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镇安县实施兴工富县的战略步骤及思路前瞻

镇安县实施兴工富县的战略步骤及思路前瞻

时间: 2008-06-25 16:00
姚元周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是西康铁路中心站所在地,距省城西安 190公里。镇安是一个传统的国家级农业贫困县,80年代初,县办工业总资产不足2000万元 ,年工业产值不足4000万元,加之农业生产受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繁的影响,国民生产总 值较低,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温饱难以相继。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镇安县立足地方 资源,走依山致富之路,大力兴办地方工业,90年代初创造了县属工业连续三年无一亏损的 业绩。近几年来,工业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综合指标一跃位居商洛前列,已初步形成工业兴 县格局的雏形。本文试图从镇安实施兴工富县的战略步骤,探析镇安县如何面对西部大开发 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家出台的启动市场政策等一系列有利机遇,前瞻工业发展思路,从 而实现经济强县目标。  镇安县兴工富县的基本实践
  80年代中期,镇安县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借国家推行的第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时 机,对县属骨干企业全部推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的承包责任制,一方面使企业机制得到了 一定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又全面推行了现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县 域工业的发展,曾涌现出了镇安农机修造厂、水泥厂等一批省、地级先进企业,部分工业产 品曾荣获部省级质量管理奖。进入90年代以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兴工富县”的战略目 标,以地方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借苏陕干部交流之机,大力兴办县办工业,使镇安的县域经 济实现了突破性的扩张。  一是依山开矿。县上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办起了铅锌探选厂、镇安金矿、丹南金矿、 水泥厂、月西矿业公司等一批矿产龙头企业,使黄金年产量迅速达到近2万两,水泥年产能 力达到15万吨,工业总量得到迅速增长。  二是围绕生物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物、农副产品加工业。成立了板栗、核桃、 蚕桑、烤烟、食用菌等产业办,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加工企 业群,从而调整和改善了轻、重工业比重,实现了生物资源的优化利用。以种桑养蚕深加工 一条龙产业带,以镇安大板栗栽植收购深加工的板栗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建起了丝绸公 司、食用菌加工厂、板栗食品厂、兴镇化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同时,围绕山区优势,发展 高效工厂化农业,以工厂化猪牛羊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工业化疏菜种植为主体的工 农业结合产业体迅速兴起,使农业和工业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产业化的对接。
  三是办起了炸药厂、电力塔材厂、制鬃厂等一批骨干加工企业。
  四是借国家水电试点县的政策和地方丰富的水力资源,办起了孙家砭电站、月河电站等 一批水电企业。  五是通过“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国有民营,实现产权转换和机制创新,从而实现 增资减债,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应变能力。通过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租赁生产, 使全县86%的企业得到合理改制,资产进一步盘活,负债率平均降低15%,盈利能力增强。灵 活的机制和运作的规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生产潜能,形成了又一巨大潜力新的经济增长 点。
  到1999年底,县属工业发展到35户,拥有总资产43亿元,从业员工4000余人,企业平 均资产负债率降到74%以下,初步形成了以黄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缫丝绸、电力等 十多个骨干门类为主体的工业群,199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的47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8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县属工业上 缴利税达到财政收入的337%。  通过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兴工举措,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的 日趋激烈和经济国际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应当看到镇安工业还存在着劣势和潜在矛盾。 一是工业总量较低,县属工业资产总量不到全区总量的六分之一,与经济强县市相比更是微 乎其微,不能满足高速高效发展和实现经济强县的需要。二是全民办工业的意识还不够,相 当一部分群众还没有完全跳出以农为主、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和圈子。三是受国家宏观政策 调整,企业生产技改和兴办工业资金严重缺乏,制约工业经济的发展。四是企业机制有待创 新,相当多的改制企业运作不规范,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五是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资源依附性太强,科技含量不高,低水平生产企业较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加之轻重 工业比例失调,总体盈利水平不高。六是受地域因素和经济因素制约,企业管理和技术性人 才严重缺乏。