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崇信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
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面向新
世纪,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现代化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县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笔者就此结合岐山县实际谈以下观点。
一、必须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放在首位。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
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1999年,岐山县国民生产总值
为14亿元,人均2961元人民币,折合350美元。岐山县经济属于国际通用的经济发展第二阶
段初期(300?000美元),即处在工业化基础上推动经济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产业
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必须在以下方面实
现突破:
(一)扩大资源供给相对充裕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就县域经济来讲,要依托市场,充分
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壮大优势产业。例如,岐山县有优质小麦生产的自然条件,就
要在优质上下功夫,提高品质,占领市场。岐山有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就要加大建材水泥的
生产,形成集中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就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等。
(二)大力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带来新驱动力的新兴主导产业。在这方面,一是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岐山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条件,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发
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岐山建材、医
药化工、食品等已有相当规模,要在这些领域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经济
效益好的产业群体。三是把旅游产业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岐山是周王朝的发祥地,旅游资
源丰富,周公庙、五丈原诸葛亮庙、崛山名刹驰名中外。近年
来,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特别是周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显示出旅游业的前景。
(三)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一是争取国家投资。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利用中央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机,争取国家、省、市投入。二是加
快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速度,把退出的国有资本用于其他产业或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决策权的分散,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多
元化投资,使其利益主体相对独立化,增大投资主体对投资的关切度,使一些人在岐山敢投
、愿投、能够投。四是把部分公共产品让给民营、个体等来承担。如医院、非义务教育、城
市供气、供排水、公交车等,改变过去由政府垄断的经营模式,实行全新的建设开发机制
。
二、必须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基础。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在世纪
之交,农业和农村
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要按照
产
业化发展的思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调整不是单纯对种植
面积的增增减减,而是一次战略性调整。一是扩展农业发展空间和层面。把农业由传统层面
向立体多维层面扩展,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禀赋扩大农业领域的包容量。在同一产业门类上,
延长产业链和开发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二是依托市场,靠资源优势发展特
色农业。我国国内市场对强筋力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需求量为20%、60%、20%,相
当一段时间内国内能够达到标准的优质专用面粉数量很少,做面包的强筋粉要依靠进口。餐
桌上的食物,舶来品不少。所以,依托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势在必行。根据我县农业区位优
势,要把岐山县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大县、畜牧业大县和经济林大县,发展设施农业,重绣岐
山美丽山川,走出传统的结构调整的老路,实行大跨度、高起点、高效益的调整。要彻底改
变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上混级混库存放,收购上拉不开优质优价档次的做法,给优质农
产品一个好价位。三是培植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下连种养业,
上连市场,是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国际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一般占到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
,我们大多在1倍左右,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很大,市场也很大。要走出传统加工的老路
,要向高、新、特方向发展。通过发展加工企业,真正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并实现
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四是创新农村经济组织。近年来,农业经济的买方市场逐渐形成,流通
不畅成为制约农村多种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培育一些农村微
观经济组织,如:引导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同业联合体等,提高农民的组
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的农民闯市场、流通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四是建
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要采取鼓励企业兴办绿色基地、龙头企业或与农户签订合同
等多种办法,加快建立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机制,以分散风险,提
高效益。
三、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我县县属企业和乡
镇企业量多面广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
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
两个《决定》的精神,努力探索能
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积极深化企业改革。一是按照《
公司法》的要求,通过外资入股、社会法人参股等形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加快国有资产的退出。对现在企业中
改制还不充分的,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国有资产退出。加快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步伐,大力
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是在加快制度创新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尽可能利
用现代技术,加快技改步伐。四是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劳
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步伐,使企业形成经营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四、必须抓好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个关键。一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建立
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
础建设、公用事业推向市场,拍卖市政工程和街道冠名权,千方百计盘活基础建设存量。二
是树立大开放思想,以开放促进大开发,确立县外、镇外就是“外”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三是建立以地建市(镇),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
对城镇土地可通过集体土地的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积累建设资金。四是加大户籍改革力
度。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凡在县级市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级以下小城镇有固定住所
、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见,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
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要加快“镇民待遇”步伐,吸引农村人员进入小城
镇招商办企业,增加城镇人口。五是利用政府倡导、政策激励等措施,
调动城镇区国家企事业单位建设城镇的积极性。六是加快建制镇建设。要研究自己的兴
镇支柱是什么,产业重点在那里。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商贸型、旅
游型、工业型小城镇,推进全县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七是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岐
山县。要以哑铃型城市为目标,重点发展县城、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四镇一乡”10公
里工贸走廊,加快城区道路、供气、供热、通讯、电力和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及绿化、美化
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辐射带动功能。
五、努力把实现县域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当作治本要策。一要在培植新的骨
干财源上下功夫
。按照“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支持,注重规模,系
列开发,提高素质”的总体思路,改善财源结构,逐步建立起具有强劲实力的效益型财源建
设体系。要大力扶持新的财源建设项目,把“蛋糕”做大。二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要解决
税赋不公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偷税漏税和变相偷漏税问题,强化征管,堵塞漏洞,真正把
该收的收上来。三要抓好收支两条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财政管理方
式,建立严格的预算约束机制,落实预算外资金、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提高县级
财政调控能力。推行政府采购等,堵塞漏洞,在节流上下功夫。四要减少冗员。
下决心减少财
政供养人数,切实加强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堵住入口,敞开出口”,严禁机关事业单位超
编进人。同时,对财政供养单位现有的富余人员和超编使用的临时人员要予以清退,从根本
上减轻过重的财政负担。
(作者系岐山县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