门应放宽其前三年经营绩限制,根据出口订单分配给 其适当配额,满足企业出口需求。   6、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承包业务。  按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部署,鼓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强实力的省内 企业走 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开展加工装配业务,发展经贸合作,带动和扩大我省产品出 口。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承包,促进企业扩大省内产品出口和增加就业 机会。省外经贸等有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有优势产品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参加商品展销 会、展览会,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产品出口。   7、形成发展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合力。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扩大外贸出口和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 识,帮 助解决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千方百计地支持企业扩大外贸出口。要加 强口岸管理与协调,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出口经营的外部环境。广大 外贸企业干部职工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 高经营效益。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