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副市长
张东武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空前壮举,是加快区域经济腾飞的战略举
措。对于铜川市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此为契机,开拓思路,真抓实干,必将
促进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地方财政的振兴步伐。
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形势需要,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深入研究制定面向21世纪的
可持续发展财源建设规划。选择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培
植地方骨干财源。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农业适用新技术,提高农
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按照“政府引导、实体运作、龙头带动、利
益驱动”的思路,加速苹果、核桃、肉牛、葡萄等优势产品的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特色财
源。近几年来,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宜君核桃基地、耀县葡萄基地,实施郊区“优果”
工程,使其成为支撑县乡财政的支柱。与此同时,通过采取“六不限、一简便”等措施,打
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来源于非
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收入不断增长,成为一个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科学的支出管理机制
加快财政支出改革步伐,由重点压缩支出向重点提高支出效益转变,一是改革支出管理办
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加大运用经济手段调控支出的力度。二是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
度,仅此一项节约支出312万元。三是严格会议审批,从严控制会议经费。通过实行“严格
审批、招标选址、坚持标准、财政监督”的管理办法,节约会议费300多万元。四是推行政府
采购。对市级部门重大商品采购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有效杜绝了支出流失的黑洞,几年来,
节约支出近千万元。五是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严格加强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通过实行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克服财政支出上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三、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实施综合财政预算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有
机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干好大事。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进一步明确责
任,同时加大稽查力度,结合“单位开票、银行收款、统一开户、收支统管”的收费管理办
法,取消执收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有效遏制了“三乱”行为的发生,增强了政
府宏观调控,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减轻了企业与农民的负担,为铜川迎接西部大开发
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全面推进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铜川在全省首家推行会计统管制度,已向市直一级预算单位和收支较大的基层事业单位的
39个部门委派会计47人,对市属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派出了财务总监。进一步规范资产经营
公司、企业集团的运作,加快资本化改造进程,加强国有资本保值的考核管理。落实提高社
会保障三条线和优抚标准,兑现企业拖欠离退休职工养老金,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在集中财
力保工资和科技、教育、农业、重点建设支出的同时,加强财政监督,提高支出效益,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