七是全民的市场意识还有待于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日 渐突出,部分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镇安县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出路在于扩充总量、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综观镇安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趋势,良好的工业基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 实施工业富县的战略步骤上,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两纵两横”的开通,西部大开发 实质性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作为承北接南交通要隘的镇安山城,区位优 势正逐步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兴工富县的战略目标,前瞻镇安的总体发展,必须紧紧依托 地方资源,再上一批优势项目;依托区位优势,扩大改革开放半径;依托管理和制度创新, 盘活壮大一批企业;依托工艺技术创新,扶持一批地方产品,形成拳头支柱产业。  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资源、科技、人才,围绕“生物、矿 产、水力”三大资源,打好水泥、黄金、白厂丝、铅锌、食品、医药化工、电力七张牌,培 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结构产业调整,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对全县乃至 全区工业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实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张,形 成有地方特色、有区位优势、有科技含量、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骨干工业产业体系,推动 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上好一批项目。围绕生物资源,发挥蚕桑、板栗、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等基 地资源优势。扩建丝绸工业公司,使之生产能力再翻一番;加快中日合资鸿栗公司项目建设 ,尽快使闻名中外的镇安大板栗深加工走向国内外市场;加快同江苏大地集团的核桃乳合作 项目和大豆深加工项目建设;发展和壮大兴镇化工厂等一批生物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通 过科技培育和内外嫁接,增加地方产品的附加值,强化“市场-产品-基地-农户”使生物 产业迅速成为地方优势产业。围绕矿产资源,集中抓好70万吨水泥、丁-马矿带原生金开发 、“两月”非金属开发等骨干项目,进一步抓好米粮、二台子黄金和锡铜、月西铅锌探选, 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发好旬河、乾佑河及沿河流域的贵金属,进一步增强矿产工业对县域经济 发展的推动力。围绕水力资源,在抓好月河、甘岔河电站并网发电的同时,要积极抓住西部 大开发和长江中上游生态综合治理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新建好柴坪旬河电站,以发电为龙头 ,牵动旅游、乡企、水产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工业布局上,集中抓好“两区两月一带”的开发建设。即以建材、丝绸、化工、机械 、药材、果食品生产加工为基础,建成县城郊工业区,形成辐射城乡、带动千家万户的“绿 色产品”加工销售基地。以丁椔砘平鹂蟠⑽劳校ㄉ枵?家)米(粮)工业区,并逐步向 青山、双庙、太白矿区延伸和旬河沙金探采,形成“十”字型黄金工业框架。加快月河大理 石、汉白玉开发和月西工业小区资源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沿西康铁路和西武(汉)高 速公路两翼,以铅锌矿、重晶石采选冶为依托,建成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加工和农 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工业带,拉动一、三产业的发展。以永乐、月河、木王、双庙、云镇、 米粮、张家等乡镇的地方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带动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 以月河、甘岔河、旬河、乾佑河的水力资源开发为龙头,发展一批电力企业,带动乡镇工业 带建设,与汉江工业走廊的布局接轨。  引进培育一批人才。根据地方产业优势和工业布局,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有利于人才 成长、发展和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靠政策诱导、利益驱动、资源配置、机制调整、环境改 善,培育、造就和吸引一大批有技术、善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才,特别要吸引一批进得来 、呆得住、有创业精神的高精尖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来镇安建功立业,共求发展。  盘活一批企业,壮大一批产业。对县属国有集体工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特别是 建立起适合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机制,使企业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机制法人治理化,运营行 为规范化,企业管理科学化,盘活有效资产。对主导产业水泥、黄金、丝绸、有色和农产品 加工等产业,在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倾斜,帮其配备一个好班子,发展一批好产品 ,建立一套好机制,扶其迅速成长为企业集团,力争在3至5年内上市2?户企业。同时,通过 加强管理,对重点优势产品全面推行TQC管理手段,推行国际质量认证,逐步培育起一批有 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地方名牌产品。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利用西康铁路开通区位优势改变的良好时机,不断改善环境 ,走入市场,加强同国内外、省内外各行各业的友好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以资源换技术, 以项目换资金,逐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全面推动地方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和升值。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吸引一批国内外、省内外企业到镇安来 办项目、搞合作,鼓励县属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求合作,求发展,把一批有前途、有潜力、 有优势、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做大做强做好。  通过一系列兴工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镇安工业目前存在的“小、弱、散、低”局 面,实现经济总量的根本扩张,力争在5至10年的范围内成为山区经济强县,进而达到全省 中上游县市经济水平,实现兴工富县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工业经济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