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迎接新世纪挑战 实施科教兴蓝战略

迎接新世纪挑战 实施科教兴蓝战略

时间: 2008-06-25 16:00
韩志云 蓝田县地处关中东南部,经济发展缓慢,县乡财政拮据,群众生活水平低。长期以来,全县上下在摆脱贫困的奋力抗争中,深刻地悟出蓝田要实现根本性脱贫,必须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90年代以来,我们抓住大力推进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机遇,继1991年实现“普六”之后,又推出“两基”实施方案,经过艰苦努力,于1996年10月通过省政府验收,全县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但是,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小学过去木土结构的校舍逐渐成为危漏校舍。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消灭小学危漏校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面对这样的局面,县委、县政府领导一致认为:校舍是教育事业的根基,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危漏校舍带入21世纪。随之,县上果断启动了巩固“普九”成果,消灭小学危漏校舍工程。为了确保这一工程的高效实施,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制订规划,推行目标责任制。1997年春,县上制订了三年消灭危漏校舍的实施规则,明确奋斗目标及年度工作任务,并就新(改)建小学校舍提出了具体要求。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同时推行目标责任制,由县、乡、村三级主管领导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规划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拓宽集资渠道,解决建校资金。第一,用足用活政策,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大部分资金用于小学危漏校舍改建。第二,抓住“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机遇,将其结余部分作为新(改)建小学校舍的启动资金,按照多建多补、少建少补、不建不补的原则,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等给予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第三,充分调动群众办学积极性,全面开展集资办学、捐资助学活动。各乡(镇)、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动员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形成户户参加、人人献力的场面。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县群众为建校捐(集)资达1645万元。第四,内引外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全县争取援助资金1165万元,兴建希望小学55所。一座座宽敞漂亮的校舍,为蓝田山川构筑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加强质量监测,确保校建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了确保建校工程质量,县上成立由教育、城建等部门组成的质检组,从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格审核检查。同时还要求各乡(镇)成立专门质检机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常住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有效地促进和保证了建校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奠教育之基,兴千秋之业。三年来,全县累计投资5561万元,新(改)建校舍10余万平方米,其中消灭危漏校舍4.72万平方米,使昔日破烂不堪的学校旧貌换新颜。几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还不能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基础教育设施总体上比较落后,特别是信息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起步困难;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三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今后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我们将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拓新思路,树立新观念。西部大开发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实施的新战略,只有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建立教育发展的新机制,才能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在财政投资的同时,通过社会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快教育信息网建设步伐。三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四是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蓝田经济建设培养新型的实用人才。  新世纪已经到来,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加快实施科教兴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为蓝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者系蓝田县常务副县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