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陕西开放开发提供持续的知识和智力资源支持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陕西开放开发提供持续的知识和智力资源支持

时间: 2008-06-25 16:00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 薛汉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和江泽民 总书记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指示精神,对21世纪政府有效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的工 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我省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形势,审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 们深切感受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运作机制,对于为陕西大开发提供持 续的知识和智力资源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从国际看,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在科技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并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 调整知识产权战略,使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如在专利领域中,美国已对含有计 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载体、基因工程、网络上的经营模式等发明给予了专利保护。知识 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并将货物贸易的规则、 争端解决机制引入知识产权领域。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世贸组织任何成员因知识产 权保护不力,将遭到贸易方面的交叉报复。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前沿阵地,随着 关税的逐步减让直至消失,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从国内看,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各项知识产权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面对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态势,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的知识产权意识、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一是科技、经济贸易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工 作制度,缺乏必要的专利知识。二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 创新项目少。
  从我省看,主要问题在于尚未建立起具有灵活反应能力、合理高效的统筹协调知识产 权事宜的工作机制,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管理能力和工作手段不足,专利战略的研究和利 用不够。1999年我省受理专利申请量1865件,专利授权量1569件,全省申请量仅为广东省 的1/10;作为专利申请和拥有量主力军的企业专利年申请仅为250余件,占全省专利申请 量的15%左右,远低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推广机制,大 批的专利技术和项目尚未转化实施和推广,一些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发明创造还滞留民间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全省专利实施率不到10%。这种现状与我省的科技实力以及西 部大开发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陕西号称高校大省、科技大省,同时也是国企大省。高校 共43所,其中6所进入“211工程”行列。全省高校及科研单位共有8071名高级职称人员, 其中硕士、博士生导师4603名,在校研究生18579名。在科技方面,仅1999年,列入“火 炬计划”和“星火计划”项目89个,计划筹集资金近13亿元。1999年全省地方共取得省级 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17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80项,居国内 领先水平的26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127项。由此可以看出,我省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技术创新的基础资源是丰富的。这一方面说明,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比较宽的,任 务是艰巨的;另一方面说明,如果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做得好,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 是深远的。然而,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做得不够,关键的问题是全社会的知识产权 保护意识和氛围尚未形成,专利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远未发挥出来。一 些科学工作者、发明者对自己所创造的成果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社会上的企业或其他人 未经发明者许可,就直接利用和占有他人的成果,这实际上构成了侵权,而侵权者甚至却 往往未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面对西部大开发,陕西经济要迅猛发展,必须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战略。但跨越式发展 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创新科技的支持才能实现,而创新科技的供给在很大程 度上又取决于知识产权制度和机制的有效作用。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专利战略,就会有利于 技术创新并确立其重点,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技术创 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的利用。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底视察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时指出:“在新的世纪里,知识和 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将会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 江总书记不仅把知识产权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 占有”,这一点至关重要。发展知识经济,一个重要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对高新技术的占有 ,占有了高新技术,也就占有了相应的市场份额。实现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就必须 将创新成果依法赋予知识产权。没有依法获得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就谈不上对知识和智 力资源的占有。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为我省开放开发提供持续的知识和智力资源支持的 重要保证。在我省实施的一带(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两城(杨凌农科城、阎良飞 机城)、三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教育科研基地、节水旱作农业基地)、四大特色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果业、军工产业)、五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陕战略、 城镇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发展思路中,创新技术都有着关键的作用。譬 如,1999年,我省关中高新带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1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实现 利税23亿元。我省的优果科技示范工程和秦川肉牛的产业化、大唐电信等一大批高新技术 产业都属创新技术。但是,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 思路将难以转化为现实。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建立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 机制的重要性,将过去的专利管理工作机构从科委(今科技厅)单独设立出来,为今后有 效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定和完善地方政策措施,为有效发挥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正 确的政策导向。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决定的精神,结合我省情况,将知 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制定我省的相应法规和政策,为技术创新提供正确的政 策导向。 第二、推动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专利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 企事业把专利工作纳入技术创新,包括从研究开发立项到选择专利申请、再到市场营销的 全过程,加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推动和引导企业 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将其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 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进一步完善专利法规,加大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结合省情,根据修改后的 专利法规定的要求,尽快出台《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西部大开 发的良好知识产业保护环境。重点抓好生产制造、商品流通、技术贸易等领域的专利保护 工作,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四、制定和完善政府科技计划中的专利管理措施,注重形成重大技术项目的国内外专 利权。高度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对于重点新技术领域和国家重 点产业中的重大技术项目,拟由政府逐步采取财政扶持政策,设立专利资助经费,用于申 请和维持国内或有市场前景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 第五、制定财税信贷扶持政策,推动专利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专利制度为推动高新技 术的商品化、产业化提供了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有助于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实 施专利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重点扶持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 术,迅速实现产业化,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 业,大力推动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专利与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必将极大地调动 企事业单位专利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积极性。制定有利于专利奖酬兑现和专利参与收益 分配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专利资产评估办法,加强专利供需数据库和专利信息网络建 设,运用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技术投融资机制 ,通过财税、信贷优惠政策,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