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

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

时间: 2008-06-25 16:00
冀鼎全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综合性开放大学。学校创办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探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目前正努力向实现第三代远程教育(即现代远程教育)迈进。 一、主动适应,积极服务,坚持“三个面向”,按需办学 建校20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从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端正办学思想,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网络优势和现代化教学特色,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为陕西各行各业,特别是为边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人才。截至2000年底,我校先后共开设了8个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30多个专科专业,40多个中专教育专业,全省电大累计培养大专毕业生9万余名,培养中专毕业生18万余名,还对85万余名在职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专业证书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学校现有各类本专科和中专学历教育在校生6万余人,电大教育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不断完善按需办学机制,特别注重边远地区和特殊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积极主动和直接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适应“普九”需要,我校各地市分校积极与当地人事、教育部门签订委培协议,在普通专科教育中开办师范类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中学教师。同时,在成人专科教育中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办师范类专业,提高广大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针对我省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医护人员匮乏的状况,我们开办了高等专科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中专药剂、护士等专业,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高中级医学人才。地处陕南的商洛地区电大分校医学专业的办学工作,受到了原国务委员彭珮云和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以及国家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我校与航空、电子、兵工、石化、冶金、机械、铁路、交通、建筑、公安、税务、银行等行业合作办学,有效地改善了这些行业的人才结构。 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健全覆盖全省城乡的电大教育网络 陕西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但军工、电子等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大中型企业密集。从这一省情出发,我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行业系统与地方“条块”结合,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目前,我们已在全省10个地市建立了电大分校,在省级厅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56个电大工作站,在60多个县(市)和90多个大中型企业及教育机构建立了电大辅导站,500多个教学班(点)遍布全省各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近年来,在成人高校普遍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成人大专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从1998年招生3400人增加到2001年招生9000人,年平均递增39%,历年招生数均占全省成人高校招生总数的37%以上,在校生人数占全省成人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0%,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 在健全办学网络的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建立和完善电大系统内部科学、高效、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省校对基层电大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全国电大“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的“五统一”教学原则,有效地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电大系统教职工队伍的建设。目前,全省电大已建立起由2700余名专兼职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教职工队伍,专职人员中有320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兼职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469人。 三、高起点,严要求,大力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 教学现代化是电大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电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命题。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一手抓省校、一手抓系统,精心规划、多方筹资,推动全省电大教学设施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近几年,为了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电大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重点的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个天网、地网相结合的、功能完备的立体复合式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网络。目前,全省各级电大已完成卫星转播接收工作,省校和各分校均具有功能完备的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和VBI数据广播接收装置,能及时接收转播广播、电视教学节目和各类辅导资料;省校建有独立域名的互联网站和VOD视频点播、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校园网已升级至千兆并与中央电大和各分校联通,各分校均建有校园网或局域网,全省电大已开始实施网上教学、管理及交互式学习;省校建有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省校和各分校均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语音室、闭路电视播课系统和答疑电话等设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努力推进远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我校设有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广播电视高等教育研究会,办有《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和《陕西电大报》,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近年来,教学、科研人员出版专著3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全国和省级奖励60余项。我们还注重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经验,先后派员考察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接待了来自英国开放大学、日本放送大学、伊朗培亚米·诺尔大学等多所开放大学的访问团,并和伊朗培亚米·诺尔大学结为友好学校,与亚洲开放大学协会、香港公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去年以来,我校与江苏电大、延安电大分校与南京电大、榆林电大分校与苏州电大分别建立了东西部电大“手拉手”互助关系,开展了双向交流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电教办评为“全国电大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五、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全面实现“十五”奋斗目标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陕西省新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全省各级电大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全省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学校制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5年改革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我省电大“十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电大的特点和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覆盖全省、服务基层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坚持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增强效益,办出特色,进一步把我省电大建成系统网络健全、办学机制灵活、具有较好规模效益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我们在“十五”期间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到2005年,全省电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10万名,开发和实施一批以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各类从业人员为对象的大规模社会化培训项目;全省电大专兼职教师总数达到5000人;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办学,重点建设好30个示范性县区电大工作站;把省校建成全省电大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教学信息传输中心、图书资料情报中心、通用专业基础实验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把各电大分校、工作站建成适应终身教育发展需要的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作者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