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计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我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陕政办发〔2002〕34号 2002年4月25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计委等11个部门《关于加快我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 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关于加快我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和应用的意见
省计委 省财政厅 省信息产业厅 省测绘局 省科技厅 省国防科工委 省国土资源厅 省建设厅 省农业厅 省科学院 省军区后勤部
为了配合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局战略要求,不失时机地进 一步加快我省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按照《国务院办 公厅转发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我国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若干意见》(国 办发〔2001〕53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 国家 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安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持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共享和应用的基础设施 ,由地理空间信息交换服务网络体系、公益性和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及有关标准、政策 法规等构成。加快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动相 关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公共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成了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和国家最大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数据生产基 地,具备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大批量生产能力和制定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标准的技术条件 。同时,拥有一大批高科技专业人才和先进的装备等,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 设与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灾害和环境的监测、农作 物估产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正迅速向传统产业渗透,特别是在土地资 源规划与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交通、商贸服务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前景。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加 快我省地理空间基础设施(“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以带动地理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全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指导与协调 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涉及众多领域,我省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资源条件和工作基础差异较大,发展不够平衡,必须进一步加强统一指导与协调。
(一)建立协调机制,创造政策环境。 省政府已同意成立“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国家地 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指导、组织、研究和协调全省有关空间信息基 础设施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全省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建设。在国家相 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省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我省地理空间信息共享 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机制,解决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条块分割 、封闭管理的问题。同时,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和保密法规,对全省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 分类分级,制定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办法,强化信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为我省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建设“统一、通用、科学、先进”的原则,由省地理空间信息协 调委员会牵头,突出重点,制定全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 各设区市、各部门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和应用工程建设,促进地理空间信息的合理布局和高效 利用,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加快实施“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抓住机遇,以国家“统筹规划、国 家主 导、统一标准、面向应用、网络共建、资源共享”的方针为指引,结合我省实际,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基础先行,突出重点,发展高科技,促进产业化,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全省地理空间基 础框架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五”期间基本建成“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包括建立数 据库体系、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和应用示范工程等)。
(一)“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目标。 “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总体目标是:从2001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充分利用 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和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完成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覆盖全省的1∶100 万、1∶25万、1∶5万,特别是大部分地区1∶1万及重点城市、地区1∶2000地理信息数据采 集和数据库的构建,并形成良好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技术 标准,形成优良的软环境。结合西部大开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大应用工程,开展地理 空间基础框架的应用示范,初步形成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社会化应用体系,实现地理空间基础 数据与应用信息的结合。
(二)“数字陕西”地理信息基础框架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1、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和数据库建设;
2、地理空间数据网络及软硬件环境建设;
3、地理空间数据共建共享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
4、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体系建设;
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6、应用体系和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7、地理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体系和机构建设;
8、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三)政策措施。 省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要在国家统一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 的指导下,尽快制定、完善和出台以下政策法规和措施。
1、结合我省特点,编制《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指导软件业、地 理空间信息加工业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制定《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条例》,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共建共享、知识产 权、标准化、更新机制、安全保密和服务体系等作出界定和规范。
3、在《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制定《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及服 务管理办法》,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4、在国家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制定《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技术体系》,使全省 各行各业的信息之间具有互操作性,建成全省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
四、促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 在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数字陕西)基础框架的基础上,分步骤建立和完善省级各 类基 础性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工程,努力提高全省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通过信息 加工实现增值,促进和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地理信息产品。
1、基本产品。利用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 数字线划图(DLG)等数据,生产制作数字地图和模拟地图产品,以满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 。
2、增值复合产品。利用基本产品和其它专题信息的叠加,生产土地利用/覆盖图、数字 影像地形图、数字影像专题地图、三维立体地形图等增值复合产品。
3、电子地图产品。利用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可视化表示,生成电子地 图、数字地图及其相应的多媒体地图等。
4、各种专题及专用地图产品。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社会经济信息加工制作旅游图 、交通图、规划图、资源图、平面及三维影像图、车载GPS导航电子图、网上电子地图等。
5、综合决策服务信息。利用地理空间信息,结合各种专题决策需求,提供专门的决策支 持信息服务。
(二)建立完善相关地理信息系统。
1、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为基础平台,构成一个有效的集成系统 ,为政府决策实时提供最新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资源信息、环境信息、交通信息、工业信 息、农业信息等。
2、生态环境规划和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保护工作提 供准确和最新的动态信息,以动态的、可视化的掌握生态资源,为模拟和仿真生态环境保护及 重建过程中重大决策的制定、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撑,有效把握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 之间的平衡。
3、旅游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规划,将旅游景点、路线、宾馆、商业网点等信息通过网络地图展现出来,促进全省旅游业的 发展。
4、智能农业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科学规划与经营 管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
5、智能交通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实现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货物配 送、车辆动态调度及监测等智能化管理。
(三)依托我省科技优势,积极开发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建设“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同时依托我 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积极开展对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 系列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对以下几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攻关。
1、卫星遥感及航空影像处理和解译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从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影像中, 加工和提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技术研究。
2、地理空间基础数据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解决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更新技术及软 件开发。
3、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通过规范WebGIS(互连网地理信息系统)和O penGIS(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解决互操作和互运算等关键技术,实现不同平台和不同数 据库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
4、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服务体系中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解决应用中虚拟现实可视化技 术、GPS综合信息服务的数据通信、智能交通的技术集成等。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涉及到各行各业,点多面广,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较为复杂的 系统工程,全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省地理空间信 息系统建设,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做出贡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