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文
延安属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是全国和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且季节分布极不均匀,难以利用,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资源的开采、人口的增长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质严重恶化,使本来就非常紧缺的水资源,在水量型缺水的同时又背上了水质型缺水的沉重包袱。为了从根本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彻底根治水污染,切实保护水资源,以实际行动迎接西部大开发,建设秀美新延安,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几年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1996年6月,延安地区水政水资源管理局和延安地区水政监察支队相继成立。几年来,随着行政执法机构的建立,水利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延安的水资源和水环境。
其次,全面开展水质普查及排污监督工作。从执法机构成立伊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全市河流水系等各类水体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对排污状况进行依法监管。这次水质普查,为改善延安水环境,保障工农业发展用水,保护人民群众饮水卫生,促进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强水质监测管理,不断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和水平,为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资料。
第四,开展以王瑶水库为重点的水源保护工作。王瑶水库是延安惟一一座大型水库,80年代经有关部门多次监测,水库水质为优良饮用水质。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库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状况日趋恶化。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划定了保护区,完成了保护规划,制定了保护办法,落实措施,使王瑶水库水源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理和保护。
第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意识。各级水利部门通过多种传媒和手段,开展生动、具体、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提高对水资源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爱水、节水意识,为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延安水系河谱》向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秀美新延安献礼。在充分调研、实地踏勘及综合分析、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历经一年的艰辛工作,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完成了《延安水系河谱》的编著工作,并且通过了部、省、市专家评审验收,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此谱的完成,填补了延安市水利基础资料的空白,使市内各河流、地下水的流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利用现状得到详细论证阐述,对全市水利分布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摸清了全市水利各类基础数据及社会经济状况,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更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进入新世纪,在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决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做好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工作,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延安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者系延安市水资源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