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计划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计划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时间: 2008-06-25 16:00
倪雪年 2000年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九五”的基本任务,胜利迈进了二十一世纪。 一、全市“九五”计划完成较好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1%。二是经济结构得到初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八五”末的10.6∶58.5∶30.9调整到“九五”末的9.9∶52.3∶37.8。工业上,铝业和建材业完成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污染治理和生产规模都得到较大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产业化的发展上已初步迈开了步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涌现出一批像孙塬村集团公司、绿想集团、祥云果蔬公司等很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已超过全市经济总量的1/3,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继“八五”期间城市引水工程完成后,市区主要街道改造已基本完成,城市的绿化美化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使市区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加快市区改造的同时,也全力加快了新区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雏型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四是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全市继续下大力气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洁净燃料。目前,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已接近国家三级标准。五是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积极开展以治理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2.5%,比“八五”提高了15.3个百分点,林木覆盖率达到41.5%。六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37元和1459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 二、提大思路、编大规划、努力当好参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要抢抓机遇,注重提好大思路、抓大项目,为铜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制订好发展蓝图。200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完成《铜川市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也是市政府要抓的大事之一。我们经过5个多月的艰辛努力和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多次专题讨论会,经市委、市政府最后审定批准,完成了编制工作,已以铜政发[2000]44号文件予以颁布。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的制定,将为我市今后十余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构筑一幅基本蓝图。 2.完成《铜川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已于10月18日以铜政发[2000]58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为了有力推动全市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我们加强了与国家、省上和兄弟地市的联系,努力准确及时地掌握有关开发动态;加强了调研和研讨,积极为全市西部开发战略探明方向;并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活动;同时,与有关部门联合编办了《西部大开发访谈》和《铜川西部开发信息网页》,开展广泛的交流和收集信息,编发“铜川西部开发动态”,及时报导有关西部开发的各种情况。 3.全面实施《铜川21世纪议程》工作。铜川市是西北地区惟一的中国地方21世纪议程试点城市。2000年是铜川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也是全面组织实施的开始年。一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①制定并颁布了《实施〈铜川21世纪议程〉管理办法》和《铜川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实施细则》。②通过多种途径与50多位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可持续发展决策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与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订了建立友好关系协议,并保持经常联系。③已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把我市列为全国五个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已在我市组织实施7个优先项目。④顺利通过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我市能力建设项目的评估。⑤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成功举办了“地方21世纪议程国际研讨会”,推动我市《21世纪议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4.认真搞好信息建设工作。我们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组建了信息平台,开通了信息网络。同时,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不断完善“铜川主页”,使之通过网络,更好的向国内外宣传介绍铜川,也从网上汲取更多有利于铜川发展的各种信息。今后我们还将朝着政府办公自动化方面继续努力。 5.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经常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预测、分析,随时把握经济运行脉搏。同时,我委从去年5月份已着手进行“十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今年6月份完成了“十五”规划思路的编制,已经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讨论审定。 三、抓大项目、争取资金,促进发展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力度。 第一,一批“九五”重点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沮河取水工程的收尾,使铜川人民告别了水荒的困扰,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水泥粉尘治理、城市气化、道路改造等工程的实施效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铜川居民的居住环境;一批在建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305省道改线工程全线开工,红土、小丘110KV变电站,石柱、教场坪、楼村35KV变电站,正在加紧施工,耀县水泥厂粉尘治理工程取得可喜成绩。同时,新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铜川的发展史上又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第二,加大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召开了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40多个,明确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良好局面。药王山、玉华宫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省计委立项,全市贫困县医院建设规划和职业教育规划及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全国少儿篮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立项和可研审批,新区供水工程、铝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展。 第三,加强了项目执法检查稽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安全有效运行。2000年,我市先后配合国家和省稽查办等单位,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了稽查和检查,并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国债资金拨付“直通车”管理办法,有力地保障了我市投资建设领域的正常秩序和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抓资金落实,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今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想方设法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加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去年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7000多万元。 3.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川秀美工程项目是国家投资的重点,也是我委争取项目和资金的重点。今年继续以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为契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植树造林为重点,合理安排布置,精心组织实施,使我市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0.2平方公里,植树造林22.78万亩,新修基本农田2.6万亩,草地建设4万亩,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1处。完成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334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投资2435万元。 四、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市计委是市政府的参谋部门,肩负重任。加强计划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迫在眉睫,为了建设一支政治上成熟、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的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我们的做法是:在干部教育上贯穿一条主线,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达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指令性计划转向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依法行政。在开展业务工作中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我市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市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四种意识,即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在工作态度和作风上树立五种精神,即勤奋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奋斗精神和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基层、为社会热情服务,不设障、不设卡、不出难题。做到六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里延误;不让应该传递的信息在我手里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文件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我分管的事情影响全局;不让来机关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遇。 迈入21世纪,我市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三是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中国地方21世纪议程试点城市,为我市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四是新区将以其大开发,带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五是建立在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特色产业,在全省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六是十五大精神、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决定以及全市人民迫切希望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的新铜川而努力奋斗。(作者系铜川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