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五十年惠泽民生硕果累累 迎未来开发胥水再创辉煌

五十年惠泽民生硕果累累 迎未来开发胥水再创辉煌

时间: 2008-06-25 16:00
李继发 胥惠渠是汉中市中型水利工程,是我省三大水稻灌区之一的主要灌溉设施,直接灌溉着汉中地区城固县、洋县14.25万亩稻田。它是由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1932年倡议修建的,于1939年完成了勘测设计,1942年开工建设,1948年建成通水。其渠首位于城固县城北20公里的升仙村村口处,渠水引自汉江支流胥水河,年平均引水量为1.56亿立方米,径流利用率达14.2%。枢纽拦河坝为浆砌石溢流坝,坝长112.7米,分东西干渠引水,设计引水量各为12立方米/秒,干、支渠全长70.8公里。胥惠渠建成通水之后,惠泽城、洋两县,为灌区工农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回顾建国五十多年来,灌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并且已被列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而这一切,均离不开胥惠渠的有力贡献。 多年来,为了使胥惠渠能够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胥惠渠管理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维护、管理、开发并举,深入挖潜,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粮食单产。据统计,灌溉面积由通水初的近6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4万亩,灌区平均亩产由原来的220公斤增至1983年的700公斤,特别是在1994年至1995年大旱之年,灌区粮食平均亩产仍达到743公斤,1998年达到779公斤,是通水前平均亩产的3.5倍。为使年久老化的胥惠渠焕发青春,再做贡献,我局重点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争取投资,加大改造力度,改善通水能力。胥惠渠运行五十多年,已显老态。 为了彻底解决其年久失修的问题,我局近十年积极争取省上、汉中市逐年加大投资,进行改造。特别是1996年,将其列入汉中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到1998年已投入200多万元,渠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通水灌溉能力得到根本改善。 第二,开展多种经营,“以渠养渠”。为提高胥惠渠自养开发能力,我局开展综合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初具规模。先后开展水产养殖、柑桔种植、水利工程材料制作经销及建筑工程队等多种项目,特别是1996年在省、市支持下,投资修建了汉中市水利科技培训中心(即银河大厦),集培训、电脑开发服务、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设施齐全,是汉中水利行业创办实体的一颗明珠。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胥惠渠枢纽上游修建一座大型水库——焦岩水库已是当务之急。早在70年代就已完成初步设计的这座水库,不但可满足灌区30万亩农田灌溉的需要,还可集灌溉、发电、养殖、旅游为一体。展望明天,“涛涛胥水截,秦岭平湖波,美水惠汉中,人民共乐业”,一个美丽富饶的汉中明星城市将再现辉煌。进入新世纪,为了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新汉中,我局决心抓好管理维护,搞好深度开发,不但使胥惠渠焕发青春,再做贡献,还要使胥水河更好地造福当地,惠泽子孙。(作者系胥惠渠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