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陕西省焦化厂改革发展纪实
时间: 2008-06-25 16:00
肖立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跨入新千年的陕西省焦化厂面临着无原料煤、无周转资金、无产成 品销售,倾刻就将停产关门的关键时刻,时任企业党委书记的吴建智同志临危受命,兼任了 厂长,勇敢地挑起了挽救企业的重担。短短的半年多时间,以他为首的党政一班人团结协作 ,励精图治,靠深化改革,运筹于帷幄之中,使企业绝处逢生,出现了新的转机,成本大幅 度下降,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职工工资发放力度明显加大,企业正在向良 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实践使厂领导班子深深地认识到:效益产生凝聚力,求人不如自强,抓 住产品质量全局皆活,管理就要敢于扶正压邪,“刀”下见“菜”,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是取得扭亏脱困的关键。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调煤 技改 降成本
  面对成本与售价长期倒挂,亏损严重的窘境,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下决心降低成 本,而要降低成本,原料又是关键的一役。新领导班子首先果断地提出了“调煤、挖潜、降 耗”的经营思路,及时采取调整原料煤结构的对策,舍远求近,扩低限高,去粗存精,并从 每月极度紧张的经费中投入近300万元来保障原料煤的采购。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扎实,今 年前七个月共拉运原料48万吨,自洗精煤36万吨,拉运精煤77万吨,基本保证了生产 用煤的需要。
  然而,对省焦来说,要想降低成本,又要保证焦炭质量,仅仅有了原料还不行,还必须 依靠科技进步,在技术改造上做文章,在调整用煤结构上下功夫。在去年实施捣固炼焦的基 础上,今年企业又挤出近百万元,进一步完善捣固设备,尽快培训职工掌握捣固技术,并实 行了激励政策,提高捣固成功率和焦炭合格率。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和实践,使焦炭成本大 幅度下降,已由去年的年平均成本36391元降至7月底的平均成本32092元,而且焦炭质 量也稳步提高,已由过去的三级焦提升到目前的二级焦,甚至一级焦。为企业积极参与市场 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质 增值 创效益
  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赢利,没有效益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而产品质量又是维系 企业生命的保障。为此,厂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果断提出坚决淘汰三级焦,批量生产二 级焦,部分生产一级焦,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的经营思路,采取得力措施,增强全员质量 意识,培训职工队伍,提高操作技术,开展TQC质量月活动,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标准认 证体系,严格化验标准,坚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质量控制监督,杜绝掺杂使假,坑蒙 拐骗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和行为,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由于工作扎实细致,上半年产品质量明 显好于去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有了好的产品质量,厂部又提出了向 产品质量、向经营渠道要效益的方略,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提升焦炭及化工产品的价格 (略低于同期市场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厂创收节支500余万元。同时,焦炭及化工产品 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面对良好的市场,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巩固老用户,开拓 新用户,进一步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前七个月回收货款25855万元,以物抵债38913万元 ,现金回收率668%,现金及以物抵债回收率达1105%。在铁路运输方面既多拉快跑保证 了产品的及时发运,又节约铁路运费。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振奋 了职工精神,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稳定了职工队伍,坚定了职工减亏脱困的决 心和信心。
  改革 改制 添活力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改革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基于这样的思路,吴厂长从 企业实际出发,在年初职代会上适时提出了“切块搞活、八面突围”的扭转企业危机的八字 方针,随后推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首先是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机构由过去的29个减 少到24个,中干由过去的59人减少到52人,职工在去年精减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再减8%,进一 步精干队伍,提高效率。其次是进一步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在去年剥离三产、修造厂、玻 璃厂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子校、生活服务公司、招待所、医院彻底剥离,推向市场,并在选 煤、回收、发电等几个基层单位偿试了以落实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放权、放利,实行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目前被剥离单位职工观念大变,运行良好。第三,改革大锅饭的福利体制, 坚持一切服务项目有偿服务的原则,既培养了职工的市场意识,又为企业增加了收入。第四 ,对生产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模拟二级法人管理,探讨和摸索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公司的发 展路子。对效益指标实行包死基数,超基数奖励,全年不变的政策,对工资分配采取包定基 数、灵活分配、效率优先,适当拉开差距的原则,扩大了车间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职工全 方位的生产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生产趋于正常,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较好地完成了生产经营任务,同时也为企业今后整体改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截至7月底实 现工业总产值1967万元,生产焦炭77391吨,吨焦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1180%,成本与售价 长期倒挂的现象得以初步扭转,今年较上年同期减亏353万元。第五,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统 一委派会计,全方位监控全厂经营运行活动,财务审批一枝笔的制度。集中使用财力物力, 区别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宏观上管住管好,微观上放开搞活,宽严有度,操作性强,把有 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地防范和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比如,五、六月份,为了给捣固 焦设备和购煤提供一笔急需资金,吴厂长果断决定将职工工资下浮20%,春节加班工资缓发, 眼前利益给长远利益让路,个人利益给集体利益让路,此举既缓解了生产上原料煤供求矛盾 ,增加了职工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企业和职工都经受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实践证明:这 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既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又保证了职工生活的需要,极大地调动了职 工的生产热情,还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凝聚力、向心力。
  育人 帮困 聚人心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党委 、厂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素质的工作思路,要求各级干部要关心人,帮助人,把解决 思想问题和职工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虚实结合,实事实办,着力培养“四有”职工队 伍。
  围绕这个中心,党委、厂部首先提出了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把企业建成 “花园式工厂”的精神文明创建目标,并号召各党支部、各单位今年认真开展“三星级”文 明单位创建活动,即环境卫生星、工作秩序星、社会治安星。力争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企 业和职工的文明程度。通过努力,目前已有子校、动力两个单位率先进入三星级文明单位行 列。其次是关心职工生活,体察职工民情,用实际行动教育感化职工。由于该厂工资一度拖 欠严重,职工的基本生活遇到了很大困难。厂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党委和厂部委托厂 工会春节期间为120户职工解决了基本生活困难,职工有病住院各基层分会都能及时探望,把 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家中。工会组织还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确定帮扶对象,职工有困难随 时都能得到组织的及时帮助。人心换人心,组织和领导的关怀,换取了职工对领导的尊重和 信任,换取了职工的冲天干劲,换取了企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针对企业工资长期 拖欠,职工队伍人心涣散,不少职工纷纷外出求职的现状,党委、厂部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 ,教育职工树立脱困解困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厂部强化了在岗职工工资发放的力度,今 年一线职工前七个月工资无拖欠。除此,厂部还积极与省地县主管和统筹部门协商,彻底解 决了475名离退休职工工资的社会化发放问题,消除了这部分老职工的后顾之忧。随着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现状的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使职工重新看 到了企业的希望,很多不久前才离厂外出打工的职工惊喜地扭过头来要求回厂上班,企业又 有了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省焦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能够起死回生,迎来新的转机,离不开带头人吴建智同志,用职 工的话说就是“焦化厂有吴厂长掌舵,是我们职工的福气”。是的,曾在龙钢总厂当过近二 十年党委书记和厂长的吴建智同志,能舍弃生他养他的故土,舍弃龙钢丰厚的待遇,却唯独 放不下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省级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对人民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他像一 头雄狮用其聪明的智慧、干练的才能带领企业冲出市场经济的激流险滩,正在集中精力以江 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总揽全局,积极开拓省内外两个市场,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 争,为完成企业的整体改制和产品出口以及崛起于冶金工业之林铺平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