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政发[2001]61号 2001年10月24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我省“三秋”工作即将结束,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为了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 ”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不失时机地组织广大 干部群众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搞好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统一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省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为了增强抵御灾害 的能力,多年来各级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 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水资源紧缺 、水利设施老化、水土流失严重、防洪工程标准低、人均 基本农田数量不均衡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我省国民经 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搞下去 。今冬明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各级 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 会精神,工作作风在不断改进;二是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 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给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来了大好 机遇;三是近年来持续干旱,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四是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 定的经验。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 以赴地组织实施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以 骨干水源、水保生态、防洪保安、节水改造、城乡供水五 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开发治理同步,突 出重点,全面推进,力争在声势、规模、质量、效益上较往 年有大的提高。目标任务是:全省日上劳300万人,出动机 械2万台,大干100天,扩大灌溉面积3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70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00平方公里,兴修“四田”50万亩, 新修和加固堤防600公里,解决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一是抓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西安黑河金盆水利枢纽 、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三原西郊水库大坝主体工程,2001 年年底要基本完成,2002年6月底争取完工。卡房水库2001 年年底要完成工程总量的55%,黄石滩水库2001年10月截流 并开始大坝填筑,定边供水工程要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以东庄水库为重点,抓紧做好一批大中型水源工程的前期 工作,为尽快立项建设做好准备。同时,按照“南塘北窖关 中井”的布局,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 二是抓好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以山川秀美为目标,以 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统一规划,生态、经济 、社会效益并重,工程、生物、耕作措施优化配置,实行山 峁坡沟坝综合治理。要继续加强无定河、皇甫川、延河、 佳芦河、清涧河、北洛河、泾河、丹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认真抓好“长治”、水保国债、生态县和各类水保示范区 的项目建设。陕北、渭北地区要重点抓好淤地坝建设和退 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要集中连片,规 模治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计划任务。按照省委、省政 府确定的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2亩、陕北人均2.5-3亩 基本农田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大搞基本农田建设,并结合退 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使退耕还林还草建立在可 靠的基础上,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认真实施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抓好公路、铁路沿线、库区、渠 道、堤防、城镇、单位院落的造林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 态
。 三是抓好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抓好渭洛河下游和三门 峡库区移民返迁区、渭河中游段、黄河小北干流、汉江平 川段、千河等重要河段堤防建设,加快34座病险水库的除 险加固和陕北库坝群防洪设施建设,加快安康市政府、商 洛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城市及蓝田、洛南等10座县城的堤防 建设,发动受益区内群众积极参与堤防建设和清障疏竣工 作。要加快防汛信息系统和水文站网建设,实施千阳、状 头等12座水文站的修复改造,抓好渭河中游水情自动测报 跟踪系统、渭洛河下游防汛通讯和陕北、陕南防汛信息卫 星地面站建设,不断提高防汛通讯自动化水平。
四是抓好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 快大中型灌区“两改一提高”(灌区更新改造、工程体制 改革,提高水的利用率)步伐。重点抓好11个大中型灌区更 新改造工程和18个节水增效示范县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计 划任务。大力普及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抓 好工业、城镇节约用水工作。
五是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按照“选好水源,搞好 规划,贷款建设,经营还贷,理顺水价,拓宽市场,加强管理, 提高效益”的思路,抓好城镇供水工程建设。重点抓好长 武、延长等10处县城供水工程和50个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 增加日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加快35个城镇供水、180个乡 镇集中供水和利用外资贷款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 工建设30个乡镇供水工程。认真实施“解困工程”、“甘 露工程”,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切实抓好小水电 建设,新增装机2万千瓦。加快黄陵、镇安、西乡三县稻田 养鱼示范县建设和城乡休闲渔业建设步伐
。
三、因地制宜,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 成效 在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选好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全 力组织实施,尽快建成受益。陕北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 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本形式,抓好淤地坝、基本农田 、退耕还林还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集雨节 灌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关中要抓好灌区“三修两清一绿 化”工作,保证冬、春适时灌溉。同时抓好灌区更新改造 、防洪工程建设、节水灌溉、小型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 和基本农田建设。陕南要以石坎水平梯田建设为重点,努 力实现人均1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同时抓好小型、微 型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和生态建设。
四、落实措施,促进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 进行
(一)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多 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一是按照分级办水的原则,各级 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二是发挥农民建 设主体的作用,用好劳动积累工,按照民主决策的程序,组 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小型水利要坚持“谁 建设谁管理、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调动全社会投资兴 办水利的积极性。四是严格资金管理。按照“渠道不变, 用途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对不同渠道的资金可捆绑起 来,集中使用,保证重点,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中、省安排 的各项资金要随到随拨,确保及时到位,任何部门和单位不 得截留、挤占、挪用。
(二)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加强水 资源统一管理;加快“五小”水利产权改制步伐,在巩固、 完善、规范、管理、提高上狠下功夫。今冬明春“五小” 水利工程改制数要达到总数的85%以上。大中型灌区要因 地制宜,在完善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前提下,加大斗分 渠道的承包、租赁、拍卖的工作力度。
(三)强化质量管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 思想,建设“精品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 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责 任制。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抓起, 从材料设备选用、技术力量配备、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层 层把关,努力实现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质量达不到 标准的工程要由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坚决返工重建,不留 隐患,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充分发挥效益。
(四)强化水利法规政策建设和水利执法工作。结合实 施“四五”普法规划,各地要突出抓好水利法规和政策的 宣传教育工作,坚持用法律规范各项水事活动,用政策调动 群众的积极性,把水利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和 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落实治水责任。要进一步 加大水利执法力度,重点加强河道管理,坚决制止随意向河 道倾倒废弃土渣和垃圾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在河道内设 障和乱搭乱建的行为。加大防治水污染工作力度,努力实 施“碧水工程”。
五、加强领导,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建设活动,量大面广, 各级政府一定要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要把此项 工作作为今冬明春农村的中心工作之一,纳入各级政府的 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 工责任制。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同志全力抓,组 织机关干部深入农田水利第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 是作好宣传动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各 种宣传工具大造舆论,形成大干气氛,使全社会都关心、支 持、参与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加强督查,狠抓落 实。采取派工作组检查、下派干部协助工作等方式,督促 各地加快建设进度。四是要抓点带面,推动全盘。省上重 点抓好在建的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20个带头县、30个重 点工程、100个高效示范流域。各地也要选好自己的典型, 切实抓好,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工作。五是各级水利部门 要把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抽调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服务。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各尽其责,密切配合,促进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